關鍵詞:鋼材
原標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期:明年能源家用電器等鋼材需求持續增長
12月12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國內鋼材需求預期報告認為,2020年我國鋼材產需可能雙降。其中,鋼材需求量約8.81億噸,同比減少0.6%;粗鋼產量為9.81億噸,同比減少0.7%。
對于短期國內鋼鐵行業的產需變化趨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用“頂峰徘徊,緩慢下滑”這一表述來形容。李新創表示,2020年,我國經濟將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建筑、汽車、造船等領域鋼材需求將下降,機械行業鋼材需求幾乎不變,能源、家用電器等領域鋼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
建筑用鋼下降連累
2019年以來,經濟穩定增長,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 速加快,鋼材消費量增長幅度超過預期。該報告預期,201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為8.86億噸,同比增長7.3%;其中,建筑行業鋼材消費量為4.78億 噸,同比增長11.2%。“在經濟增長放慢的環境下,鋼鐵產量和需求迅速增長,這確實有點出乎意料。”李新創表示,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房地產開發強于預期,工業生產總體平穩是鋼材消費量出現較大增長幅度的主因。
但這種現象在2020年難以再現。李新創表示,2020年我國經濟將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增長速度可能持續下滑。其中,用鋼第一大戶建筑行業,預期2020年鋼材消費量為4.75億噸,同比減少0.6%。
“2020年,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帶動,房地產投資屬性持續削弱。但房屋建筑領域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轉,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速度將放慢。在2019年基數較大的情況下,2020年建筑行業的鋼材消費量很難實現同比增長,但下下滑幅度度不會太大。”李新創表示。
報告認為,大宗物流運輸“公轉鐵”,將繼續成為鐵路建設主攻方向,國家將重點提高主要物流通道干線鐵路運輸能力,持續帶動大型工礦企業和 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公路港口碼頭領域建設將獲得有力加快,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項目成為發展重點;國內能源結構調整持續帶動,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高 效利用水平持續提高,風光水火等多能互補綜合能源體系建設持續完善;同時,鑒于以5G基站、特高壓、城際軌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為代表的新型城鎮化持續帶動,預期城市基礎設施領域總體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報告預期,2020年機械行業鋼材需求量將基本維持現有規模,預期為1.42億噸;汽車行業鋼材需求量約4820萬噸,同比減少3.6%;能源行業鋼材需求量大概在3450萬噸,同比增長1.5%;造船行業鋼材需求量約1000萬噸,同比減少11.5%;家用電器行業用鋼需求量達到到1400萬噸,同比增長3.7%;鐵道行業鋼材需求量約550萬噸,同比增長1.9%;集裝箱產量比2019年微增,鋼材消費量約500萬噸。
產能置換集中投入生產存疑
報告預期,2019年我國粗鋼產量將刷新歷史zui高記錄,達到9.88億噸,同比增長6.5%。這與多數機構預期的9.8億噸相差不大。
對于2020年的粗鋼產量,多數機構認為粗鋼產量將突破10億噸,再刷新歷史zui高記錄。
蘭格鋼鐵預期,2019年全年粗鋼總量需求超過10.3億噸,增長3%以上;2020年全國粗鋼產量將跨過10億噸關口,較去年增長4%左右。卓創資訊預期,粗鋼產量在2020年或突破10億噸規模。
自2017年開始,國內產能置換項目逐步增加。2019年國內新投入生產高爐產能較少,2020年將迎來投入生產高峰期。據卓創資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20年共有1.07億噸煉鐵產能和8250萬噸煉鋼產能進入投入生產釋放期。
李新創表示,產能不等于產量。產能置換是減量置換。產能置換后,鋼鐵行業總體產能下降。另外,置換的產能是不是能如期投入生產也有疑問,一些企業并不愿意搬遷。“倘若明年鋼鐵行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這些置換的產能更不可能投入生產。”
不過,李新創坦言,不少鋼企的產能應用率持續提高,有的企業產能應用率甚至超過設計產能。這并不科學,也不能滿足環保要求。
數據顯示,根據粗鋼產量估計,預期2019年我國生鐵產量為8.0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8%;2020年我國生鐵產量為7.75億噸,同比 下降3.1%。同時,根據2019年生鐵產量約8.0億噸,估計需消耗鐵礦石(成品礦,折品位TFe:62%)12.64億噸,同比增長3.8%。根據 2020年預期生鐵產量約7.75億噸,估計需消耗鐵礦石(成品礦,折品位TFe:62%)12.25億噸,同比減少3.1%。
加快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019年以來,鋼鐵行業盈利水平大幅下挫。國家統計數據顯示,1-10月鋼鐵行業利潤同比減少44.2%。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1-10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54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實現利潤1588億元,同比減少34.1%;銷售利潤率4.5%,較去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
“消費量增加,利潤卻下降,這是產量無序釋放所導致。”李新創表示,我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仍然不到40%。這是鐵礦石價格大起大落的主因。而非會員企業產能釋放,是鋼鐵行業增產的主要因素,導致整個行業利潤下降。
“企業生產應當滿足市場的需求,產量盲目釋放不利于公司發展。”李新創表示,應當鼓勵環保達標,尤其是達到超級排放標準的企業盡量釋放產量。對于不達到綠色環保標準的企業要關停,對于沒達到超級排放標準的企業要限產。只有如此,整個行業才能有序健康發展。
另外,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榜單”。110家鋼鐵企業進入本次競爭力評級范圍,合計粗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5%。進入評級A+、A、B+的鋼鐵企業共82家,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74.5%。其中,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特強)的鋼鐵企業12家,包括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沙鋼集團、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河鋼集團有限公司、鞍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10.9%;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特強)的鋼鐵企業 36家,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32.7%;競爭力評級為B+(競爭力優強)的鋼鐵企業34家,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30.9%。(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最新鋼材價格資訊,更多鋼材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鋼材價格走勢,鋼材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原標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期:明年能源家用電器等鋼材需求持續增長
12月12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國內鋼材需求預期報告認為,2020年我國鋼材產需可能雙降。其中,鋼材需求量約8.81億噸,同比減少0.6%;粗鋼產量為9.81億噸,同比減少0.7%。
對于短期國內鋼鐵行業的產需變化趨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用“頂峰徘徊,緩慢下滑”這一表述來形容。李新創表示,2020年,我國經濟將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建筑、汽車、造船等領域鋼材需求將下降,機械行業鋼材需求幾乎不變,能源、家用電器等領域鋼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
建筑用鋼下降連累
2019年以來,經濟穩定增長,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 速加快,鋼材消費量增長幅度超過預期。該報告預期,201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為8.86億噸,同比增長7.3%;其中,建筑行業鋼材消費量為4.78億 噸,同比增長11.2%。“在經濟增長放慢的環境下,鋼鐵產量和需求迅速增長,這確實有點出乎意料。”李新創表示,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房地產開發強于預期,工業生產總體平穩是鋼材消費量出現較大增長幅度的主因。
但這種現象在2020年難以再現。李新創表示,2020年我國經濟將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增長速度可能持續下滑。其中,用鋼第一大戶建筑行業,預期2020年鋼材消費量為4.75億噸,同比減少0.6%。
“2020年,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帶動,房地產投資屬性持續削弱。但房屋建筑領域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轉,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速度將放慢。在2019年基數較大的情況下,2020年建筑行業的鋼材消費量很難實現同比增長,但下下滑幅度度不會太大。”李新創表示。
報告認為,大宗物流運輸“公轉鐵”,將繼續成為鐵路建設主攻方向,國家將重點提高主要物流通道干線鐵路運輸能力,持續帶動大型工礦企業和 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公路港口碼頭領域建設將獲得有力加快,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項目成為發展重點;國內能源結構調整持續帶動,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高 效利用水平持續提高,風光水火等多能互補綜合能源體系建設持續完善;同時,鑒于以5G基站、特高壓、城際軌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為代表的新型城鎮化持續帶動,預期城市基礎設施領域總體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報告預期,2020年機械行業鋼材需求量將基本維持現有規模,預期為1.42億噸;汽車行業鋼材需求量約4820萬噸,同比減少3.6%;能源行業鋼材需求量大概在3450萬噸,同比增長1.5%;造船行業鋼材需求量約1000萬噸,同比減少11.5%;家用電器行業用鋼需求量達到到1400萬噸,同比增長3.7%;鐵道行業鋼材需求量約550萬噸,同比增長1.9%;集裝箱產量比2019年微增,鋼材消費量約500萬噸。
產能置換集中投入生產存疑
報告預期,2019年我國粗鋼產量將刷新歷史zui高記錄,達到9.88億噸,同比增長6.5%。這與多數機構預期的9.8億噸相差不大。
對于2020年的粗鋼產量,多數機構認為粗鋼產量將突破10億噸,再刷新歷史zui高記錄。
蘭格鋼鐵預期,2019年全年粗鋼總量需求超過10.3億噸,增長3%以上;2020年全國粗鋼產量將跨過10億噸關口,較去年增長4%左右。卓創資訊預期,粗鋼產量在2020年或突破10億噸規模。
自2017年開始,國內產能置換項目逐步增加。2019年國內新投入生產高爐產能較少,2020年將迎來投入生產高峰期。據卓創資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20年共有1.07億噸煉鐵產能和8250萬噸煉鋼產能進入投入生產釋放期。
李新創表示,產能不等于產量。產能置換是減量置換。產能置換后,鋼鐵行業總體產能下降。另外,置換的產能是不是能如期投入生產也有疑問,一些企業并不愿意搬遷。“倘若明年鋼鐵行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這些置換的產能更不可能投入生產。”
不過,李新創坦言,不少鋼企的產能應用率持續提高,有的企業產能應用率甚至超過設計產能。這并不科學,也不能滿足環保要求。
數據顯示,根據粗鋼產量估計,預期2019年我國生鐵產量為8.0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8%;2020年我國生鐵產量為7.75億噸,同比 下降3.1%。同時,根據2019年生鐵產量約8.0億噸,估計需消耗鐵礦石(成品礦,折品位TFe:62%)12.64億噸,同比增長3.8%。根據 2020年預期生鐵產量約7.75億噸,估計需消耗鐵礦石(成品礦,折品位TFe:62%)12.25億噸,同比減少3.1%。
加快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019年以來,鋼鐵行業盈利水平大幅下挫。國家統計數據顯示,1-10月鋼鐵行業利潤同比減少44.2%。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1-10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54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實現利潤1588億元,同比減少34.1%;銷售利潤率4.5%,較去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
“消費量增加,利潤卻下降,這是產量無序釋放所導致。”李新創表示,我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仍然不到40%。這是鐵礦石價格大起大落的主因。而非會員企業產能釋放,是鋼鐵行業增產的主要因素,導致整個行業利潤下降。
“企業生產應當滿足市場的需求,產量盲目釋放不利于公司發展。”李新創表示,應當鼓勵環保達標,尤其是達到超級排放標準的企業盡量釋放產量。對于不達到綠色環保標準的企業要關停,對于沒達到超級排放標準的企業要限產。只有如此,整個行業才能有序健康發展。
另外,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評級榜單”。110家鋼鐵企業進入本次競爭力評級范圍,合計粗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5%。進入評級A+、A、B+的鋼鐵企業共82家,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74.5%。其中,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特強)的鋼鐵企業12家,包括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沙鋼集團、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河鋼集團有限公司、鞍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10.9%;競爭力評級為A(競爭力特強)的鋼鐵企業 36家,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32.7%;競爭力評級為B+(競爭力優強)的鋼鐵企業34家,占評價鋼鐵企業總家數的30.9%。(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最新鋼材價格資訊,更多鋼材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鋼材價格走勢,鋼材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