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化工市場 » 行業動態 » 正文

化工園區挑起產業發展大梁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12-17 11:52:26   來源: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作者: 我要投稿

――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發展主題調研園區報告


  12月7日,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發展主題調研組一行走進拜城縣產業園區新區新疆金暉兆豐焦化有限公司,聽取該公司130萬噸/年焦化項目、100萬噸/年PVC循環經濟項目的配套項目和8.8萬噸/年LNG項目簡介。


  12月上旬,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率領的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發展主題調研組,第三次走進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期間,調研組共走訪了12個化工園區,占新疆石油和化工園區總量的50%以上,涉及甘泉堡、準東、哈密、瑪納斯、阿克蘇、溫宿、兵團第一師阿拉爾、拜城、庫車、伊犁伊寧等地。到現階段為止,為期3個月的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發展主題調研圓滿收官。


  新疆幅員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與“橋頭堡”,具有特殊的區位、資源優勢及戰略位置。調研組得悉,這些化工園區依托優勢明確發展定位,多措并舉招商引資,招攬內地大型企業投資落戶,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持續延伸產業鏈條,肩負起新疆產業經濟發展的重任。


  依托優勢明確發展定位


  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因水得名,下轄阿克蘇市、溫宿縣、拜城縣、庫車縣等。阿克蘇境內發現礦產80余種,其中煤炭預期儲量約360億噸,占南疆探明儲量的80%以上,是新疆“五大煤田”之一;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15億噸、1.4萬億立方米,分別占塔里木盆地儲量的83%、90%以上,是“西氣東輸”的主氣源地、國家油氣資源重要接替區。


  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庫車化工園區,2015年4月經商務部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石油天然氣化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亦是南疆地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自治區兩化融合試驗區之一。


  “作為zui年輕的國家級經開區,庫車開發區突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定位。”庫車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王筱元說,開發區已初步產生了以精細化工、紡織服裝、裝備制造、食品輕工、新型建材、戰略新興六大產業協同發展的“一區六園”格局。


  據簡介,庫車開發區以煉油、烯烴工業為龍頭,重點發展石油煉化、碳一化工、有機原料、大宗合成材料、化工新型材料和精細化工等,打造南疆地區石油化工產業重心和高端化工產業園區。承擔新疆自治區新型工業化主陣地和首府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使命的國家級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烏魯木齊經開區、阜康工業園區和五家渠經開區,總規劃面積360平方千米,是全疆首個國家級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初步產生了新型材料、新型煤化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開發區按照“一區兩園”規劃布局,北工業園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制造;東工業園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機械制造等。


  同樣作為國家級經開區,兵團第一師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化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三大產業。其中化工產業打造南疆天然氣開發及精加工基地,并與紡紗、織布、印染、服裝企業協同發展產生全產業鏈,現階段初具規模。


  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我國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之一,是國家14個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炭資源儲量達3900億噸,分別占全疆和全國的17.8%、7%.開發區規劃總面積1.5萬平方千米,明確了以煤炭、煤電、現代煤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發展定位,將建成國家大型煤炭、煤電和煤化工基地。現階段入駐開發區的規上企業33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72億元。其中包括新疆國泰新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等。


  新疆石油開采起步較早,迄今已有百余年采油和80常年的煉油歷史,是我國西部重要的油氣戰略樞紐。中石油在烏魯木齊、獨山子、克拉瑪依的三大石油化工企業,原油年加工能力超過2000萬噸。


  招商強園突顯集聚效應


  調研組了解到,新疆化工園區正在紛紛加強基礎設施投入,通過“筑巢引鳳”“招商強園”,加快產生產業聚集效應。


  “2019年,庫車經開區招商引資累計簽約項目53個,主要涉及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新型建材、戰略新興等產業,簽約金額達100億元,其中考察重點項目80余個,對接有意向企業400余家。”王筱元說,開發區已建成六橫六縱道路12條,通達里程79千米,工業廢水處理廠主體工程也已建成,固廢填埋廠項目辦理完成立項、選址、環評等前期手續。投資1.95億元的開發區安置房、公租房、配套服務用房及附屬配套設施按計劃如期施工。


  現階段,中國石油化工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阿克蘇華錦化肥有限責任公司、新疆紫光永利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重點企業已在庫車開發區落戶,產生了500萬噸/年原油加工、53萬噸/年合成氨、80萬噸/年尿素、20萬噸/年甲醛、6萬噸/年氫氰酸、8萬噸/年亞氨基二乙腈、2.5萬噸/年氰化鈉、3.5萬噸/年硫酸銨、10萬噸/年SBS改性瀝青等產能,初步建立了以煉油產業為重點,合成氨、尿素和精細化工產業適度發展的產業結構。


  甘泉堡經開區確定了“招引百億企業、培育百億集群、打造千億園區”的目標,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輻射效應,圍繞新型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緊盯全球500強、中國500強、大型央企和行業領軍企業精準招商,現階段6家500強企業落戶。五家渠開發區入駐企業176家,擁有亞洲zui大的空冷熱電機拼裝置,建成新疆新業能化年產50萬噸甲醇、19.2萬噸液化天然氣、6萬噸1,4-丁二醇項目,并配套產生了煤焦油制清潔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氨基酸、間苯二酚、二氧化碳回收等產業集群。


  湖北興發集團在阿克蘇市經開區設立興發工業園成立新疆興發化工有限公司,依托該集團擁有的二甲基亞砜生產技術,在新疆持續延伸硫化工、天然氣化工下游產業鏈。該工業園規劃占地7000畝,將分期建設8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120萬噸/年焦化、4×35萬kW熱電聯產、5萬噸/年二甲基亞砜、2萬噸/年二甲二硫、10萬噸/年蛋氨酸,及配套120萬噸/年真空鹽、400萬噸/年煤礦項目,園區將產生產品與產品之間有機對接,廢物與資源互相利共贏用的循環經濟。


  溫宿縣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利告訴調研組,園區將“招商強園”作為今年工作的總目標,歷時近90天多次外出招商,采取自主登門推介、落戶客商引薦、協會商會洽談等方法,分別赴河南、江蘇、浙江等10多個省、市,廣泛開展招商引資,累計洽談企業項目、投資意向團體70多場(次)。截止10月底,第一招商小組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7個,簽約金額90億元。現階段,溫宿產業園區已入園企業54家,其中化工行業14家,涉及天然氣化工、石油加工等。


  發展能源化工水資源是關鍵。甘泉堡經開區及周邊擁有大小水庫8座,“引額濟烏”項目的調整水庫(500水庫)就座落在園區內,總蓄水量2.81億立方米。新疆廣匯能源集團在哈密淖毛湖產業集聚園區規劃建設120萬噸/年甲醇、7億立方米/年LNG及1000萬噸/年煤炭分級提質清潔利用等項目時,就與政府合作建設了集工業供水、農業灌溉、防洪、生態保護相當于一體的峽溝水庫,每年能為工業供水1589萬立方米。


  準東經開區也加快推動骨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300億元。建成公路510千米,產生“五縱一橫”的園區公路運輸體系,烏―將鐵路年運輸能力達3600萬噸,2019年啟動電氣化雙線改造后,運力將提升到5800萬噸。水資源方面,總長217千米的準東zui近一步供水工程及5000萬立方米水庫已投入使用,完全保障現有企業生產用水需求。同時加快啟動準東zui近二步(500水庫至將軍廟)和二期一步(雙井子至將軍廟)調水工程。


  循環發展貫通產業鏈條


  調研組了解到,無論是北疆還是南疆,新疆能源化工產業園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企業貫通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產生循環經濟產業集群提供了發展平臺。但化工園區發展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優、生態環境日趨嚴格和能耗指標短缺等方面壓力。


  調研組得悉,五家渠東工業園區依托新疆新業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0萬噸甲醇、19.2萬噸液化天然氣、6萬噸1,4-丁二醇的龍頭項目,招攬新疆現代特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東泉藍天氣體有限公司、三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數中小企業落戶,配套產生了煤焦油制清潔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氨基酸、間苯二酚、二氧化碳回收等產業鏈。


  新業能化與三江新能源達成合作協議,其煤氣制甲醇合成反應過程當中產生的高濃度氫氣消耗不完,恰好能滿足三江新能源的原料需求;三江新能源使用新業能化的氮氣、燃料氣、中壓蒸汽、壓縮空氣等,同時廢水回收系統通過一次處理后送至新業能化廢水處理廠二次處理。二者產生唇齒相依、互利共贏共贏的關系。


  位于阜康工業園區的新疆中泰集團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打通了煤―電―電石―PVC―工程塑料、醫用塑料、建材,以及煤―電―鹽―堿―黏膠―紗線―織布―成衣兩條全產業鏈。不單PVC、燒堿規模居國內前列,并且還擁有100萬噸棉花種植、100萬噸纖維素纖維以及300萬錠紡紗、40萬噸棉漿粕等下游產業,在國內首次實現燒堿與黏膠纖維有機組合,開創了與紡織產業板塊集群耦合、循環互補、協調發展的全新局面。


  其中,阿拉爾中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泰集團的控股子公司,2015年9月落戶阿拉爾經開區,2018年9月建成20萬噸/年纖維素纖維項目,現階段已產生年產34萬噸黏膠纖維、8萬噸漿粕、30萬噸廢氣制酸的能力,配套60MW發電裝機容量,年產值40億元,成為兵團在南疆地區投資zui多、生產規模zui大、就業人數zui多、工業產值zui大的企業。


  同樣是大型氯堿企業,位于兵團第八師石河子開發區的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突出PVC上下游一體化循環經濟綠色發展模式,打造綠色氯堿化工及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產生了熱電、電石、化工、水泥、塑料節水、物流商貿、建筑安裝等產業鏈。


  新疆天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曉玲表示,該集團將以氯堿化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多產業耦合,推動產業鏈向附加值高延伸。天業集團已啟動石河子十戶灘新型材料工業園區建設,重點規劃“聚酯及上下游產業鏈、鹽基化工及下游產業鏈、醇基化工及下游產業鏈”三大新型材料產業基地,包括40多個項目、30余種需求端產品,其中新型材料占70%以上。先導項目6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將于2020年春建成投產,屆時天業乙二醇產可以將達95萬噸/年。


  位于哈密的兵團第十三師淖毛湖農場產業集聚園區,煤炭中揮發分含量較高。園區依托新疆廣匯能源為龍頭產生了煤―熱解―煤氣發電―焦油加氫―化工等循環產業鏈,其中廣匯能源副產的荒煤氣通過管道輸送至1千米外的宣力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作為制氫;宣力環保煤焦油加氫處理的主要原料來自周邊的新疆元瑞圣湖能源有限公司等。由于使用自行研究開發的關鍵技術,宣力環保的主產品輕質化油質量好于國Ⅵ標準,不用調和即可用于車用燃料,并且煤焦油使用率高達99.5%.加工低成本,盈利空間較大。


  煤田氣海受困老舊用煤指標要求


  園區呼吁科學構建能耗與排放評價體系


  本報訊 (記者 李軍)12月上旬,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發展主題調研組在調研中得悉,身處煤海和氣田的新疆化工園區和企業,正面臨減煤、限氣的制約。


  據園區和企業反映,對自治區強化空氣污染物綜合治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要求重點地區煤炭消費總量呈負增長的要求他們都十分支持。但現階段準東地區的二氧化硫和化學耗氧量總量控制目標是建立在開發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上,按照現階段的總量控制水平指導項目建設,很難滿足大型煤炭轉化項目的排放指標需求,直接影響了正常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園區和企業呼吁,希望建立科學的能耗指標和污染物排放評價體系。


  “準東是我國規劃建設的大型煤炭、煤電和煤化工基地,但受能耗總指標的制約,生產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在建項目不能順利投產,招商引資項目無法落地。”準東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秦建華告訴調研組,準東示范區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大量煤炭、電力和煤化工項目必然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


  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布局,準東開發區擬新增800萬噸煤制油、260億立方米煤制氣項目,原煤消費量年新增1.35億噸。秦建華建議,按照新疆自治區主要領導“爭取將準東‘疆電外送’能耗指標和準東開發區自身發展能耗指標進行單列”的指示精神,呼吁國家方面將準東開發區能耗指標進行單列,或從國家能源安全供應和地區協調發展的角度考慮,調劑準東示范區能源化工、高載能產業等項目減排指標,讓符合產業政策、單位能耗指標先進的好企業、好項目順利落戶準東。


  調研組了解到,伊泰集團在烏魯木齊甘泉堡開發區北區布局的2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總投資320億元,占地面積近7000畝,雖然2012年4月開工建設,但是,由于污染物總量和煤炭消費總量指標問題幾經努力仍未解決,期間已完成投資近65億元的地基施工及部分設備安裝被迫叫停,項目建設至今仍在擱淺。2019年3月,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通過了生態環境部評價中心組織的專家評審,但因新疆煤炭消費指標仍未落實,暫未上報審查。


  蘇新能源和豐有限公司在塔城地區和豐工業園區總投資246億元擬建的40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與伊泰甘泉堡煤制油項目有著相同的遇到。雖然也被列入國家《煤炭精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也建成了廠前區辦公、生活設施及配套工程,至2018年底前期已投入14億元,但至今也無法開展后續施工,原因之一亦是煤炭資源未落實到位,配套煤礦項目不能按期同步建設。


  原料短缺和環保壓力大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庫車經開區。庫車縣常務副縣長代風云向調研組反映說,當地煤炭、油氣資源雖然豐富,但位于庫車經開區的塔河煉化每年原油缺口300萬噸;天然氣留在本地的資源量也很有限,一到冬季采暖期,華錦化肥的天然氣原料供應就十分緊張,迫使企業降低生產負荷,消耗增大。


  為增加產業鏈,庫車經開區通過招商引資實施的40萬噸/年乙二醇、20萬噸/年液化石油氣綜合利用精加工、50萬噸/年凝析油綜合利用、100萬噸/年聚酯新型材料技改工程、80萬噸/年乙烯項目等一批重大石油化工項目,因油氣資源留存當地不足,成為制約項目建設的zui重要因素。“庫車經開區能源化工產業一業獨大,精細化工鏈條不長,精加工處于初級階段,產業爭力相對較弱,高科技公司落地難等問題短期內難以改觀,導致園區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王筱元說。


  ●鏈接


  新疆自治區政府2016年就出臺意見,明確規定“烏―昌―石”這些重點地區內不再布局建設煤化工、電解鋁、燃煤純發電機組、金屬硅、碳化硅、聚氯乙烯(電石法)、焦炭(含半焦)等領域新增產能項目;強化空氣污染物綜合治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實現重點地區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2019年1月,新疆自治區召開的打贏藍天保衛戰暨2018~2019年采暖季空氣污染防治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加快“烏―昌―石”“奎―獨―烏”地區能源化工企業搬遷至工業園區并實施升級改造,現階段兵團、烏市已計劃搬遷至準東開發區。4月,自治區政府要求除列入國家規劃項目外,“烏―昌―石”“奎―獨―烏”地區一律不再新建、擴建使用原煤項目。


  “烏―昌―石”“奎―獨―烏”地區,即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獨山子,屬天山北坡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該地區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工業企業數量占全疆的31%,煤炭使用量占全疆的62%,環境空氣地區污染特征十分明顯,冬季空氣污染防治態勢十分嚴峻。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