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用電量日趨增長 第三產業成主要動力
近些年來,在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溫、電能取代快速推廣、城農網升級改良釋放電力需求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全社會用電實現快速增長。
2012-2018年中國電力行業用電量呈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比較調整。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降低36.97%;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增長6.35%;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增長22.5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增長11.39%。
2019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為65144億千瓦時,較2018年同期增長4.73%。
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加大 火力發電仍是主流
近些年來,我國電網規模略有增長,電力投資略有回落,總體上電力供應呢能力持續加大。
2012-2018年全國發電量呈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比較調整。2018年我國電力行業發電量67914億千瓦時,較2017年增加8.22%。2019年1-11月,我國電力行業發電量達64796億千瓦時,較2018年同期增加5.14%。
火力發電仍然是我國發電的主要方式,2018年我國火力發電量為49795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73.32%;再者是水力發電,2018年水力發電量為11028億千瓦時,占比為16.24%;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及其太陽能發電分別占比4.79%、4.33%、1.32%,其中,核電技術發展快速,核電發電量較2017年增加18.66%。
從我國火力發電發展情況來看,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持續強調要加大電力結構調整力度,加速清潔能源的發展,但我國火力發電仍然占據著電力供應的主流。截至2018年末,我國單機100萬千瓦級火電機組達到113臺,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容量占比達到44.7%。
從火力發電量來看,2012-2018年我國火力發電量呈調整增長趨勢,2018年為49795億千瓦時,較2017年增長7.98%。與2012年相比,火力發電量增加11928億千瓦時,年均增長4.67%。
2019年1-11月,我國火力發電量為46522億千瓦時,較2018年同期增加3.47%。我國火力發電量仍處于低速增長,其增長速度相對低于全國發電量總體的增長水平。
以上數據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力建設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式。(產業研究:https://bg.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