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大宗商品發展,跌宕起起落落。2014年遇到嚴重大幅下跌,2015年承接頹勢、持續下降;2016年黑色系成大贏家,“絕代雙焦”一度成為絕響,大宗商品創下2010年以來zui佳年度表現;2017年商品走勢跌宕起起落落;2018年用近10個月震蕩沖高、卻只用了2個多月急速下降,商品需求分化,部分因恐懼而大幅下跌。2019年世界經濟依然負重前行,貿易摩擦升溫、地緣局勢緊張,世界經濟增長預估下調、經濟前景仍不穩定;中國經濟整體穩定,下行壓力有所加強,重要指標符合預期,顯示強大韌性。
圖1:2019年BCI指數
如圖1所示,2019年1-1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在2月和9月為陽,反映制造業呈擴張狀態;剩余十個月為陰,反映制造業呈收縮狀態,經濟整體穩定運行。
圖2:2019年BPI指數
如圖2所示,2019年1-12月,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整體呈振蕩下降態勢。上半年行情單邊下行,下半年“金九銀十”沖高后下行。2019整體跌幅在6-7%之間。
2019年大宗商品市場壓力猶存,行業轉型升級加速,產業分化嚴重,部分商品下行風險加強。原油、黃金、白銀、“妖鎳”、“飛天豬”、“火箭蛋”、油脂反常瘋狂,而硫磺、石油焦、碳酸鋰價格則大幅跌落。
2020年1月2日,生意社發布“2019年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圖3):
圖3:2019年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數據截止2019年12月31日)
榜單顯示,據生意社價格監測,2019年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60種,聚集在化工板塊(共20種)和鋼鐵板塊(共10種),上漲幅度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聚集在化工板塊;上漲幅度前3的商品分別為生豬(196.90%)、鹽酸(181.48%)、棕櫚油(56.99%)。
環比減少的商品共119種,聚集在化工(共51種)和紡織(共16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聚集在化工板塊;跌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硫磺(-62.99%)、碳酸鋰(-39.51%)、石油焦(-38.86%)。
本年均漲跌幅為-2.25%。
“農強”
農副:一枝獨秀(+24.6%)
2019年是農產品紅紅火火的一年,糧食豐產、單產再創新高,“飛天豬”、“火箭蛋”、“瘋狂的油脂”成為2019年度關鍵詞。紅火的行情,在大宗商品八大行業中“一枝獨秀”。【詳細】
“工弱”
生意社“2019年原油產業鏈價格漲跌圖”(圖5),從產業鏈角度顯示了2019年主要工業品的漲跌情況:
圖5:2019年原油產業鏈價格漲跌圖
2019年,作為大宗商品基礎的原油一波三折。以原油為源頭的工業品產業鏈表現出成本方面反彈,中下游下降的趨勢。據統計,2019年11月份,ppI同比下降1.4%,環比減少0.1%;1—11月平均,PPI較上年同期下降0.3%,工業品呈回落之勢。究究其原因,根本因素是下游需求的不景氣:第一,國際貿易態勢有了新的變化和挑戰,導致一部分出口受到影響;第二,2019年化工行業多事之秋事故頻發,安全檢查再次提上日程,國內需求無法及時跟進,多行業面臨雙重打擊,價格也隨之下行;第三,政策方面的去產能、去杠桿、環保等,緩和了一部分過剩的問題,所以工業端價格跌幅也受到一定壓制。而企業端由于上游成本高昂,以及產品價格的走低導致利潤受到壓縮,經營受到一定挑戰。
能源:砥礪前行( +0.51%)
2019年,傳統能源行業歷經了很多變革和變數,在一輪又一輪政策與市場的沖擊中砥礪前行。石油,與2018年的峰值相比,2019年世界的油田產油量有所衰減,美國頁巖油增長遇到瓶頸,但目前石油的量級仍是能源行業的重頭戲,擁有不可取代的效果;天然氣,則被業內普遍認為zui關鍵性的增長點,由于世界能源燃煤電力轉型,2018年天然氣需求以4.6%的高速增長率增長,交付量為3.14億噸,且2019年延續增長趨勢;而反觀煤炭方面則比較失落,在世界能源轉型的進程中,煤炭正在成為zui大的輸家,在我國,在環保和去產能的政策指引下煤炭行業也正歷經史無前例的痛苦時期。【詳細】
化工:多重打擊(-4%)
2019年,化工行業遇到貿易摩擦、事故頻發、園區關上、停止生產整頓等多重事件影響,全年一波三折,年底低位收尾。整體來看,一季度整體走勢較平穩,二季度因“3.21”響水事件、化工行業迎全面安全檢查、停止生產整頓,造成開工和需求大幅回落,生意社數據監測顯示,該季度單月下行商品數量占70%;環保安全標準提高推動行業格局調整,產能過剩淘汰落后裝置迎來了化工行業zui大的邊際改善,同時中小企業的環保安全以及生存壓力增加,對行業是極大的挑戰;貿易戰升級導致原油需求預期降溫,油價急速下降,二季度末化工行業下行至全年zui低點。國際貿易摩擦使多數化工產品到港減少,加常年停止生產、部分化工品供應不夠,三季度末供求矛盾一觸即發,行業陷入貨源緊缺狀態,行情瘋狂上行,九月底漲至年內zui高點,且
八、九兩月上行的化工商品數量占據50%-60%。進入四季度高昂的化工原料價格,終端難以消化,多數處于虧損邊緣,開工率大幅回落,需求低迷下化工品紛紛下行。【詳細】
橡塑:持續低落(-13.77%)
2019年我國橡塑行業行情持續低落,雖偶有起色,但整體坎坷,弱勢未改。
橡膠行業:天然橡膠:2019年“多災多難”,上半年歷經了多年不遇的旱災,歷經了海關對于“混合膠”的嚴查,也遇到了東南亞三國的出口削減以及他橡膠提振措施,膠價先沖高、再下降震蕩;下半年“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對膠價有所改善,受東南亞暴雨和真菌病導致產量緊縮的影響,天然橡膠行情有一定起色;11月我國產區停割提振,價格止跌上揚,強勢拉高,12月再次拉漲后回調震蕩,全年價格上漲幅度12%左右。合成橡膠:2019年國內通用合成橡膠市場整體區間調整,下半年強于上半年。1-7月原料丁二烯一路下降,原材料成本大幅減少,通用合成橡膠制造商在利潤推動下開工率高企,市場貨源供應充足,下游采購持續萎靡,對價格產生壓制。8月初至12月底國內通用合成橡膠價格震蕩上漲,原油及原料丁二烯價格漲跌影響堆疊下半年輪胎廠開工率相對較好,對橡膠需求比較堅挺,在某種程度上對橡膠價格產生支撐。
塑料行業:2019年可謂是塑料行情比較坎坷的一年。全年除PVC有小幅反彈外,塑料產品飄綠為主。無論外圍環境怎么動蕩變化,市場一直處于迂回下行的趨勢。究究其原因,供求失衡的持續深刻化所致。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利潤被擠壓,業者無奈唯有讓利促銷。除此之外,環保督察持續加碼,從2017年提出“藍天保衛戰”開始,一直對市場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環保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導致終端企業生產受阻。塑料市場各大品種均在九月迎來利好,但漲勢稍縱即逝,十月又重現泥潭無法自拔。目前來看,2020年的供需偏緊的局面也難有逆轉,除了檢修旺季及下游傳統采購旺季或將出現的較大調整外,整體走勢或依然偏弱運行。【詳細】
紡織:嚴峻考驗(-14.76%)
2019年紡織行情,1-2月受原油價格反彈,成本方面對化纖市場產生了有力支撐,同時臨近春節積極囤貨,在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下,整體價格上漲。3-5月化纖原料PX新增產能供應壓力陡增,以及出口競爭力下降,下游訂單明顯削弱,在成本與需求雙重壓力下,行情開始轉淡。6月化纖裝置因故障意外檢修增加,現貨庫存緊張下,迎來一波快速反彈。進入7月受“pta舉報信事件”、“PTA場外期權爆倉事件”影響,同時終端疲態漸漸顯現,行情明顯下降。“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影響,小幅反彈之后,受制于PTA新投入產能再次增壓,終端不振,原料市場存在累庫預期,行情持續走跌。【詳細】
有色:呈現分化走勢(+1.84%)
2019年有色行業整體呈震蕩走勢。上半年延續2017年9月份以來的跌勢,下半年在7月10日達到兩年zui低點后低位反彈,兩個月后再次回調進入小幅震蕩期。具體板塊漲跌分化,金、銀、鎳、重稀土價格反彈,輕稀土、鉛、鈷、銻等小金屬價格下降。其中,重稀土的三個商品有色行業上漲幅度zui大,而鎳(26.45%)是基本金屬中上漲幅度zui高的產品,銅則走出了獨立行情。【詳細】
鋼鐵:小幅升溫(+1.43%)
2019年全國鋼鐵行業整體表現出“先漲后跌”走勢,且上半年價格明顯要高于下半年,7月份創下年內新高水平。上半年主要由于原料鐵礦石價格飆漲,推動下游成材市場價格反彈;而下半年的弱勢主要由于終端市場需求不如預期,以及整體制造業經濟環境疲軟,給鋼鐵行業帶來的萎靡行情。2020年全國鋼鐵行業整體原材料成本方面或有跌幅,引起鋼材的成本支撐力度削弱,利空鋼材價格;整體終端或有好轉,其中房地產市場依然低迷,但基礎建設需求有所增長,加上制造業的“補庫”需求周期漸起,預期鋼材價格或反彈。另一方面,2019年國內鋼廠依然未有較大的新增產能,多數為產能置換以及淘汰,所以粗略預期此部分產能在2020年下半年或有產出,那么粗鋼產量整體或將保持緩增態勢。2020年全國鋼鐵行業整體或“先跌后漲,寬幅震蕩”走勢,“前低后高,小幅調整”行情,zui高或破千點。【詳細】
建材:黯淡無光
2019年是建材行業清淡的一年,由于上半年的高臺跳水,即便“金九銀十”依然難以挽回行業的黯淡。造紙業料供應端擴張與終端收縮的雙重壓力之下,利潤縮水,針葉木漿全年下降超20%,瓦楞原紙全年下降超1%。玻璃水泥上半年因冬歇、雨水天氣等客觀因素需求低迷,企業停止生產或者增加工期,整個上半年,水泥下降14.56%,玻璃反彈0.49%。因為上半年的停止生產,金九銀十剛性需求增加,玻璃水泥紛紛大漲,下半年,水泥反彈16.49%,玻璃反彈11.58%。【詳細】
發展特點
2019年大宗商品行業的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第一,行業洗牌。近年,我國貫徹中央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面臨復雜的世界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以供應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從供應側發力,大宗商品各行業面臨嚴峻洗牌。第二,政策嚴厲。藍天保衛戰、堆疊化工事故頻發,環保安全整頓措施嚴格。環保檢查、停止生產整頓、嚴查超載、嚴管車輛排放等,能源化工類企業比較受到影響。
第三,貿易環境嚴峻。貿易摩擦及嚴峻的貿易環境,大大利空能源、化工、橡塑、鋼鐵、有色金屬、紡織等制造業發展,雖可能短期利好農副,但常年卻會增加國內通脹風險。
第四,發展方法多樣化。歷經重重考驗,企業生存發展方法更加多樣化,線下線上相組合,互聯網+智慧物流、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運用范圍更加廣泛,企業創新性發展的主動性增加、意識提升。
第五,供應鏈主動性強。企業突破原有的自身發展觀,轉向上下游聯動發展的供應鏈服務發展觀,聯合上下游產生采購、銷售、物流、金融等一體化的供應鏈生態圈,實現創新發展。
未來展望
2020年,世界經濟態勢仍將錯綜復雜,前景不容樂觀。我國大宗商品正處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型創新的關鍵期,歷經風雨洗禮的大宗商品行業,將繼續砥礪前行,理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