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開的報告顯示,1~10月份,全國較大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51.0億元,同比下降2.9%,下跌幅度比1~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了44.2%。
倘若對統計數據不夠敏感,就去看中國鋼鐵業的龍頭——寶鋼公司的股價,從本年度4月中旬開始一直跌到11月中旬,下降超過30%。
本年度鋼鐵行業面臨困難,不過值得注意的一個好消息是,鐵礦石期權合約批了,正式掛牌交易時間定在2019年12月9日,地點就在大連商品交易所。
前10月鋼鐵行業處境難
《每天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看到,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大幅度下降逾四成。1~10月份,營業收入59051.6億元(同比增長7.1%),營業成本54462.4億元(同比增長11.2%),利潤總額2119.1億元(同比下降44.2%)。從單月來看,10月單月利潤為147億元,環比減少4.7%,同比下降65%。此前的9月單月利潤為154.2億元,而上年10月利潤則為421.2億元。
分析人士對此表示,本年度1~7月中旬,受淡水河谷潰壩事件推動,鐵礦石價格曾有一波明顯上漲,期貨價格曾為900元/噸以上。但是,原料成本的上漲并沒有傳遞到產品端,1~7月鋼材產品的價格一直漲不起來,原料漲價嚴重擠壓了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本年度7月初~10月下旬,螺紋鋼、熱軋卷板、線材、不銹鋼材價格格又呈單邊下降的態勢。好在鐵礦石價格7月份以后快速下滑,合黃金價格格也大幅走跌,噸鋼毛利率有所修補,跟本年度6月份比起來,行業壓力略有緩解。
按證監會行業板塊分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已上市的公司有35家,經營利潤同比負增長的23家,利潤增長的12家,業績下降的占比達65.71%,業績增長的占比34.29%。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財務資產部副主任刁力指出,本年度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總體穩定,粗鋼產量保持增長、進出口均有所下滑、鋼材價格小幅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節能指標持續改善,但同時面臨產能釋放較快、企業效益明顯回落和環保壓力強化等困難。展望2020年,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鋼鐵有效需求總體偏弱,鋼鐵行業升級轉型面臨較多障礙,鐵礦石、廢鋼及煤焦價格及其環保運行成本和物流成本仍將偏高,提高鋼鐵行業經濟效益難度較大。
大商所發布做市商名單
面對困難,有鋼鐵業、期貨業的“跨界專家”支招。
證監會已批準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一般稱作大商所)開展鐵礦石期權交易,鐵礦石期權合約正式掛牌交易時間為2019年12月9日。
據大商所披露,自2013年10月鐵礦石期貨上市以來,市場總體平穩運行有序,市場結構持續完善,已有1200多家鋼礦企業深度參與期貨交易,國內前10大鋼廠有8家參與鐵礦石期貨;本年度前10月法人客戶持倉占比45%,同比增長近5個百分點。2018年5月,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和區域的170多個境外客戶,國際影響力持續提高。
中航國際礦產資源有限公司研究員王永強表示,期權為企業套保提供更多的手段,豐富企業套保的衍生品工具,能實現期貨不能實現的一些套保目的。期權上市條件比較成熟,鐵礦石期貨上市已6年有余,為產業客戶對沖風險提供了很很好的幫助,市場對于期貨的接受程度亦已很高,推出期權有利于豐富企業風險對沖手段。
11月22日,大商所發布消息稱:“作為大商所首個工業品期權,鐵礦石期權上市將持續豐富我國衍生工具體系,對加快衍生品市場深入服務鋼鐵行業、推動鐵礦石國際定價中心建設擁有重大意義。”
鐵礦石期權上市后將與鐵礦石期貨齊心合力,為鋼鐵產業鏈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風險管理工具,推動含權貿易等交易模式創新,幫助企業更精準地對沖價格調整風險。
為了改善流動性,加快成交,大商所在鐵礦石期權交易中引入了做市商制度。11月25日,大商所發布鐵礦石期權做市商名單,分別為:中信證券(60003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產業金融服務(深圳)有限公司、中信中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浙期實業有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瑞達新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西部證券(00267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國元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邦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銀河德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際豐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熱聯中邦期權服務部總經理管大宇表示,期權可以幫助產業客戶把自身的現貨優勢、信息優勢、資金優勢、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從價格博弈過渡到獲得確定性收益,繼而高效變現。
以上是最新鋼鐵價格資訊,更多鋼鐵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鋼鐵價格走勢,鋼鐵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