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磷肥企業磷石膏庫再有兩三年就堆滿了,長的再有五六年也堆滿了,磷石膏問題制約產業發展已到了生死關頭。
”
2020年是 “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籌劃“十四五”、承前啟后的一年。在這一關鍵之年,化肥行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亟待提前籌劃和思考。對于磷肥行業來說,磷石膏一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制約磷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問題。年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明確自2019年9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產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退稅比重為70%。此項政策已實施四個多月,對磷石膏利用有何加速作用?在新的一年,讓人頭疼的磷石膏處理起來又會面臨什么問題?磷肥制造商在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上又該如何發力?對此,《中國農資》記者對業內有關專家及企業進行了采訪。
世界性難題
磷石膏綜合利用已到迫在眉睫
我國是磷石膏資源大國,但并不是磷石膏技術強國。目前,磷石膏已成為我國繼粉煤灰后第二大工業固體廢棄物。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葉學東表示:“磷石膏應用是世界性難題,由于磷石膏產生量大且相對集中、同時包含一定雜質、無害化與處理比較困難等問題,目前世界磷石膏綜合利用率只有20%左右。”據了解, 2018年,我國磷石膏產生量7800萬噸,同比增加4%,而目前幾億噸堆存的磷石膏需要消化,磷石膏資源化利用已到迫在眉睫。
雙層壓力逐步增加
1
從經濟角度來看
“首先,我國磷石膏生產排放 80%以上聚集在湖北、云南、貴州、安徽和四川五省,擁有典型地區性特點,磷礦空間分布導致磷石膏生產空間分配不均,下游產品附加值低,利用難度高。再者,每年排放和歷年堆存的磷石膏已經制約了磷化工的可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多數磷肥制造商磷石膏固體廢渣只能堆存,不單侵占大量土地,還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對堆存的磷石膏進行防滲治理,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經濟負擔。”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梅毅表示。
2
從環保角度來看
梅毅認為,磷石膏中包含大量的磷、氟、各種鹽類及其重金屬,處理不好將嚴重危害堆積地及其附近地區大氣、土壤和地下水等生態環境。因而,無論從社會、環境還是經濟方面上來看,帶動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都將擁有重大意義。
利用問題司空見慣
近年來,國內磷復肥行業在產能規模、產品質量上有了巨大提高。另外,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相對較弱、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環保產品不夠等問題成為困擾行業前進的主要障礙。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石膏部負責人相利學認為,目前磷化工企業新產生和庫存磷石膏環保指標普遍較差,所烘干炒制石膏粉強度、水膏比等物理化學指標欠缺,后期會帶來石膏制品環保性能和力學性能高耐用性的風險。目前磷石膏利用多以低價出售和磷肥企業給予補貼來加速磷石膏消化,磷石膏產品缺少相當高的標準規范,一味地追求磷石膏利用產業鏈的各自區間利益,必將損害廣大購物者利益。
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華鋒提出,目前我國各種磷石膏產品附加值非常低,在市場流通方面,目前磷石膏轉化產品絕很多都是建材產品,有一定的地區性,市場半徑受到局限。但是磷石膏轉化生產基地卻非常集中,在一定市場半徑內無法消耗過多產品,有供過于求的市場矛盾。
退稅政策影響深遠
針對目前我國磷石膏利用現狀,國家在近些年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以鼓勵磷石膏資源化利用,降低堆存處理量,為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優秀的營商環境。
提及本次發布的《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石膏建材分會秘書長楊再銀表示,此項政策公告,其實是對財稅[2015]78號涵蓋到磷石膏的補充文件,所含項目持續擴大,如水泥添加劑、α型強度高石膏、石膏模盒等以往不屬于優惠目錄。本次公告中特別強調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有關優惠,也是彰顯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的緊迫性和國家對此發展的關注程度。
“優惠目錄已把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有關產品都列入其中,實屬不容易。”葉學東指出,本次優惠政策的出臺無疑是為行業排憂解難。所以,必須要抓住時機,充分發揮優惠政策的激勵作用,下大氣力,將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推向新的臺階。
對于磷肥制造商來說,此項公告的發布也是影響深遠。相利學認為,增值稅即征即退不但可以降低納稅負擔,合適的讓利給石膏利用企業也可擴大磷石膏銷售業務,降低磷化工企業磷石膏消化負擔,降低環保壓力。楊華鋒也表示,目前業內企業進行磷石膏轉化,多數企業都是在虧損運作。這項政策的出臺,對磷石膏利用實屬利好,同時產品不同利好程度也不同。例如對于價值相對相當高的磷石膏深加工類產品,隨著其轉化量的加大,利好程度也會隨之愈來愈大。
質量高發展
磷石膏如何走出蛻變之路?
從源頭抓起,變廢為寶
對于磷肥制造商來說,磷石膏一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磷石膏資源的處理似“大禹治水”,要疏而非堵,一味的擴大堆存不可以解決實質問題,企業需要自主加大磷石膏基礎研究,拓寬磷石膏綜合利用渠道,提高磷石膏應用附加值。
目前,國內多家磷肥制造商在磷石膏利用方面已經作出了突出成績。貴州磷化集團旗下甕福化工科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濤強調,企業想要在磷石膏利用方面可持續發展,需要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持續調優強化“三端”治理,即在源端選礦環節,通過選礦工藝調優改進,提高磷精礦品位,降低雜質;在中端生產環節,調優生產過程工藝參數,提高磷石膏品質,提高磷酸回收率;在末端磷石膏排放和堆存環節,將磷石膏作為資源進行管理,避免影響磷石膏品質的尾礦、廢渣等進入渣場。在末端市場利用環節,一是必須開發便宜的磷石膏凈化技術,有效的排除磷石膏中的雜質,保證下游產品加工的質量。二是通過自研、產學研合作方法,對目前已產生的產品,著力做好提質升標降本和關鍵工藝技術、關鍵配方的研發;對新產品、新技術,根據儲備一批、產業化一批的準則,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三是在市場應用環節,要保證磷石膏建材產品的質量,提高施工的品質和降低成本。
針對磷石膏利用過程中工藝技術方面的研發,楊華鋒說道,新洋豐目前采用的是濕法排渣法,為了加速磷石膏的轉化進程,公司專門成立了磷石膏建材公司,同時投資成立了新型建材研發中心,直接對新鮮磷石膏進行轉化利用,下一步還計劃建設更多的石膏深加工項目,并在凈化提純方面努力,使磷石膏通過提純后能制作而成更多附加值更強的產品,進入更多的領域,真正實現磷石膏變廢為寶。相利學也提出,企業要把磷石膏作為磷化工企業產品對待,提質量高控制意識,需要積極呼吁從源頭抓起提高磷石膏清潔性和強度。
上下游對接,齊心合力
企業僅靠本身研發與應用解決如此大大量的磷石膏,無異于天方夜譚。解決磷石膏的綜合利用問題,還需上下游加大合作,齊心合力,挖掘各要素之間、各有關企業之間的協同、可持續、可共享、可轉換關系,產生互有關聯的多個子產業共生耦合的產業群。楊再銀表示,目前來看,磷肥制造商與建材企業作為上下游關系,兩者間的溝通聯系較少,磷肥行業并不了解建材行業的發展方向,例如下一步建材主導產品是什么、建材行業在原料方面有什么具體要求,磷肥企業若在磷石膏處理上單方面盲目易加工造成生產出的產品不能獲得下游市場的認可,兩者合作效益達不到zui大化。因而兩個行業間要加大聯系,共享信息,實現共贏。
啃下“硬骨頭”,還需扶持
“凈化處理后的磷石膏與脫硫石膏和天然石膏本身沒有什么區分,對于凈化處理后的磷石膏要多些正面宣傳。”楊再銀提出,想要普及磷石膏的運用還需要國家和行業本身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認識到磷石膏的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屬含量等方面是不超標的。
在國家政策支持方面,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已實施給行業帶來利好。楊再銀還表示,隨著技術發展,持續有磷石膏方面的新產品出現,需要對政策涵蓋的范圍持續補充和完善;另外,在凈化處理方面,對企業用水量及補貼方面應出臺一些政策;在磷石膏綜合利用的科技研發攻關方面,應從國家方面出臺一些政策來帶動;而且應繼續出臺鼓勵磷石膏利用的政策,提高其利用積極性,擴大市場占有率,在這方面還有較大空間。同時,相利學提出,石膏產品的市場需求仍存于發達城市,而磷化工企業多居偏遠經濟欠發達地區,希望各級政府給予磷石膏產制品企業運輸補貼、過路費減免,加速磷石膏產制品外銷。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會長修學峰認為,解決磷石膏的問題關乎磷肥行業生死和可可持續發展,必須引起全行業高度重視。目前,行業急需從幾點發力解決:一是要改進現有生產工藝,提高磷石膏品質,帶動磷石膏高值化利用;二是創新生產技術,少產生或不產生磷石膏;三是開發低成本磷石膏凈化技術,推廣化學法處理磷石膏技術,降低現有堆存量;四是爭取國家在天然石膏限采、增加天然石膏資源稅、對磷石膏制品的增值稅即征即退等多方面帶動磷石膏的運用。
磷石膏這塊“硬骨頭”如鯁在喉,卡在磷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是挑戰,也是考驗。目前,需要政府及產學研企凝心聚力啃下這塊“硬骨頭”,曙光就在前方,我們已經堅定邁上這條希望之路!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