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以鼓勵創新、表彰先進為主旨的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表彰了頁巖氣水平井縫網壓裂技術及應用等32項技術發明獎成果、綠色高效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等213項科技進步獎成果。
大會還向榮獲2019年度石油化工聯合會趙永鎬科技創新獎的常州大學蔣軍成教授和南京工業大學應漢杰教授分別頒發了證書和10萬元獎金;授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全燦等15位同志青年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授予中國石油化工“加氫裂化科技創新隊伍”等5個隊伍創新隊伍獎;向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獎金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頒發了證書;為新認定的行業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行業研究開發平臺進行了授牌。
授獎大會上,石油化工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回顧了“十三五”以來的行業科技工作。目前石油和化工行業、企業的創新能力有了較大提升,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近三年來,全行業共有139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大獎,占全部826個項目的16.8%, 607項成果獲聯合會科學技術獎;28家企業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6家企業認定為國家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發改委認定30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萬華化學、金發科技兩家企業入選國家第一批創新企業百強工程試點企業。
雖然行業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但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品仍然無法完全符合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高端供應緊張且大量依靠進口。據海關報告顯示,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業貿易逆差高達2000億美元!斑@不是一個很小的差距,它充分反應出我們的供應滿足不了需求的現狀,造成這個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創新仍然是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制約瓶頸。另外,行業綠色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期待,以及行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跨國公司相比也都還有較大的偏差。”李壽生會長指出。
而要破解瓶頸,縮小差距,實現創新引領和高端突破,行業的科技創新必須抓好四項重點工作。李壽生會長強調,一是把握世界創新和科技革命的新動向,搶先占據世界科技創新制高點。二是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和主要環節技術改造,加速形成綠色產業體系。三是圍繞提升自主開發創新能力,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四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打造有利于創新的發展環境,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
大會由石油化工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主持,500余名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