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6日,期貨日報記者參與了“廣東、廣西沿海大豆壓榨及飼料加工企業調研”活動。
10月26日,活動zui后一天,調研團重點對廣東部分地區的禽類、水產類養殖散戶、大戶與養殖場、合作養殖社進行了調研,對他們的飼料采購渠道、成本、數量與質量,及其魚、肉雞、雞蛋、成鵝等成品的出售方式、價格等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了解。
總體來看,禽類以雞、鴨、鵝為代表的養殖戶今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以養觀賞魚、草魚、筍殼魚等為主的水產戶效益也很不錯,以養對蝦、大部分蝦為主的水產戶效益一般。此外,目前南方地區正在大力進行雞、鴨、鵝養殖規模的拓展。
10月26日,調研團實地調研的水產及禽類養殖戶情況總結如下:
一、禽類及魚塘介紹
禽類養殖戶介紹
這家禽類養殖戶位于廣州海鷗島,主要以養鵝與鴨為主。
魚塘介紹
調研團10月26日共調研了4家魚塘,均是常年進行水產養殖的“老漁民”,水面面積均在30—50畝。
二、禽類及魚塘經營情況
禽類養殖戶經營情況
據養殖戶說明,養殖場飼料采購以成品料為主,今年的采購成本相較去年略有增長。
目前由于非洲豬瘟導致豬肉供應趨緊、價格高企,推動肉雞、雞蛋、淘汰蛋雞、鵝與鴨價格猛漲,這讓包含鵝、鴨苗在內的很多被涉及的商品價格大幅提高。
調研中發現,目前在廣州地區,一只鵝苗已達到39元,以前一只才12元,今年zui低時一只也要20元。鴨苗一只則在8—10元。
鵝、鴨苗價格很高,再鑒于成活率與養殖成本等,養起來還能掙錢嗎?
據說明,一家養殖場主要以養鵝為主,一批鵝的數量在1000多只,養殖周期大約是65天,全年出欄17—18批。受到豬瘟影響,禽類替代增加,導致價格高企,一只成鵝重量大概在9斤,價格在11元/斤左右,zui終利潤在21—30元/只。
總體看,今年禽類養殖效益相較去年好很多。
水產養殖戶經營情況
水產品替代肉類情況一般,由于養殖規模的擴大,今年水產品的價格反而不高,其中草魚、蝦類等價格低位運轉。此外,由于今年降雨較多,不利于水產養殖,尤其是對養蝦影響不堪設想,因此,今年水產養殖效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