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各地真正地進入了寒冬,如同氣候一樣,化肥市場也比較凄清,除了最近尿素行情嘗試回暖之外,其他肥種皆“百廢待興”。國內多地尿素價格的上漲無疑得益于上游供應的減量和終端需求的增加,顯然利好有限,就在尿素后期市場逐步被否之際,印度將于最近進行招標的傳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被人所期望。
據官方數據統計,截至12月15日,本月中印度方面尿素銷售數量達240萬噸,以此速度計算,預期12月份印度尿素銷售總量將約超過480萬噸,較上年同期的439萬噸有快速增長。據12月12日統計,印度尿素庫存量為707.3萬噸,其中港口剩余僅79.2萬噸。鑒于印度方面尿素銷售進程的大幅加快,其需求也是已到迫在眉睫,雖然最近發布尿素招標的消息尚未獲恰當地肥料部的證實,但僅是印標預期,足以暫時穩定現階段國內冬儲市場信心,但是對于復合肥來說,這或許是春節前借著尿素打贏翻身仗的zui后機會。
首先,價格止跌趨穩。在歷經了一系列降價旅程之后,復合肥價格終于止跌趨穩。的確,現階段復合肥主流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00元/噸,但走勢已經趨于穩定,這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下游囤貨信心。冬儲價格的比較穩定,原因一是原料成本略有支撐,尿素行情的堅挺,加上磷、鉀肥接近觸底的價格,阻止了復合肥成本的持續回落;原因二是冬儲推動至今,多地預收價格和政策已基本明朗,短期內價格浮動或不會非常明顯,這時選擇囤貨不失為zui佳選擇。
再者,需求日漸增加。長久以來,復合肥價格一直尚未抬升的還有一個主要因素是其需求的未見好轉。終端需求不單數量同比下降,而且市場進度過于滯后。最近下游復合肥需求日漸增加的原因一是備肥信心提升,主流價格陸續明朗后,基于原料、供需端條件來看,后期市場起伏或有限;二是局部用肥季節臨近,如河南、安徽等冬小麥種植區,春節前后冬小麥追肥需求即將開始,以現階段相對較低的市場價格進行囤貨,既確保了銷售季節的貨源,又盡可能地規避了備肥風險。
zui后,節前發運緊張。冬季本是環保攻堅戰的重要時期,也是各地肥料企業冬儲生產的關鍵期,在不準“一刀切”的大環境下,確實有效避免了大范圍關停的情況,不過大氣質量不佳隨著的黃色、橙色預警,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另外,最近聽聞局部如吉林全省高速路入口將全面實施貨運車輛稱重檢測工作,超限超載等現象已然成為了歷史,也預示著汽運運費將迎新一波的漲價大潮,節前發運緊張的狀態渲染了冬儲市場的交投氣氛。
綜上,國內尿素后期市場向好的多數希望寄托于未來印度尿素招標,但是,印標發布與否尚未明確,那么僅靠印標預期或不具有過多的說服力,所以,在尿素行情利空占多的前提下,春節前復合肥冬儲市場延續弱穩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