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油田遇襲油價大漲,純苯等不同系列化工品齊漲。
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油田遭遇無人機攻擊,造成沙特產油量每天劇減570萬桶,接近世界產油量的6%。受此影響,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晚間紐約商品交易所電子交易系統開盤后,WTI大漲15%以上,隨后布倫特原油期貨開盤后即反彈近19%,創30近年來zui大百分比反彈幅度。
原油大漲,帶動一系列化工品齊漲,純苯產業鏈利好帶動,商談價格迅速拉高,突破前期業者對高位的預判。
2.“321”響水事件,環保壓力下,終端樹脂和中間體行業開工大幅下降,原料受此影響顯著下降。
3.21江蘇響水化工園區發生特大爆炸,3.25山東煙臺一化廠家發生爆裂著火,3.29山東青州珍珠巖保溫材料廠家爆炸,3.31江蘇昆山廠家金屬集裝箱爆炸,化工企業事故頻發,各地政府化工整治行動陸續展開,4月4日,鹽城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將徹底關閉響水化工園區。受到各地化工整治的影響,下游酚醛樹脂、農藥中間體等企業整體開工有限,且部分中小型企業面臨淘汰。
3、苯酚反傾銷終裁結果宣布來源國結構略有調整
商務部9月3日發布2019年第2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泰國的進口苯酚反傾銷調研的zui終裁定,裁定原產于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和泰國的進口苯酚存在傾銷,國內產業經受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決定自2019年9月6日起,對以上國家(地區)進口苯酚征收反傾銷稅,稅率為10.6%-287.2%,征收期限為5年。
由于對美國貨源征收高額反傾銷稅,故美國貨源基本告別中國現貨市場。而非被調研國中,來自沙特進口量增加明顯,成為近月中國苯酚進口的主要渠道。
4、對原產于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地區的進口雙酚A繼續征收反傾銷稅。
8月29日,商務部發布2019年第36號公告,自2019年8月30日起,對原產于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地區的進口雙酚A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由于雙酚A反傾銷征收稅率比前期無異,故本次延期市場反應平平。
5、2019年11月21日起,對原產于日本和臺灣地區的進口甲乙酮不再征收反傾銷稅。
商務部2019年11月20日公告,決定終止對原產于日本和臺灣地區的進口甲乙酮的反傾銷期終復審調研,自2019年11月21日起,對原產于日本和臺灣地區的進口甲乙酮不再征收反傾銷稅。本次反傾銷政策終止后,預期對我國丁酮市場程度有限。
6、2019年9月初丁酮半月反彈幅度35.64%。
供應不足,進入9月多數廠家庫存嚴重不足,現貨緊張,廠家及其經銷商價格均是2周后的預售價格,丁酮市場缺貨現象嚴重且預期將持續一段時期,廠家心態高升,貿易商借機高報。按照數據監測顯示,截至9月12日,按照幾個主流地區綜合價格,丁酮市場整體均價在9133元/噸附近,相比9月1日,反彈了2400元/噸,反彈比重高達35.64%。
7、2019年11月丙酮市場反彈幅度達50%。
11月份國內丙酮市場已瘋狂,僅僅一個月丙酮(華東市場為例)市場上行2000元/噸,據監測報告顯示華東市場反彈幅度達50%。供求矛盾突出,港口庫存維持低位,下游新增裝置需求良好是大幅上行的主要原因,但本輪上行給下游廠家帶來了壓力,利潤值大幅走跌,截至月底部分終端產品處于虧損狀態。
8、增值稅下調至13%。
3月2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相關政策的公告》,宣布本年度力度空前的增值稅稅率下調,于4月1日正式啟幕。按照公告,從4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合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合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由于增值稅稅率減少,商品價格成本比前期下降,其中工業品出廠報價減少,進口商品報關后完稅成本減少,下游廠家接貨成本減少,下游廠家生產利潤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