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國金證券發表《輕工造紙業研究年度策略報告》。
該報告經過從包裝紙庫存、價格,國廢價格、外廢進口情況,以及木漿庫存、價格等多方面數據的比較分析,得出了“造紙業盈利開始修復”的初步結論。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包裝紙方面
本年度10月,全國箱板瓦楞紙的平均庫存天數為9.86天,基本處于歷史相對低位。
而從需求角度來看,本年度9月,國內箱板紙和瓦楞紙的需求,同比分別增加81萬噸和66萬噸。
受庫存維持低位和需求升溫的共同影響,包裝紙于9月起開始漲價。同時,受春節需求旺季+巨頭停機雙重作用,本輪紙價上漲,短時間內仍將持續。
本年度三季度,造紙板塊的綜合毛利率水平提高19.79%,環比提高4.81pct。
廢紙方面
綜合現階段國內包裝紙庫存維持低位和短時間內有需求升溫的現實,伴之明年底外廢將實現全面嚴禁進口,預期明年內,外廢配額將縮減至700~800萬噸,因而導致明年國內廢紙缺口在700萬噸左右。
廢紙進口量急劇減少,我國的廢紙回收率不高,導致原料持續收緊,這將觸發包裝紙價格上調。
應對廢紙缺口的三種途徑
應對外廢禁令下的廢紙缺口,主要有三種解決途徑:
1)直接進口成品紙:2018年,國內進口瓦楞紙和箱板紙數量分別為 111.12萬噸和135.39萬噸,同比增長71.32%和51.03%。原紙進口增長雖快,但絕對體量相對較小,與全國每年近5000萬噸的包裝紙需求相比,進口包裝紙原紙短時間內較難構成補償。
2)木漿造紙:現階段來看,不論是國內漿價還是國際漿價都處于相對低位。但與廢紙相比木漿價格明顯更高。若采用木漿進行包裝紙制造,在激發木漿需求的同時,也將會導致成本增加推動原紙漲價。
3)龍頭紙企海外廢紙漿產能。紙企海外布局廢紙漿產能尤為合理。相比依賴于國廢生產的中小企業,擁有完成海外廢紙回收以及紙漿能力的龍頭紙企,將在原料供應收緊之下更有成本優勢。
木漿方面
9月,國際木漿港口庫存天數為44天,環比降低4天,庫存量環比降低 0.48%,10月庫存回落5.29%。
全球木漿出運量9月為475萬噸,同環比分別增長3.17%和4.03%,短時間內全球木漿需求出現升溫。
受益于此,國際漿價于本年度9開始走穩,內盤漿價也基本在11月內止住下降趨勢,短時間內木漿價格具有一定支撐,繼續回落概率較小。
長期來講,按照ppPC統計數據,預期本年度全球闊葉漿供應量為3,957萬噸,同比微增0.51%,需求量為3,432萬噸,同比增長0.95%。
未來4年,預期全球闊葉漿新增產可為291萬噸,而新增需求為391萬噸。另一方面,按照Bloomberg統計數據顯示,預期明年全球新增木漿產能僅130萬噸。
綜合來看,未來全球木漿新增產量不多,且某種程度上需求增速快于產能增長。因此,中長期看,木漿價格具有溫性上漲基礎。
綜合來看,短時間內,造紙板塊已經開啟盈利修復,中長期看,外廢禁令大限臨近,原料供應收緊之下,將提高國廢價格,包裝紙可能會再次演繹漲價潮。
在這種趨勢下,具有完成海外廢紙回收、廢紙漿制造產能,以及未來產能投放確定性高的太陽紙業、山鷹紙業等,將持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