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10月15日,泰國內閣批準一項總額為240億泰銖(7.92億美元)的財政款,用于補貼膠農,這也是該國政府對膠農提供收入保證補貼的第一部分。該計劃旨在保證該國的140萬膠農半年內的收入穩定,直至2020年3月份為止。
泰國是全球zui大的天然橡膠制造國,該國的膠農通常在夜晚或傍晚收割乳膠,這種乳膠被當地人稱之為“白色的黃金”。
在中美貿易爭端還在持續的背景下,該國膠農很受傷,只能面對全球需求萎縮和膠價下滑的局面。
報告顯示,自美國特朗普政府挑起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以來,中國對橡膠的進口需求已經大幅下滑。本年度前9個月,泰國對中國出口橡膠已經同比下滑了15%。2018年,泰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為620億泰銖的橡膠,而本年度1-9月,泰國對中國出口橡膠總額才不過390億泰銖。
受貿易爭端影響,截至9月份,中國的汽車銷售已經連續15個月持續下滑。
按照泰國政府的補貼計劃,膠農的優秀橡膠保證價為每公斤60泰銖,乳膠為每公斤57泰銖,塊狀膠為每公斤23泰銖。另外,規定每1,600平米的橡膠田,zui高補貼金額為240泰銖/公斤,且每位膠農zui高申請量為40,000平米。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項措施是聯合政府為實現其競選承諾所做的努力,但短期內對膠農提供收入保障是泰國橡膠種植者能指望的只有的幾件事之一。
泰國松克拉王子大學的經濟學家Chaiya Kongmanee稱,泰國為全球zui大的天膠制造國,年產能為500萬噸、印尼年產能為350萬噸、越南為110萬噸、中國為84萬噸、印度為75萬噸、馬來西亞為65萬噸。
Chaiya Kongmanee稱,近些年來中國產出穩定和供應橡膠的戰略發生了變化,近些年來,中國開始在東南亞直接供應橡膠,重點是經過與幾個國家的當地生產廠家建立伙伴關系。我們聽說中國在老撾租了大片土地種植橡膠。
泰國橡膠管理局負責人Sunan Nuanpromsakul表示,該國政府正在努力尋找新興市場并將已經有的出口市場擴張到印度、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地。
但他稱,這些地方的橡膠消費量仍然不高,日本和韓國的需求量只有60-70萬噸/年。印度的需求量為80萬噸/年,該國每年已經生產約70萬噸橡膠。
泰國重啟與歐盟自由貿易談判以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Sunan Nuanpromsakul稱,泰國政府為應對橡膠價格大幅下降而采取的其他措施包括貸款計劃、增加加工橡膠制造業的計劃,以及即將舉行的電子拍賣會,這些拍賣會將可以國際交易商在期貨交易中提供“不固定的”價格。一旦這些措施開始實施,到年底情況務必會更加可靠。
以上是最新黃金價格資訊,更多黃金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黃金價格走勢,黃金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