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鈦白粉工業在連續位居世界第一10年后,行業未來怎么走?在11月15日至17日于浙江寧波召開的2019年全國鈦白粉行業年會上,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加速中心鈦白分中心主任,鈦白粉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秘書處秘書長、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畢勝指出,質量高發展將成鈦白粉行業未來的主旋律。
中國的鈦白粉工業在連續位居世界第一10年后,行業未來怎么走?在11月15日至17日于浙江寧波召開的2019年全國鈦白粉行業年會上,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加速中心鈦白分中心主任,鈦白粉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秘書處秘書長、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畢勝指出,質量高發展將成鈦白粉行業未來的主旋律。
據說明,中國的硫酸法鈦白粉工業和氯化法鈦白粉工業分別起始于1955年和1998年,至2019年分別已具有64年和21年歷史。
1998~2019年是中國鈦白粉工業發展年代,有效總產能日趨急劇提升,2002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2009年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至今。這其中基本上是硫酸法貢獻,氯化法貢獻率不夠10%(產量的貢獻率為2%~5%)。
畢勝指出,隨著20年來的迅速發展,中國鈦白粉工業的生產力得到全面提升,大型和特大型企業多達10多家,開發出一系列的行業知名產品品牌,堅持一流管理,生產一流產品的穩定性和先進性也得到下游領域的普遍認同。氯化法技術在通過漫長的摸索階段以后,近兩年終于得到規模突破,這些成績是全行業共同努力并所期望的。
2019年,全行業的有效總產能幾乎與世界剩余國家的總和持平。現今,各地仍有多個業外加盟新建項目和現有企業技改升級項目,但這些項目實際上都是現有水平的規模擴大,包括原料、技術工藝、環保和綜合利用水平。可以肯定地說,2-3年內,行業總規模將超越世界剩余國家總和。畢勝強調,現階段中國鈦白粉工業的發展方向究竟在那里?與國際潮流接軌,質量高發展應當是中國鈦白粉工業未來的方向。
硫酸法主產品向中高端發展。畢勝說明說,通過20余年迅速發展,鈦白粉行業的規模和質量也得到全面提升。硫酸法產品的應用范圍實現全覆蓋,品質和使用性能在持續改善。盡管如此,與國際大公司相比,無論是產品品牌的知名度或在內涵上都還存在顯著的差距。
在國內市場上,大型企業的產品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這只是相比對過去或小微企業來講,并且其大都也只能使用在中端或中高端領域。高級汽車、高鐵列車、遠洋集裝箱等頂部領域用的要求具有高光澤、高耐候、高分散性、高遮蓋力的鈦白粉仍然還是主要使用進口的鈦白粉。中小微鈦白粉企業的產品就更不用說了。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出口的鈦白粉產品對終端用戶來講,主要使用于中低端領域,部分可備有于中高端領域。這直接反映出,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已持續多時,出口美國的數量大幅下挫,但對除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出口量幾無影響,因為中國出口美國市場的鈦白粉占比很小,美國市場以高端為主。
畢勝表示,自2009年起,中國鈦白粉的整體規模已高居世界第一。在如今開放的世界經濟一體化年代,質量高發展才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這里特指產品的品質和品牌,單靠數量和低價格打天下的傳統理念早已成為歷史。
氯化法實現突破并向縱深發展。據說明,中國的氯化法鈦白粉工業起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與后來迅速發展的硫酸法工業在時間段上幾沒有區別,但后來兩者的表現卻大相徑庭。2018年之前,氯化法的產量占比一直為2.0%~5%,少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生產廠家原先有4家,2018年縮減為2家,都是資金鏈原因。但是,制造工藝向氯化法轉移是近30年來國際上鈦白粉工業的發展的主流之一。因為與硫酸法,品質優秀是其根本特色。
畢勝指出,2019年,中國的氯化法工藝取得歷年zui實質性的進步。龍蟒佰利聯在完成一期6改10形成10萬t/a基礎上,5月份又實現了二期(20萬t/a)擴產項目中第一條線10萬t/a竣工投產,使公司氯化法生產能力達到20萬t/a;5月開始,又分期收購停止生產一年多的云南新立鈦業,7月份已開始全面啟動復產工作。到現階段為止,該企業具有的氯化法生產能力達到26萬t/a,預期到年底再增加10萬t/a(二期擴產項目中的第二條10萬t/a生產線);中信鈦業在已具有6萬t/a(熔鹽法3萬t/a,沸騰法3萬t/a)產能的基礎上,擴產6萬t/a新生產線已動工建設;山東魯北化工旗下的山東祥海資源科技有限公司6萬t/a生產線已動工建設;四川宜賓天原海豐和泰有限公司5萬t/a已投產,隨后將實施第二條5萬t/a生產線的建設。預期,未來1~2年,中國氯化法鈦白粉的總產可以將實現65萬t/a。
畢勝認為,規模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和基礎,相信中國氯化法工藝在取得規模突破的前提下,由點帶面而向縱深發展,這是行業質量高發展的又一重要標志。
產能集中度提升,但洗牌效應短時間內很難呈現。生產廠家越來越少,單個生產廠家的規模越來越大,這是世界上鈦白粉工業還有一個發展潮流。現階段,世界上除中國以外的鈦白粉生產廠家共有17~18個,總產能400萬t/a,其中前5名(科慕、特諾、泛能拓、康諾斯、石原)綜合產能為360萬t/a,占比90%。作為比較,2019年,中國前5名生產廠家產能占比為50%;前10名占比為67.6%,這顯然巨大的差距。
畢勝指出,2019年,隨著龍蟒佰利聯收購云南新立鈦業和金浦投資控制集團收購江蘇太白,行業的產能集中度有所改善。但在現階段比較寬松的經濟背景下,現有生產廠家都具有基本的生存條件,業外加盟項目還有多起,導致生產廠家總數非但沒有降低,反而略有增長。鑒于各種因素,這種狀態短時間內很難改觀。這是行業質量高發展中的一個難題。
中國鈦白粉工業生產能力達到10萬t/a及以上的大型、特大型生產廠家已經有12家,這些企業在做大更要做強方面應起到行業的引領和擔當作用。畢勝強調說,在現今優秀的經濟背景下,現有生產廠家雖說并不是每家全是大富豪,但最少是過著家家有錢賺的小康日子,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不會著眼于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去考慮未來。
在行業現有40家生產廠家并且也可能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有理由提出業內的大型、特大型企業應當多一份擔當,能否意識到,規模不再是下一步發展的唯一目標,發展質量才是尤為關鍵性的?我們已具有曾經的R24
8、21
5、81
8、60
6、99
6、23
6、501類等傳統名牌,盡早推出能與R90
2、59
5、930類相全面抗衡的國際名牌才是尤為關鍵性的。在全行業現階段zui關注的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品牌創新方面多做些文章,為中國鈦白粉工業做大更要做強,全面參與世界化市場競爭,在行業未來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
2019年,中國已實現產能的5家氯化法(龍佰、中信、攀鋼、宜賓天原、漯河興茂)41.5萬t/a產能,除中信一期3萬t/a和攀鋼1.5萬t/a屬熔鹽法,漯河興茂已處于破產階段,剩余37萬t/a都屬于沸騰氯化工藝。在國產鈦礦制備沸騰氯化用高品位鈦原料尚無實現工業化時,以上37萬t/a產能所需的60萬t左右的鈦原料只能依賴于國外進口。但近些年來,國際市場上高品位(TiO₂≥92%)鈦原料的發掘或生產非但無大的進展,還呈回落之勢,供需關系趨緊是無法回避的事實。新上氯化法項目,基本條件除了高額的投資和高端的技術,還要有穩定的鈦原料來源。
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面。硫酸法下一階段發展目標一是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礎上,持續提升,力爭更好和完善;二是一定要注意環保和清潔生產,向廢副綜合利用和低排放、零排放方向努力。現階段更要關注對低濃度的酸性污水(2%~5%)和中低濃度的廢酸(15%~22%)的凈化處理和回用;以及這部分污水廢酸未實現凈化處理和回用之前,只能用石灰/電石渣等堿性物質中和處理所形成的污泥(俗稱紅石膏或鈦石膏)的資源化利用,這是實現綠色產業至關關鍵性的一環。
氯化法與硫酸法,由于應用高品位鈦原料(金紅石或高品位鈦渣,≥92%),所以包括一價氯離子的固體排物少得多。但其處理難度要大大高于硫酸法的含二價硫酸根的固體廢渣。現有氯化法企業的規模小,對所排放的固廢,基本未做科學處理,但是,當現今近40萬t或以后更大規模裝置建成投產以后,所排放數萬t的危廢物不可能忽略不計或僅做簡單處理。2005年,原杜邦公司位于山東東營的擬建項目(10萬t/a)環評中形成的爭議問題,不遠的未來將呈現于相關企業面前。
鈦白粉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彭安錚表示,鈦白粉這個傳統產業凝聚了我們鈦白人幾十年的心血和努力,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欣喜的注意到國內鈦白粉行業在物耗、堅持一流管理,生產一流產品、環保治理等方面有了比較大的進步,近些年來,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龍蟒佰利聯已成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鈦白粉龍頭生產廠家;硫酸法鈦白粉堅持一流管理,生產一流產品持續提升,替代進口及出口量日趨增長,硫酸法鈦白粉能源綜合應用率持續提升,單位產品能耗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氯化法鈦白粉工藝也有突破,連續運行穩定性及年產量日趨提升。但是,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有些產品在國際化競爭時還存在品質不穩定、競爭力不強的劣勢,我們的生產廠家在環保治理、綜合利用方面還存在水平參次不齊的情況,作為國內主流制造工藝的硫酸法鈦白粉在企業節能,清潔生產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在世界一體化和中國質量高發展新常態下,共同探討行業可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非常重要,金浦鈦業作為行業理事長單位,愿意和大家一起,為鈦白粉行業創新帶動,質量高發展多作貢獻。
以上是最新鈦白粉價格資訊,更多鈦白粉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鈦白粉價格走勢,鈦白粉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