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消息,國內商品期貨午盤多數上漲,豆油、豆
二、棕櫚及乙二醇上漲幅度居前,其中豆油創下2017年3月上旬以來新高。專家提示豆油Y2005回落做多,止損6300。
大越期貨指出,油脂震蕩整理,豆油庫存持續下降,目前雙節備貨接近尾聲,消費支撐下降。棕櫚油利好因素仍在持續,短期印度進口不積極,導致出口數據偏低,11月庫存回落不如預期,市場信心偏弱。菜油國內基本面較好,中加關系未緩和,進口有限,但庫存過低時國內有放加拿大菜籽的可能,操作空間不大。建議豆油Y2005回落做多,止損6300。
中信建投期貨指出,上周(12月9日-13日)油脂強弱格局發生一些變化,棕櫚油漲勢放緩,豆油則出現明顯上漲。盡管馬棕11月減產幅度超預期持續強化減產邏輯,但出口遠不如預期引起市場憂慮。馬來西亞在時隔1年半后,上調明年1月的毛棕櫚油出口關稅至5%,持續削弱市場做多棕櫚油的熱情。因預期部分棕櫚油需求將向豆油轉移,豆油上漲以修補目前過低的豆棕價格差距。
馬棕出口的下降令市場憂慮棕櫚油上漲的連續性,上周棕櫚油漲勢顯著放緩。但是,油脂間價格差距及主要需求國采購節奏并不影響油脂總需求,我們認為,目前油脂市場更關鍵的核心仍是棕櫚油減產邏輯的兌現情況。在目前數據仍支撐產地棕櫚油減產的環境下,油脂并不擁有趨勢性下降的基礎。
大豆壓榨需求成為更關鍵的變量。在非洲豬瘟環境下,我們預期國內大豆壓榨回升幅度有限,豆油庫存預期將在12月底降至100萬噸下方后繼續下滑,且2020年上半年豆油庫存的下降幅度及速度有可能超過2015-2016年同期水平。豆油庫存的明顯回落將令豆油開啟一輪補漲行情,亦有助于整體油脂上漲的進行。隨著油脂去庫存的推動,階段性的供應偏緊或帶動油脂在明年1-2季度沖擊年內高點,回調仍可逢低適量布局多單。
【延伸閱讀】
交易氣氛轉淡 大豆或平穩跨年
此前一周,國內大豆市場價格告別漲勢,黑龍江主產區綏化、黑河等地食品豆主流價格無大的變化,金鑼廠家綏化區域收購價略微下調20元/噸,益海、九
三、中儲等收購國家標準三等大豆維持上周高價位;佳木斯、雙鴨山部分區域價格出現補漲。
區域內價格調整導致東北區域食品豆均價在3600元/噸趨穩,漲跌乏力。因近1個月累計上漲幅度超過200元/噸,且渠道庫存較多,短期豆價或回歸平穩,局部將回吐小部分上漲幅度。
食用需求相對剛性
國產食用豆年度使用量在1100萬噸左右,旺季單月消耗約100萬噸,黑龍江大豆占比約40%,食用消費需求短期內很難迅速增長。目前,黑龍江產地大豆主流裝車價在3700元/噸左右,豆價上行、汽運費上漲堆疊海運費上浮,各批發市場東北大豆到貨價也“水漲船高”,利潤空間被壓縮,交易心態保持謹慎。
油豆價格不再跟漲
本周,東北區域油豆價格3350~3400元/噸,受豆油、豆粕價格走勢偏弱及原料成本價格持續提升等因素影響,國產豆壓榨利潤降至100元/噸以下。東北企業11月份榨利保持在150~200元/噸,這是近年市場很少出現的利潤點和時間點。
10月至11月黑龍江省內大豆壓榨量在5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20萬噸左右。近期市場油強粕弱,國產豆榨利或在70~80元/噸之間,企業以3400元/噸收購原料仍有利可圖。
目前農戶余糧出售進度大幅快于以前,黑龍江油脂加廠家庫存粗略估計在20萬噸左右,不足單月消耗,只能通過吸納低價現貨或采購相對低于市場價的輪換大豆來彌補。
政策性收購價墊底
中儲糧大豆收購價上調之后,帶動市場價格迅速上行,目前中儲糧哈爾濱直屬庫3560元/噸的zui高收購價格也明顯低于市場。目前各庫集中收購量不足30萬噸,同比有所減少。
據推測,糧庫短期內不會下調國家標準三等大豆收購價。
農戶余糧在40%左右
今年農民出售大豆節奏加快,部分貿易商看漲后期市場,積極備貨等候后期出售。產地農戶余糧下降過快,一部分實際上轉移至貿易庫存中。今年市場不同于以前,春節前飼料備貨期或帶動豆粕需求向好,加上油脂強勢格局有希望保持,預期12月份國產豆壓榨量仍將超過上年同期。油豆價格穩定會限制食用豆價格下降,短期依舊看漲,之后小幅調整并趨穩。(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最新豆油價格資訊,更多豆油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豆油價格走勢,豆油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