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的“冬天”已經來臨。
近一個月時間里,鋼材價格歷經了一次淡季不淡的上漲后,就迅速進入下降態勢,市場的亢奮并未持續多久。
12月12日,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筋分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鋼筋產業鏈峰會上表示,鋼鐵行業的“冬天”來了,但并不會太冷。
他所說的不會太冷,指的是并不是像四年前行業深處“寒冬”時的那樣:鋼鐵去產能歷經數年未減反增,中國鋼鐵產能近12億噸,國內鋼需量僅7億噸,產能使用率不夠67%。2015年,鋼材價格回落之慘創世紀新低,行業全線虧損,中鋼協會員企業虧損645億元,虧損面達50.5%。企業陷入越生產越虧損怪圈。
不過,這個“冬天”盡管不太冷,但會有一些“缺衣少糧”的企業難以扛住,例如正在大規模搬遷的鋼企,大量的貸款和融資,容易把企業拖垮。在徐向春看來,部分負債率過高的企業,可能由于資金鏈斷裂,會在這輪倒下。
他說:“因而要保持清醒,明年產量拓展,市場競爭很激烈,不能一味樂觀。此輪調整,價格風險控制可能是尤為關鍵性的選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說:“本年度以來,鋼鐵行業總體穩定,但也面臨產能釋放過快、效益顯著下降和環保壓力強化等困難。”
12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zui新數據,本年度1-11月,鋼鐵行業總體保持較平穩運行態勢,鋼鐵產量增長前高后低,價格振蕩回落,行業效益顯著下降,鋼材進出口雙雙下降。其中前11月粗鋼產量9.04億噸,同比增長7%,與上半年增長幅度9.9%相比,增速減慢。
1-10月,中鋼協會員鋼企實現利潤1588億元,同比降低34.1%;銷售利潤率4.5%,較去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這持續了前三季利潤同比大降三成的趨勢。主要受進口鐵礦石等原料價格上調、環保成本增加及鋼材價格下降因素影響。
中鋼協數據,1-11月進口鐵礦石每噸均價95.7美元,同比上漲34.8%。前11月鋼材價格指數均值108.5點,同比降6.9%,長材降5.5%,板材降7.2%。截至11月末,鋼材價格指數108.2點,環比漲3.7%。
何文波稱,在氣候變冷等季節性因素影響下,預期后期房地產和基建開工將受一定影響,鋼需有所降低,預期全年粗鋼產量9.8億噸,同比將增長7%。
淡季不淡的上漲
鋼鐵行業的“冬天”雖已到來,但最近鋼材價格卻一反常態,出現淡季不淡的上漲。
記者看到,本年度8月以后,鋼材價格一路下跌,市場比較悲觀,但近一個月時間內,螺紋鋼在廣州區域價格上調突破800元/噸,上海區域每噸漲了500多元,北方區域只漲了20多元。廣州和沈陽區域價格差距一度高達1250元/噸。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記者分析,這次上漲是源于南方需求仍較強勁,然而,由于北材南下流程中北方壓港嚴重,南方資源偏緊,螺紋鋼材價格格迅速拉升。
這似乎給市場帶來了新的信心。
不止這樣,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有zui新表態,中央明確重申“房住不炒”,但也強調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就重申過“房住不炒”,并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提振經濟的手段”。這都利于拉動鋼需。
徐向春認為,恰恰是房地產的堅韌,導致鋼材價格和利潤超過了預期。總體看,本年度國內需求將增長7%左右,110%是房地產貢獻的。
房地產的強韌所帶來的鋼需超預期,導致鋼鐵產量芝麻開花節節高。本年度1-6月,全國粗鋼日產量在291.8萬噸,創下歷史zui高日產量在記錄,年化粗鋼產量達10.65億噸;1-10月全國粗鋼產量8.29億噸,1-11月增至9.04億噸。
本來這讓人業內感到憂慮,但卻被市場消耗掉了,產銷行情遠超預期。
不過,徐向春對明年的鋼市持保守或較悲觀看法,畢竟已沒有政策紅利,完全是市場競爭,比成本、比價格。盡管zui近鋼材價格稍有上漲,但全年鋼材價格與去年相比,還是回落了6%-7%,其中板材回落幅度大。
他預期2020年鋼材平均價格或將回落10%,或zui少回落5%、6%;需求增速將由本年度的7%降至2%;粗鋼產量將由本年度的9.9億噸增至10.3億噸,同比增長4%左右。
王國清預期,2020年鐵礦石價格將高位回歸,焦炭價格繼續走勢偏弱,鋼鐵成本支撐減弱,國內鋼材價格中線將繼續下移,鋼企利潤持續回落。房企融資會全面收緊,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有所回落,需求仍寄望于逆周期調整下基建發力。
實際上,本年度需求除房地產一枝獨秀外,其它需求處于平穩或萎縮態勢。徐向春說,“從當前政策看,明年房地產繼續向上走的概率不大,其下行有可能對鋼需形成拖累。本年度房地產投資是10.2%的增長,明年可能保持在6%或7%的水平。”
不過,在他看來,明年基建投資增速肯定是向上的,會是一個zui期望的亮點,當前運行在4%左右的增長,明年可能回到7%或8%的增長,但它卻對沖不了房地產下行給行業導致的影響。鋼需靠基建拖底的難度較大。另外,本年度制造業用鋼需求不好,預期明年總體會觸底企穩。這意味著明年供求矛盾會比本年度更加突出。
調整到什么水平?
與上一輪調整相比,此輪一個zui顯著的特點是沒有了“地條鋼”的影響,市場會出現止跌企穩,但還能調至何種水平?
經濟查看報記者看到,2000年以后,中國鋼市歷經了四次較大的調整,出現過22個月、10個月、11個月和16個月的調整期。現已進入第五輪調整周期。
在徐向春看來,本次應當也是一個長周期調整。當前價格處于歷史偏高水平,高出歷史中值10%以上。利潤回落是正常合理的,也是一個勢必。我們估計本年度全年噸鋼成本增加200元以上。從行業發展看,利潤回落尚無完成。他估計到明年或后年各種利空因素加起來,鋼材價格將調至zui低位,可能調至2014年價格水平。
另外,隨著鋼廠產能的拓展及產量增長,市場競爭加劇,鋼企之間持續兼并,整個行業進入一個新的洗牌期。
行業也在積極帶動兼并重組,這不單可以解決行業結構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還有利于化解過剩產能、市場有序競爭、技術研發創新、節能環保降耗,提高行業自律。
經濟查看報得悉,截至當前,鋼鐵行業重組案例已有26起,共涵蓋企業93家,其中以國企主導的重組9起,非國企主導的重組17起,其中標志性重組有3起。例如2016年寶武重組,世界級“鋼鐵航母”橫空出世;2019年寶馬重組,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彎弓射箭”布局雛形基本實現。
空氣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強化,鋼企壓力備增:既要投入巨資,加速帶動超低排放改造,又要嚴格環保管理,治污成本大增。政府和行業一直在謀求解決環保“一刀切”問題,本年度首次實施環保分級限產舉措。
何文波表示,我們反對以任何理由對合規鋼企實施“無區分”頻繁停限產,這樣在同等環境技術水平、產能條件下,排放總量只會升高不會降低。建議控制排放總量,區分化控制“錯峰生產”,限制落后,保護先進。建議統籌超低排放政府支持專項資金,減免環保稅,對企業環保技改給予優惠。
明年產量置換在7000萬噸以上
在新一輪調整流程中,鋼鐵新建產能及其產能置換都在加速帶動,城市鋼廠搬遷、鋼企升級轉型,規模都較大。
徐向春表示,在需求不好情況下,供應卻在增長,盡管當前嚴格控制產能,但產能置換處于釋放高峰期,明年一定會迅速增長,應當有7000多萬噸的規模,其中新增的估計有2000萬噸以上。“我們估計當前有12.3億噸鋼鐵產能,產量達到了9.9億噸。明年產量會繼續拓展,預期產量會達10.3億噸左右,同比約增長4%。”
不過,鋼鐵新建產能到底是調整升級,還是拓展?業內對此非常憂慮。
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說,在兩三年的短時間內,大規模新建產能上來,整個供求關系會變的怎樣?盡管規定在取代已有產能前提下進行,但一些低效、產品競爭力差、環保有問題的產能是不是將變成有效產能?新建產能投資大,但節能也要同步跟上去。
如何控產能?中鋼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摸清鋼鐵產能、產量的實際狀態,建立臺賬。配合政府部門做好鋼鐵產業摸底,對專項督查中發現的拆除中頻爐后上電爐的違規行為、收到的新增產能的舉報線索進行核查,保持高壓態勢。
按照要求,2020年6月之前全面淘汰生產不銹鋼、工模具鋼的中頻爐工藝。
以上中鋼協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反對僅以局部行政區劃為界進行的畫地為牢似的同城鋼企搬遷,這些勞民傷財的環保搬遷應當叫停。”
(文章來源:經濟查看網)
以上是最新鋼鐵價格資訊,更多鋼鐵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鋼鐵價格走勢,鋼鐵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