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銅價整體呈現振蕩下行走勢,在美元強勢、人民幣貶值的共同作用下,滬銅走勢略強于倫銅。進入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精銅自身維持緊平衡格局,后市將以寬幅振蕩走勢為主。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2018年全球經濟一改2017年的全球同步性復蘇勢頭,其他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均有所走弱,美國受減稅落地及財政支出擴大的影響,經濟繼續表現強勢。展望2019年,美聯儲加息步伐有望放緩,無疑將弱化美國經濟的擴張前景。歐元區PMI指數創出數年新低,政治風險抬升,整體經濟疲軟,前景黯淡。我國各項經濟數據轉弱,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刺激政策加碼。由于缺乏拉動經濟的引擎,IMF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3.7%下滑至3.5%。
國內廢銅產量收縮
全球銅精礦處于收縮周期,供應增速下降,預計2018—2020年3年復合增長率將從之前的4.86%大幅下降至2%附近。2019年大型銅礦新建擴產項目有限,而在產礦山則面臨品位下降的問題。據百川資訊統計,預計未來2—5年綜合品位將從0.66%下降至0.6%。長期來看,礦石品位下降、礦山設備老化、環保壓力等擾動因素邊際效應將逐漸增強。全球冶煉產能因我國大量投產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隨著國內在2018年下半年投產的產能逐步達產以及新增產能投放,全球銅精礦供應偏緊格局將逐步加劇,長期來看加工費將承壓下行。
國家于2019年1月1日起將禁止廢七類銅進口,而2018年作為政策過渡期,廢銅進口批文也大幅減少。截至目前,2018年廢銅總批量為99.97萬噸,較2017年的300.58萬噸,累計同比減少66.7%。而國內廢銅供應,預計我國進入回收高峰還要5—10年,加上國內相關廢銅回收體系并不完善等因素,短期較難形成規模效應。因此,預計2019年廢銅供應將持續收縮,繼續刺激精煉銅需求。
關注電力行業投資情況
全球銅需求的變動主要看我國,而國內在經濟結構轉型背景下,受去杠桿壓制、房地產調控拖累,疊加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難有消費增長亮點,需求放緩預期一致。預計我國銅消費維持低速增長,2018—2020年復合增長率在3.7%一線。
我國銅消費主要依賴電力行業,盡管2018年國家電網投資不及年初規劃預期,按照統計局數據,1—10月累計投資3814億元,同比下降7.6%。不過也明顯看到,下半年投資明顯加速,降幅持續縮窄。“十三五”規劃計劃電網投資額3.34萬億,按照歷年80%—85%的完成率,實際投資額為2.67萬—2.84萬億,意味著在2019—2020年仍有較高的投資額可以釋放。
家電行業,主要是由于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房地產對空調銷售的影響將有1—2年的滯后,2017年開始房地產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回落,對空調市場影響較大,2018年空調產銷數據轉弱,庫存高企。2019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速放緩將持續影響空調需求,但空調置換需求提升,整體對空調維持謹慎看法。
汽車行業,2018年傳統汽車消費大幅萎縮,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由于受國家相關政策扶持,產銷均保持高速增長,將成為未來銅消費的一個新增長點。但短期來看由于基數較小,耗銅量難以完全抵消傳統汽車行業的萎靡。
綜上所述,就銅自身基本面來看,未來兩年供需矛盾并不突出,雖然因經濟增速下降導致銅消費增速放緩,但同時由于銅精礦供應增速下降、海外冶煉廠生產擾動以及國內廢銅供應減少等因素導致精銅產量增量有限,全球精銅將維持緊平衡格局。宏觀經濟的走勢很大一部分將影響銅價走勢。2019年在經濟整體趨弱的背景下,銅價大概率維持振蕩偏弱走勢,而得益于自身基本面和偏低的庫存支撐,若配合宏觀預期的改善或旺季需求的支撐,銅市將出現一波反彈行情。預計今年銅價中樞較去年略有下行,對應滬銅主力合約為47000—53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