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和過去一年的光伏說再見的時候,可2019年拿什么說再見?
20年的光伏行業發展過程,歷通過市場微小,歷通過市場高漲,歷通過供應緊張,歷通過產能過剩,歷通過“531”如此的政策斷崖,可是電廠建設結果,卻從未辜負過“光伏電廠安裝結果總是強于預期”這句話。
2019年的光伏改變了這句話,年初預估光伏電廠建設規模是40-50GW,年底實際可能不到30GW。
這個改變是痛苦的,當每一季度光伏電廠建設結果出來的時候,盡管無法接受,但又必須接受,盡管知道原因,但又無力改變。
好在不論國內光伏電廠市場怎么冷清,卻絲毫沒有阻止光伏投融資市場的熱鬧。2019年的《一周新能源投融資》,充分反映著光伏產業深層次的熱鬧:
龍頭企業的投融資一如既往的繁榮。不同時期的光伏龍頭企業是不同的,但是龍頭企業的瘋狂擴張卻從來是一樣的。“2019年隆基投資近300億 擴87.25GW產能”;不久前“中環集團單晶硅材料產業化工程四期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59.88億元”;有意思的是,前兩年擴張消息持續、被老紅叫作《通威不等你》的通威,年中以來反到少了消息。擴張是打敗別人的利器,擴張也是打敗自己的利器。
上市企業市值進入資本市場第一陣列。2019年7月底,我國共有A股上市企業3653家。8月27日收盤,已有77家A股上市企業市值超過千億,“8月28日早盤,隆基股份股價迅速反彈,并帶動總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2018年底,我國所有境內外上市企業市值超過600億的企業不到170家,5月15日,通威的市值達到642億元。光伏企業的強大,讓過去光伏企業優秀但市值不優秀成為歷史。
企業間盈利差距加強。2019年前三季財報數據顯示:“隆基股份凈利34.84億 同比增長106%”,“通威實現凈收入22.43億元,同比增長35.24%”,“正泰實現凈收入28.64億元”,成績好于其他新經濟產業龍頭企業,甚至超過了電池安裝量市占率超過50%的寧德時代的“歸屬股東凈收入34.64億元”。與光伏龍頭企業的優秀成績相比,太多光伏企業差強人意。
海外市場迅速增長。我國的光伏加工企業產品,2012年之前95%以上出口,2015年開始60%以上內需,老紅那時曾極度擔心不要失去中國zui優秀的出口基因,是2018年的“531”讓這一擔心成為杞人憂天。在國內光伏電廠安裝市場急劇萎縮的時候,“2019年Q
1、Q
2、Q3海外光伏裝機分別為22GW、21GW、21GW,同比分別增長60%、86%、54%”,而此時的中國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已經從70%上升到80%。愿望歸愿望,市場歸市場,市場永遠有市場自己的游戲規則。
光伏電廠轉讓高潮貫穿全年。年初有“江山控股分別于3月21日、28日公告出售光伏資產,涉及金額1.49億元、1.1億元”。年底有“中國華能集團終止收購協鑫新能源控股權,交易方案調整為收購協鑫新能源及其附屬公司的中國資產”,預告著光伏電廠轉讓大潮還將繼續。電廠是流動性較好的優秀資產,電廠轉讓大都出自兩類原因,一個是滾動發展,一個是缺錢。當前的光伏電廠的轉讓大潮,一定是因為缺錢。
企業間合作現象增加。前些年,光伏企業間只有競爭沒有合作,代表性的場景是2012年為了反對“雙反”,幾位頂級光伏組件企業大佬必須坐在了一個板凳上,卻又各想各的心事。近兩年,光伏企業間開展合作成為一大景觀,2017年有“中環與協鑫合作升級:創立內蒙古中環協鑫合資公司”,今年有“通威股份戰略入股隆基股份寧夏銀川15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安彩高科和中來公司將共同投資建設年產2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傳統經濟時代,“合作”是自然生態;新經濟時代,“協同共生”是必然生態。
光伏企業試水金融服務行業。不論怎么評價產業與金融的結合,但是產業與金融結合、向金融延展都是一個事實。阿里有了阿里金融,騰訊有了微眾銀行,京東有了京東數科。2019年的光伏產業則有了“33.5億,保利協鑫牽手平安系、徐州產業基金等設投資基金”、“光伏巨頭保利協鑫擬參與設立樂山多晶硅光電信息產業基金”、“林洋能源公告,擬以自有資金3.21億元收購控股股東華虹電子持有的華虹租賃100%股權”等消息。跨界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是因為滿足不了需求,中國金融何時可以滿足不同經濟體的不同場景需求?
年中時,老紅曾斷言:“倘若說2013年是中國光伏資產價格zui低的時候,那么當前就是好的中國光伏資產開始升值的時候”。2019年的資本故事有:
國有資本大舉進入。2019年,國有資本進入光伏產業消息持續,僅僅四季度就有:“興業太陽擬更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易成新能:河南省財政廳將間接持股6.43%”;
境外資本悄悄進入。2019年,“華能新能源獲摩根大通增持1367萬股”、“華能新能源獲瑞銀增持722.4萬股”、“國際石油巨頭道達爾進軍國內光伏市場”。幾條消息并不引人注意,但卻發生著;
新的民營資本規模進入。2015年以來,小型、科技型民營資本持續進入光伏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化進入上游加工市場的卻不多見,2019年的12月8日“新疆東方希望年產12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3萬噸)實現全過程貫通,項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進入全面投產運作階段”;
企業減持、套現現象頻繁。“中來高層7億元套現是發生在531新政一年多來,企業zui為缺錢的時候”;“愛康科技13位股東中,有10位參與了減持,兩人減持25%,8人都是100%減持”;“東方日升:上年底至今年11月,股東李宗松累計減持幅度達76.83%。截至9月30日,第七大股東、第八大股東、第十大股東累計減持幅度分別達36.23%、23.96%、38.46% ”。有意思的是,2019年是東方日升市場份額增加、業績上升的時候。
同樣是光伏新能源產業的投融資繁榮,反映的本質卻是不同的。前兩年突出的是技術進步,表現在企業產能的增加,2019年開始突出的是資產質量進步,將表現在企業綜合素質的提升。年中時,老紅還說過:“中國光伏產業,終于通過市場競爭、技術技術競爭階段,來到金融競爭的階段”。
告別2019年的光伏,不應當記住的是遺憾,應當關注的是投融資故事背后的意義。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以上是最新光伏價格資訊,更多光伏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光伏價格走勢,光伏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