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和市場各方努力下,供應鏈金融已成為金融行業熱點和各路金融資本角力的焦點領域。隨著業務模式創新和金融科技的深入應用,供應鏈金融已初步完成了技術迭代,成為公司金融最具創新活力和技術含量的業務。因此,供應鏈金融幾乎代表了一個趨勢和將來。
《貿易金融》雜志、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中國貿易金融網(sinotf.com)、中國供應鏈金融網(scfsino.com)、貿易金融公眾號(ID:trade_finance)、供應鏈金融公眾號(sinoscf)作為專注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行業十幾年的權威媒體,聯合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cnscfa.com)整理了2019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十大新聞。
一、2019年供應鏈金融年會
3月14日,由《貿易金融》雜志、中國供應鏈金融網、中國貿易金融網主辦,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3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標兵頒獎盛典召開。年會以“數字化時代智慧供應鏈金融的革新與未來”為主題,積極展開對供應鏈金融的思考與討論。
點評:積極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與商業銀行、相關企業等開展合作,加強信息互通和數據共享,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和產品,積極穩妥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參會人群大,高達800人,參會企業由行業構成,更加聚焦供應鏈金融細分領域,參會企業更偏向于行業頭部企業,資金方、創投占比逐步加大,職務構成更加高層化。
二、發布《中國供應鏈金融年鑒(2019)》
《中國供應鏈金融年鑒(2019)》,是由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組委會、《貿易金融》雜志、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共同發布,該成果報告整合供應鏈金融機構、物流機構、科技、三方企業、銀行、保理等企業資源,打破銀、政、企的束縛,搭建三者高效溝通交流的平臺,年鑒共分為卷首語、行業發展綜述、行業生態圖譜、銀行系發展篇、核心企業系發展篇、金融科技系發展篇、物流倉儲系發展篇及附錄八部分。
點評:年鑒由行業發展報告和精選案例兩個部分組成,從行業發展現狀、未來發展、企業實戰角度,全景展示了行業戰略地位、市場潛力、發展機遇、發展階段、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引領行業破除困境,夯實基礎,是供應鏈金融行業的一次大梳理。
三、供應鏈金融ABS類累計發行3500億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下稱“供應鏈金融ABS”)發展如火如荼,其統計的供應鏈金融ABS累計發行規模約為3500億元。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15日,基礎資產為保理融資的交易所企業ABS累計發行規模已達到3131億元,銀行間ABN累計發行規模為292億元,二者相加約為3423億元。
點評:對可進行資產證券化的此類資產規模,業內人士普遍估計在十幾萬億,并均認為供應鏈金融ABS潛力巨大。目前在滬深兩大交易所獲批儲架發行的額度已經大概有9000億,一個萬億規模的品種,指日可待。
四、京東成立中鯨供應鏈科技公司
6月18日中鯨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765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黃星,實際控制人則是劉強東。京東物流集團表示京東要從“供應鏈服務”向“供應鏈服務+供應鏈智能平臺”轉型。
點評:京東供應鏈金融利用大數據體系和供應鏈優勢在交易各個環節為供應商提供貸款服務,具體有六種類型:采購訂單融資、入庫環節的入庫單融資、結算前的應收賬款融資、委托貸款模式、京保貝模式、京小貸模式。京東有非常優質的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個人消費者、精準的大數據,京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水到渠成,空間還將繼續擴大。
五、商務部:超九成代表反對加關稅,中國供應鏈優勢無法替代
6月27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發布會上表示,6月17日-21日,24日-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華盛頓就擬對華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舉行聽證會,超過九成的代表反對加征關稅。
點評:大多數的行業協會和企業表示,中國的供應鏈優勢無法替代,中國產業鏈上下游完整,基礎設施完善,勞動力充足而且訓練有素,能夠以較低的價格,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并且能夠以足夠的產量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
六、銀保監會:《關于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
通知提出三個重點目標:信貸投放方面,強調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于年初水平,同時五大大型國有銀行力爭總體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30%以上;成本管理方面,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點評:供應鏈金融屬弱擔保中等風險業務,將直接受益小微貸款擴張和銀行風險偏好提升趨勢。供應鏈金融將乘著政策東風繼續為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助力,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更加良好的金融生態區,從而更完整、更全面地服務于產業供應鏈。
七、首份《供應鏈創新發展與變革轉型白皮書》發布
由達睿供應鏈管理咨詢與大會主辦方ACE聯合發布了《供應鏈創新發展與變革轉型白皮書》。內容顯示,中國企業大而不強,供應鏈管理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在Gartner評選的供應鏈排名中前25位 沒有中國企業,前100位僅有3家中國企業,與此相比不對稱的是,財富500強中,前25的有5家中國企業,500強中中國企業數量已接近美國企業數量。
點評:供應鏈創新發展與變革轉型是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雙核引擎。其中,供應鏈變革轉型則是切實將技術創新及管理創新實施落地,實現價值的過程。供應鏈變革轉型是企業實現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八、央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分為總則、登記與查詢、征信中心的職責和附則四個部分。共35條。針對應收賬款的權利,登記內容包括質權人和出質人的基本信息、應收賬款的描述、登記期限等都做了詳細規定說明。
點評:作為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服務模式,融資租賃、保證金質押、存貨或倉單質押融資等在供應鏈金融里均有不同的業務模式,該辦法極有可能對供應鏈金融內的業務模式的規范開展產生正面效應。
九、政企攜手,打造“蚌埠模式”
6月21日,蚌埠市人民政府與產業互聯網服務商、A股互聯網第一股網盛生意寶合作成立的“蚌埠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正式啟動。該中心也是國內首個由政府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該合作由蚌埠市政府指定蚌埠投資集團控股的蚌埠融資擔保集團(注冊資金18.5億)具體實施。
點評:“蚌埠網盛”將依托蚌埠擔保集團聯合銀行,利用網盛供應鏈金融模式和解決方案,著力解決蚌埠地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為全國各地供給側改革落地,提供走出一條可供全國各地復制推廣的“蚌埠模式”。政企攜手的形式將為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十、北京銀行發布供應鏈金融創新產品“京信鏈”
北京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打造鏈式產業生態圈創新模式,推出京信鏈——應收賬款多級流轉線上融資供應鏈金融產品,面向核心企業及其上游N級供應商提供全流程線上化融資服務。“京信鏈”通過線上注冊、線上認證、線上確權、線上資料、線上合同、線上融資、線上清算等便捷功能,構建了“N+N+ 1”融資新模式。
點評:“京信鏈”有效盤活了銀行給予核心企業的授信和資金支持,實現核心企業的信用傳導,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支持供應鏈長尾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確保民營、中小微企業獲得更加便利、快捷、實惠和安全的金融服務,助力普惠金融,開啟信用流轉、融資互通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