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曙光初現,前路還有多長
2019年8月5日,中國化工報發《“我們還能恢復生產嗎?”??蘇北沿;笊娆F狀調查》專題,報道了連云港、鹽城等蘇北沿海地區化工企業常年停止生產后的困難。文章發表后,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不少企業紛紛向中國化工報社長江經濟帶精細化工行業發展調查組持續說明情況,并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2019年8月15日,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高領導小組辦公室起草發布了《關于規范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2019年9月20日,江蘇省化工產業環保安全整治提高領導小組正式出臺蘇化治(2019)4號文件《關于規范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的意見》。這給蘇北多數停止生產化企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注意到了整改升級后恢復生產的希望。
文件出臺后,各地又將怎么帶動貫徹文件的實施?蘇北沿海停止生產的化企是不是已經走上了恢復生產的大路?調查組對此進行了持續跟蹤采訪調查。
江蘇出臺恢復生產文件,企業注意到一線曙光
2019年8月5日的報道刊發后,調查組持續接到蘇北多個化工園區企業負責人和工人的來電。工人反映說,他們一直沒有領工資,當前生活都沒有了著落,之前一直在化廠家打工,其他的事不會干,年齡也較大了,外出改行另找工作很困難。當地企業的負責人也很無奈,廠家全面停止生產接近半年,之前的市場份額大都被其他廠家所代替。禍不單行的是,銀行方面注意到全面停止生產,為了減少損耗,只收不貸,有的還準備提前讓企業還款。停止生產以后,不少廠家的庫存還有比較多,現金支出現重大問題,別說還款,工人工資都成了問題。
“訂單消失、用戶流失、市場丟失、經營虧損、資金流動緊張只是一個方面。尤為重要的是,不能準時交貨,企業聲譽受損,再加上關鍵核心員工離職,企業怎么去做大做強、轉型升級?”鹽城一家化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過8月15日,蘇北的化工企業朋友圈被這樣一條消息刷了屏:江蘇省化工產業環保安全整治提高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有關恢復生產征求意見稿,即《關于規范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是為了“預防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推諉扯皮、程序不明、久拖不決等問題”,這讓蘇北沿海數百家化工企業注意到了曙光。
9月20日,江蘇省化工產業環保安全整治提高領導小組正式出臺蘇化治(2019)4號文件《關于規范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的意見》。與征求意見稿相比,除了幾處細節的變化及增加了部分備案和審核要求外,整體改動不大。文件明確規定,堅持“一企一策”,因情施策,堅決杜絕整治提高工作中的“一刀切”。并提出:依法務必關上退出、停止生產整改的企業要堅決關上退出或者停止生產整改,停止生產整改仍不合格的要依法關上;對經過整改符合安全標準要求的企業,要及時同意企業恢復生產;對經過整改達到綠色環保要求的企業,停止生產整治決定自排污者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之日起解除;對高端優良的化工項目要依法依規給予支持。
“省里文件是有利于化工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時任江蘇省化工協會會長的秦志強表示,“這是省常委會意見的延續和落實。當時,省委省政府明確強調了化工是重要基礎性產業,亦是我省的支柱產業。本次文件發布也表明,省里在化工產業環保安全治理提高方面思路是清晰的,希望經過整治提高來重塑江蘇化工行業的新格局。”
“這個文件的出臺特別及時,也給我們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的整治提高發展指明方向,讓我們注意到了恢復生產的希望!”一家化企老板高興地說。
先關停違規后起動恢復生產,連云港企業直言等不如
在江蘇省文件下發前后,蘇北一些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也下發了文件,對當地化企的停止生產整改后恢復生產做了規定。2019年10月16日,連云港市化工產業環保安全整治提高領導小組發布了《關于做好全市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確了整治標準、恢復生產過程和工作要求。連云港市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連云港將堅決根據部、省廳要求,根據規定的程序開展恢復生產!捌髽I只要有要求,我們立馬就去企業現場核驗。企業達到標準的,馬上恢復生產;不可以滿足標準的,堅決不予恢復生產。”
記者了解到,2018年4月央視曝光連云港市灌云縣臨港產業園區部分企業環境污染問題后,連云港市政府立刻要求,“兩灌”(灌云、灌南)園區所有企業全部停止生產整改。2個園區內不少企業也把環保整治當作一次提高競爭力的機遇,深入排查已知的問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園區及園區企業共投入數10億元,進行安全、環保、消防等方面的提高改造。2018年底,部分大企業經過了市、縣兩級組織的安全、環保、消防的驗收,經縣市各級多方簽字,得以恢復生產。
這一度讓多數中小企業注意到了希望。但遺憾的是,之后多數企業卻一直未得政府驗收;另有少數企業雖經驗收合格,卻一直未獲市主要領導簽批恢復生產。隨著2019年3月21日鹽城市響水生態化工園內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大爆炸事故的出現,一切戛然而止。根據連云港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停止生產的企業繼續停止生產,部分恢復生產的企業也被再次叫停。
國慶節后,在省里的征求意見稿下發近2個月、正式文件下發20多天后,連云港的一些企業等不如了!盎ぐ踩a、環保風險相對大一些,政府官員從嚴整改,從嚴管理,我們能理解,亦是我們企業務必做到的。但是,一年多不讓企業恢復生產,‘一人感冒、全家吃藥’,一關了之、一關了事,難道不是‘不作為、亂作為’嗎?”灌云縣一家化企負責人激動地說。“我們不禁要問連云港市主要領導:這種做法符合黨中央、國務院、環保部、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指示精神嗎?園區整治非得用這種‘一刀切’的粗暴手段嗎?”
“江蘇省《關于規范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對企業合法合規的恢復生產訴求不聞不問、無故拖延的,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處理’!边B云港一家化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倘如果我們企業本身有問題,不整改、不提高或驗收不合格,那別說常年停止生產,就是破產、倒閉,我們也毫無怨言。但對于連云港市政府采取‘一刀切’全部停止生產、常年整改后不驗收及驗收合格后仍不批準恢復生產的這種行為,我們非常憤慨!”
順應企業的呼聲,10月16日,連云港終于出臺了有關文件。連云港市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2018年底連云港已經有9家企業經過驗收恢復生產了。但2019年初響水爆炸后,江蘇省里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了新標準,連云港市需要按新標準驗核,他們也一直在等正式文件。9月20日江蘇省里正式文件下達后,連云港市由市工信局帶頭,集中市生態環境、應急管理、住建、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消防等多個部門對文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廣泛征求了企業及地方的意見。由于恰逢國慶長假,本著對人民和企業負責的態度,有關部門慎之又慎,節假日加班加點,經過多次研究才出臺了這個通知。
不過連云港的企業仍反映,文件雖已公開,但是地方園區和企業只收到市里開始關上企業情況復核驗收的通知,未有接到企業恢復生產驗收申請的通知。據悉,連云港市有關方面仍堅持先徹底關上拆除部分落后企業,而后再開始恢復生產驗收。對此,企業表示,不知道又要等多久,對于關停一年多的他們來講,早已等不起了。他們認為,關上不可以滿足標準的違法企業和讓合規企業恢復生產并不矛盾,不應存在先后問題。希望地方政府在審批手續上能有更多擔當,提高審批效率。
審批過程很復雜,鹽城規定引質疑
8月26日,鹽城市化工產業環保安全整治提高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鹽城市停止生產整治化工制造商恢復生產工作過程》文件,也引起了當地多數企業的不滿和質疑。
企業反映,省里文件和早先的征求意見稿中第2條都明確要求,停止生產整改化工企業恢復生產工作根據“誰決定停止生產,誰決定恢復生產(不恢復生產)”的準則組織實施。其中,企業自行停止生產整改的,企業整改完成后可自主決定恢復生產。這讓蘇北尤其是鹽城地區化工企業老板們歡欣鼓舞。根據當地上市企業公告和鹽城有關部門的說法,各公司都是自己主動停止生產的。例如位于大豐園區的江蘇豐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豐山)和輝豐股份,公告稱是因為當地園區集中供熱公司對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監測、檢修,停止對外供熱,公司決定進行臨時停止生產的,那么在園區恢復供熱后,他們理應自行恢復生產。
但是鹽城化治辦的文件顯示,不但企業無權自行恢復生產,且還要經過層層審批,首先要企業向所在的化工園區提出申請,園區進行必要的審查以后,向所在的縣級政府或有關部門呈報申請;縣級人民政府收到園區申請后,組織有關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報市政府復核;市政府接到縣級申請后,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簽字,市化治辦組織有關部門再去企業現場復核,并將復核結果報市政府審定;經市政府書面批復同意后,企業理應生產。
“根據鹽城化治辦的文件,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下來,哪怕一切順利,恐怕沒有1個月,這個過程也走不完!丙}城一化企負責人反映:“這個工作過程,完全違背了省里文件中‘誰決定停止生產,誰決定恢復生產(不恢復生產)’的準則!
10月21日,ST豐山發布公告,公司收到鹽城市大豐區政府的通知,原則上同意豐山集團恢復生產。當天,公司接到供熱公司恢復供熱的通知,供熱公司計劃于10月25日恢復供熱,豐山集團的原藥合成車間計劃2019年10月25日開始恢復生產。這是鹽城第一家獲得恢復生產批復的企業。不過公告同時顯示,公司恢復生產申請9月18日就經過了港區初審、區級驗收。這樣計算下來,到獲得批復又過了1個多月,這也證明了其他企業所述“過程走下來zui少要1個月”的說法,同時也證明了企業自行停止生產卻不能自行恢復生產,需要審批后方能恢復生產的事實。
另有一些企業反映,鹽城的文件還附加了一些特殊條款。如第5條顯示,市級復核不經過的縣(市、區),自市政府書面批復之日起,3個月內該縣(市、區)不得提出新的恢復生產申請;市級復核不經過的企業,自市政府書面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提交恢復生產申請!捌髽I恢復生產由市政府親自復核或許有對工作非常重視的意味,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根據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根據黨的客觀思想路線,企業只要覺得符合整改要求,隨時均可以申請進行驗收復核,政府不但不可以拒絕,還務必做好有關服務,怎么可以因為一次驗收不合格,就進行‘處罰式’的延期?”當地一化企負責人如是說。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鹽城有關方面對于有關問題一直未予本報答復。
“對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開展整治工作,作為一家化工制造商的管理者,盡管我們投資成本高昂幅增加,利潤也日趨減少,企業生存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挑戰,但是化工企業在整治過程中能持續獲得規范,化工企業的發展能有一個很好的前景,我們化工人是特別支持政府的政策導向的。”一名化企負責人這樣說。
不少企業負責人還表示,希望國家對化工行業要有明確的統一規劃,全國一盤棋;真正充分發揮各級化工行業協會的管理作用,層層系統規劃化工行業的綠色安全發展,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方政府能認真理解執行黨和國家政策及省里的有關規定,能依法進行監管、執法檢查,提高專業水平,科學理性地看待化工企業,在審批手續上能有更多擔當,減少推諉扯皮,提高效率,做好服務。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