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死工資(假設工資較少)與做小生意(假設收入較高)是兩種各類的采用,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把生意做好,要比把班上好更難
這里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就是做生意比上班賺錢多。那么在這個假設成立的前提下,為什么還會有很多人繼續上班而不是去做生意?我認為主要是做生意要比上班復雜的多。
可以這么說,只要別太極端,一般狀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能上班,而且還能把班上好。把班上好是什么概念,就是符合單位對職工的基本需求,而后每月都能按時拿到工資,每年能隨著同事們一起上調工資。
但是,如果說到做生意,并不是人人都會做生意的,想把生意做好,更是難上加難。做生意和上班,對人的要求完全不同,能夠說,做生意對人的要求更多、更高。
做生意對人的考驗是綜合的,體力、精力、時間、技術等等方面都會有要求。而上班來講,相對簡單一些,這里說的是相對,只要具備必要的技能和體力即可。
上班,只要付出勞動,必然有收獲,收獲就是按月領取的工資。而做生意,付出了勞動未必能有收獲,甚至還可能虧損,倒貼。
單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做生意可能會比上班好,甚至還有可能大富大貴,但是也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正是由于做生意比上班難,而且收益擁有不穩定性,才導致了很多人不敢貿然去做生意。最簡單理解,上班最起碼不會賠錢。
不同的人,喜愛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生意
上面只是從經濟效益一個指標來對比了一下做生意和上班的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指標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選擇,比如個人對生活方式的偏好。
做生意,可能會多賺錢,但是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每天都要絞盡腦汁想辦法提升業務量和利潤,可能天不亮就要開門,晚上十二點才能關門,節假日更是奢侈品,做夢都有可能在琢磨如何把自己的生意做好。
而上班相對來說要輕松很多,我這里只說最低要求,每天可以卡著點上下班,上班之后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即可,還有雙休和法定假日、年休假,不放假還有加班費(都是說的正規公司)。下了班,你想關心工作也可以,不想關心工作也沒難點。可以說,上班在一定時期內是無憂無慮的(有時候也會失業)。
兩種不同的選擇其背后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不同,對生活方式的選擇也不同。無法說哪種選擇好,只能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結語
所以,選擇做生意還是上班,不單僅要考慮個人能力問題,還要考慮個人喜好問題。有的人是因為沒有底氣(沒能力),不干貿然去做生意,畢竟做生意的難度要比上班大得多。有的人雖然有能力去做生意,但是奈何人家不喜歡那種生活方式,所以選擇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