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9年zui后一個月,國內液化氣市場一改往日不旺局面,中旬開始突然開啟了反彈通道,且反彈幅度明顯,堪稱年底黑天鵝事件。糾究其原因,供需失衡(國際貨源緊缺,進口成本高漲,進口到貨驟降)才是導致這一局面的根本因素。
此波漲勢可以說是波及甚廣,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顯著的反彈,但主要表目前民用氣及丙烷方面,國內各個港口的進口氣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但像醚后碳四這種工業氣并沒有跟隨上調。下面本小編分別從民用氣及丙烷方面來分析。
圖1 2019年國內民用氣價格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上圖選取了國內幾大主流市場及全國民用氣價格走勢圖,從上圖可以清楚的注意到,2019年國內液化氣市場常年處于低位調整的格局。連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價格都沒有出現明顯反彈,但進入12月份中旬,突然進入了直線反彈通道,且反彈幅度明顯,其中尤以華南區域zui為顯著。
圖2 2019年國內丙烷價格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國內丙烷價格走勢基本與民用氣價格走勢一致,同樣是在12月中旬反彈開始,仍是華南區域反彈幅度zui為明顯。全年來看,全國丙烷平均價格zui低點出目前7月底的3484元/噸,zui高點則是12月25日的價格,而且短期來看,丙烷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下面的表格,本網統計了國內各大區具體價格,更能直觀的注意到價格變動:
表1 2019年國內各大區12月份民用氣價格對比
單位:元/噸,%
來源:隆眾資訊
上表可以注意到,華南區域民用氣反彈幅度排第一位,截止到12月25日的價格與月初相比反彈幅度高達1320元/噸。沿江及華東緊隨然后,東北反彈幅度zui低,全國平均價格反彈778元/噸。
表2 2019年國內各大區12月份丙烷價格對比
單位:元/噸,%
來源:隆眾資訊
上表可以注意到,華南區域進口丙烷反彈幅度排第一位,截止到12月25日的價格與月初相比反彈幅度高達41.4%。沿江及華東進口丙烷緊隨然后,西部反彈幅度zui低,全國平均價格反彈820元/噸。
為什么12月份會出現這樣反常的行情呢?隆眾資訊采集了大量市場信息,并加以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為:世界供應失衡,進口成本大漲,中國進口到船量銳減,貨源緊缺導致進口氣價格上調因而帶動國產氣價格同步反彈。
首先國際供應上來看,以下幾個因素堆疊,導致世界供應量下降。1、沙特減產,且主要減量為輕質。
2、中東幾大LPG出口國2020年一季度裝置要集中檢修,屆時供應量明顯下降,提前降低了出口的量。3、伊朗貨受到國際制裁及物流有限等方方面面因素,流通貨源顯著下降。
4、美國貨延誤,日韓等國缺少供應。
再從國際需求來看,對LPG的需求仍是強勁的,有增無減。1、日韓等國補庫增加,降低了中東貨的轉賣,流入到中國的貨源降低。
2、東南亞國家需求放量,無論是民用還是工業都保持穩定的增長。
中國一直是進口大戶,單丙烷來看,2018年進口依存度近50%,進口來源國主要是中東國家。進口貨源的降低對于中國的影響因而可見,隆眾資訊從國內多家主要進口商及進口丙烷需求企業處了解到,12月份的進口到貨量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有顯著下降,且這一局面要持續到2020年1月份。多家進口商認為,2020年1月份的進口量有望創造近兩年的zui低點。某進口操作大戶內部人士表示,他們1月份拿到的進口貨源也非常有限,而且進口成本很高。另外,他還表示,民用氣的優先級別肯定是在工業戶后面,現階段PDH裝置的企業都很難買到貨,就算買到也是高價貨,民用氣的下游是很難承受特強的成本的。
進口成本的高漲我們能經過下面的華南冷凍貨到岸價格走勢來看一下,
圖3 2019年華南冷凍貨到岸價格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從外盤價格來看,下半年外盤價格持續低位調整,11月以后開始直線上行,12月份也是直逼年內zui高點,國際外盤價格的高漲意味著進口成本的直線上升。這在華南區域體現的淋漓盡致,進入12月份,華南區域進口丙烷就開始逐步推漲,13日之后反彈幅度也是逐步擴大,20日之后,單日反彈幅度已至300元/噸,且連續推漲超過3天。先是華南區域進口碼頭首先推漲,后區內煉廠緊隨腳步。華南區域的漲勢隨之擴大到了全國范圍,華東、沿江及山東都緊隨然后,華北及東北影響略微減弱。
本輪液化氣價格全面且較大幅度的推漲,對國內市場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受到沖擊zui顯著的當屬PDH企業。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自興起后,一直以可觀利潤著稱,zui高時有超過2000元/噸的利潤,但隨著進口丙烷價持續推漲,PDH裝置一度出現了倒掛的格局。
圖4 PDH裝置毛利潤圖
來源:隆眾資訊
據隆眾資訊數據統計顯示,11月份PDH裝置毛平均利潤在1068元/噸,12月初至12月11日毛平均利潤為327元/噸。但從12月12日開始就進入了虧損狀態,截止到12月24日,虧損已高達664元/噸,這在PDH的行業生涯中可謂是非常罕見的。
丙烷價格上調對化工行業的影響可見一斑,民用領域因為可選性較多,可替代產品相對也多,因而影響不如工業這樣顯著。民用氣價格受丙烷帶動同樣反彈明顯,下游雖對高價抵觸,也尚在可控范圍內。隆眾資訊調查究開發現,多家丙烷脫氫企業及混合烷烴脫氫企業都已經降低開工率,甚至部分企業因原料緊缺,已提前停工檢修規避市場風險。
隆眾資訊在此友情提醒,國內進口貨源緊缺的格局明年1月份預期仍將持續,且1月份CP價格預期將比12月份高90-95美元/噸,進口貨源價格相當高的格局也已注定。下游客戶建議提前拿貨,裝置可提前檢修或經過降低開工率來降低原料消耗,盡量規避市場風險,另外宜多方尋找貨源,降低對進口貨的依賴。本輪漲勢業內人士多措手不如,手里有貨者才是王道,不知有多少業內人士扼腕嘆息沒在漲價前多囤點貨呢?那么,你備貨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