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化工市場 » 行業動態 » 正文

磷化工綠色發展路在何方?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12-23 10:07:54   來源:中國化肥網 作者: 我要投稿

  磷污染問題仍是當前阻止磷化工行業質量高發展的主要矛盾,所以,行業企業要積極開發應用清潔生產新技術,延伸產業鏈、擴寬產業幅,做大做強高端磷復肥、精細磷化工產業,用清潔生產托起綠色磷化工行業。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日前于貴陽召開的2019中國磷化工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的。
  污染態勢依舊嚴峻
  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王?提到,磷化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氣,重點是黃磷尾氣、二氧化硫和含氟氣體。而在磷肥生產過程中,則會產生硫化氫氣體及燃煤中產生的微量苯并芘等劇毒氣體。在磷酸、磷酸氫銨等產品生產過程中,還能產生一些有劇毒的氟化氫、四氟化硅等。
  不單這樣,磷化工生產導致的固體廢物長期堆存,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大。如磷肥生產產生的磷石膏,黃磷生產產生的泥磷、水淬渣、磷鐵、碎礦、粉礦等,含磷農藥生產過程產生的包含機物廢鹽。
  此前,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自查部分全部完成。據數據統計,湖北、貴州、云南、四川、湖南、重慶、江蘇等7省份“三磷”企業(礦、庫)數量高達692家(個),其中有276家存在生態環境問題,占比40%.其中,磷石膏庫問題zui為突出,53.61%的磷石膏庫存在環境問題;再者是磷肥企業,問題率高達47.62%;黃磷和含磷農藥企業存在問題的比重分別為42.35%和34.48%;磷礦問題率相對較低,但也達到25.33%.
  技術升級助清潔生產
  為扭轉行業環保困局,與會專家紛紛為磷化工企業的清潔生產出籌劃策。
  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梅毅提到,磷化工生產廠家應積極采用節能新技術,如熱法磷酸節能新技術、黃磷尾氣熱能回收技術、含磷礦漿低溫脫硫脫硝技術、過程強化技術,以原子經濟效益實現磷化工的可可持續發展與資源化利用,以系統工程帶動磷化工節能,以功能性磷化學品實現產品的高值化。
  針對各細分領域,王?指出,磷肥生產廠家應做好全廠水系統統籌管理,力爭實現廢水不外排,做好污染界區防滲,污染物質輸送管道合并到管廊,加強科研投入,力爭實現智能化、數字化廠家管理;黃磷生產廠家應進行產業鏈延伸,做到黃磷、磷酸鹽和磷肥企業一體化,逐步提高完善泥磷回收技術,減少泥磷回收過程中污染物排放;含磷農藥生產廠家在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前提下,應積極開展磷石膏綜合利用,實施磷石膏“以用定產”“產銷平衡”“減量堆存”“消化存量”等。
  另外,貴州大學教授田蒙奎還認為,磷化工行業要堅持環保化、高端化、精細化、專用化、國際化的準則,延伸產業鏈、擴寬產業幅,扶優扶強、扶特扶新,做大做強高端磷復肥產業、精細磷化工產業。“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地區還需科學合理地規劃布局精細化工園區,已經有磷化工企業入駐的化工園區,要完善廢水處理、固廢處理等公用設施及管網建設。”田蒙奎說。
  部分企業正積極推動
  據記者了解,業內多家龍頭企業已開始籌劃磷化工的綠色發展之路,專注于磷資源綜合利用,采用環保新技術,實現清潔化生產。
  本年度,業內龍頭企業開磷集團、甕福集團整合重組,正式創立貴州磷化集團,據該集團副總經理陳惠云說明,集團在本年度創立之初,就確立了“誠信、創新、生態、共贏”的發展道路。貴州磷化規劃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專注于磷資源綜合開發及高效利用,帶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實現綠色可可持續發展。
  該集團也定下目標,到2025年,將力爭實現產值和資產總額均超過千億元的“雙千”目標,打造全球磷資源綜合利用價值zui高企業、打造全球磷礦伴生資源利用水平zui高企業、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進化工企業,zui終實現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磷化工行業領軍型企業”集團的戰略愿景。
  “貴州磷化集團還將磷石膏作為與磷、氟等同等重要的資源進行管理,將磷石膏制新一代建材作為當前階段重點著力的方向,努力推動資源化、價值化利用。我們力爭2~3年內,構成年產能1000萬噸的新一代建材規模,依托政府推廣政策,將其發展成為磷化集團新的經濟增長極。”陳惠云說。
  另外,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應用含磷廢水處理工藝,實現了廢水實時分離,配合泥磷回收技術,廢水中總磷收率大于95%以上;應用黃磷尾氣全自動化控制,降低人力成本。技術,徹底排除尾氣“天燈”,并減少相應的污染物排放;應用水淬渣汽治理技術,徹底排除水淬渣汽帶來的污染。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