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謀劃“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思路、戰略布局和工作重心,進一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資源綜合利用處在京組織召開了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專家座談會,多個領域相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對大宗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問題和愿景進行了分析,并就“十四五”如何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眾所周知,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是世界公認最有效、最安全的垃圾處置方式之一,可以消納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危險廢棄物等。
相較于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傳統的廢棄物處理的方式無外乎填埋和焚燒,1983年3月,垃圾簡單的填埋方式,導致北京三環路與四環路的環帶區上垃圾成堆,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20多年后,垃圾巨獸卷土重來,日產垃圾18400噸,垃圾處理缺口8000噸,47%的高缺口率,如一顆巨型“炸彈”,隱藏在城市地下。
日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就環保問題作報告時指出,全國4萬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大部分沒有環保基礎設施,每年產生生活垃圾2.8億噸,不少地方還處于“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狀態。未經分類的垃圾如果直接填埋,會對水流、空氣造成污染,更甚會對土壤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我們丟出去的垃圾,會通過食物循環進入人體。不僅如此,對于垃圾,有的地區直接實行簡單焚燒,焚燒處理也會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淺表性漫長性侵害,主要包括垃圾燃燒后的空氣污染,那些焚燒后的有毒氣體散發到空中,人類吸進去以后會損害各個身體器官,而這些只是垃圾圍城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冰山一角。
就工藝技術來看,相比較傳統的土地填埋和焚燒處置方式,利用水泥窯處置固廢危廢不僅節省了土地資源,在繼承傳統焚燒爐的優點的同時,有機地將自身高溫、循環等優勢發揮出來。既能充分利用廢物中的有機成分的熱值實現節能、又能完全利用廢物中的無機成分作為原料生產水泥熟料;既能使廢物中的有機物在新型回轉式焚燒爐的高溫環境中完全焚毀,又能使廢物中的重金屬固化到熟料中。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也是大多數達到產能標準的水泥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當前國內部分大型水泥企業在水泥窯協同處置上都起到了垂范的作用,不僅作為地方納稅大戶,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上,都是業內表率。但是,也有不少水泥企業,在相應的城市內得到的指標與產能并不相稱,加之大部分的固廢份額比例傾向于發電,甚至有的地方,垃圾沒有進行精細分類就進行填埋,都不將指標給予水泥企業,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形勢越險峻,狀況就越差。想為社會做貢獻,卻沒有這個“資格”,因而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對于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政府會出讓一部分錯峰生產的權利,但是往往得不到有效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水泥企業協同處置固廢的積極性。
另外一個客觀事實在于,我們垃圾分類做得不夠精細,推廣范圍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生活廚余垃圾等如果直接導入回轉窯,里面的氯離子一旦進入水泥,會腐蝕鋼筋結構,對建筑的整體硬度造成傷害,也制約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
面對垃圾圍城,水泥行業,一直以老牌實體經濟的社會責任感,率先垂范。但對于以上問題,水泥企業更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傾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常態化、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加快制定健全有利于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價格、稅收、金融、投資等政策。
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更需要國家積極推進垃圾分類,這樣才能有效地形成行業與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
環境的不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掣肘,成為人民增強幸福指數的攔路虎。水泥行業希望以全力,助力國家、助力人民、助力經濟,實現大環境下的精彩突圍。
以上是最新水泥價格資訊,更多水泥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水泥價格走勢,水泥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