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從2018年12月份起開始一路振蕩上行,主力合約于2019年7月16日創下924.5的高點(1909合約),直逼2013年末水平。2019年上半年礦價的推漲是有基本面的支撐的,供給端因事故大幅縮水,終端鋼廠高爐限產不及預期,鋼材產量屢創新高,港口庫存持續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尤其是4月份至7月中上旬,供應緊張的局面愈發明顯,鐵礦石港口庫存迅速下降,持續助力礦價迅速反彈。但過快的反彈逐漸引發了交易所、媒體等各方重視,八月份礦價大幅下跌某種程度上有中外關系的提振、情緒及資金引導,基本面能否支撐大幅下跌延續,還是要從供需平衡角度入手。
首先,供應方面,自2018年起鐵礦石原礦產量水平縮水近一半,原因包含但不限于成本因素及環保制約。在國內政策下,內礦新水平位置基本已定,再回歸兩年前高位概率微乎其微,內礦現狀不容易改變。與2018年水平相比,2019年內礦產量是有增量的,且近兩個月同比增長幅度均比很大,6月份鐵礦石原礦產量同比增長12.1%,7月份同比增長9.9%。
2019年依存度最高的依舊是外礦,按折合鐵礦石供給量折算,2019年進口礦在總供給中保持超過70%的占比量。本年度鐵礦石進口量至目前為止同比仍未實現正增長,但差距已在收窄中,環比在陸續恢復,擬合估算的2019年7月鐵礦石總供給量取得了較顯著的提升,同比增4.55%,環比增14.7%。
再者,需求面,鐵礦石需求同比增長的局面不可否認,2019年無論是生鐵產量、粗鋼產量、鋼材產量還是螺紋鋼(3438,1.00,0.03%)產量,產量重心均已抬升,明顯大于以往水平,直到7月份數據才出現了顯著的下降。對應的7月份全國高爐開工率保持在66%—67%,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保持在60%以下的低位水平,顯示需求確實是有比較顯著的弱化,環比需求有所下滑且隨著70周年大慶臨近環保控制日趨嚴格需求依然存在在比較強烈的收縮預期。在供給回升需求弱化的雙重影響下,估算的供應缺口由負回正,6月份供應還短缺500萬噸左右,7月份則供過于求1400萬噸左右,鐵礦石港口庫存也在1.1—1.2億噸的區間振蕩徘徊了許久,降低庫存流程遇到了瓶頸。
由此來看,8月份的下降確實有一部分是由鐵礦石供需平衡出現變化的基本面所帶動的,但環比供應恢復及需求收縮不足以支撐此輪如此迅速的大幅下跌。筆者粗略地將此歸結于下降有基本面變化的帶動,但大幅下跌更多來自于情緒及資金等方面的提振。正如過快的反彈易引發回調一樣,過快的下降也難避免階段性反彈修復,待冷卻后后期行情終歸要理性回歸,具體為,供給端主要還是依賴外礦,外礦在陸續恢復中,內礦現狀格局難改,整體供應呈穩步恢復狀態;需求面由于整體鋼材產量重心已經抬升,鐵礦整體需求低于去年的可能性并不大,短期更側重于環比的變化,需求弱化亦是循序漸進進行的,鐵礦石港口降低庫存流程將更波折;供給端和終端的變化都不存在突發變化的條件(若有特殊事件除外),因此礦價缺少大幅下跌的基本面條件,且短期可能會有對前期大幅下跌的一定修復,從供需形勢的變化上來看整體仍將呈現偏弱勢格局。(作者單位:海通期貨)
以上是最新鐵礦石價格資訊,更多鐵礦石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鐵礦石價格走勢,鐵礦石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