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農業農村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說明2019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狀態,并回答記者提問。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長唐珂表示,2019年以來,在農業內外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沖擊下,部分農產品價格調整幅度較大,但市場供應整體充足、價格上漲幅度有限,品種間呈現分化走勢明顯,呈現“一穩、一漲、一調整”特征!耙环”是指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生產穩、庫存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繼續發揮農產品市場“壓艙石”作用;“一漲”是指豬肉市場供應偏緊、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推動畜禽產品價格整體走高;“一調整”,是指水果、蔬菜價格前高后低,受不利天氣因素影響價格調整幅度較大,但整體仍符合季節性規律。
從主要品種看,2019年稻谷、小麥生產穩、庫存足,價格有所下滑;玉米產需有缺口、庫存仍充足,價格小幅調整;大豆進口繼續減少,價格穩定為主;豬肉方面,生豬產能年底前逐步恢復,價格持續上漲后有所下滑。
唐珂表示展望2020年,我國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供應總量仍相對寬松,生豬產能有望逐步恢復,市場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擁有不錯的基礎,全年農產品價格水平上漲幅度有望下滑,但部分品種階段性調整風險需緊密關注。
被問及當前的豬肉供應態勢,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表示,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千方百計加速生豬生產恢復和發展,增加市場供應。從12月份的監測情況看,一些養豬場戶前期存欄的肥豬開始集中出欄上市,12月生豬出欄環比增加14.1%,出欄平均活重達到史無前例的128.5千克,綜合估算,豬肉產量將增加17.1%;從消費監測數據看,12月份集貿市場豬肉零售交易量環比增加11.7%。盡管供需兩方面都在增加,但豬肉供求矛盾有所緩和。
以下為文字實錄: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長唐珂: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與例行發布會,還有不到10天就是新春佳節了,首先我代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幸福安康,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臨近春節,正是集中采購年貨的時候,大家對農產品市場運行態勢尤為關注。下面,我就2019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狀態和2020年展望,及其農業農村市場信息領域有關重點工作,向大家作一簡要通知。
2019年以來,在農業內外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沖擊下,部分農產品價格調整幅度較大,但市場供應整體充足、價格上漲幅度有限,品種間呈現分化走勢明顯,呈現“一穩、一漲、一調整”特征!耙环”是指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生產穩、庫存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繼續發揮農產品市場“壓艙石”作用;“一漲”是指豬肉市場供應偏緊、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推動畜禽產品價格整體走高;“一調整”,是指水果、蔬菜價格前高后低,受不利天氣因素影響價格調整幅度較大,但整體仍符合季節性規律。從主要品種看:
稻谷、小麥:生產穩、庫存足,價格有所下滑。2019年稻谷、小麥生產一減一增,口糧總產量保持穩定,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市場價格偏弱運行,新糧上市后,小麥、早秈稻、中晚稻zui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相繼啟動。12月份,晚秈稻、粳稻市場收購價分別為每斤1.20元、1.32元,同比跌6.3%和7.7%;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普通麥、優秀麥價格分別為每斤1.18元、1.24元,同比跌4.4%和6.5%。
玉米:產需有缺口、庫存仍充足,價格小幅調整。受種植結構繼續調整影響,2019年玉米面積略減,但主產區氣象條件整體強于去年,玉米產量增1.4%。受生豬產能下降影響,豬用玉米飼料消費減少,但肉禽等取代品飼料消費明顯增長,玉米飼料消費整體小幅下降。玉米深加工新開工項目增加,工業消費剛性增長。2019年玉米產需缺口在500億斤左右,但是,由于庫存水平較高,玉米供需關系依舊保持平衡偏寬松的格局,市場運行基本平穩。秋季新玉米上市后華北、東北主產區價格小幅下滑。12月份,玉米產區批發價每斤0.92元,環比跌1.2%,同比跌2.8%。
大豆:進口繼續減少,價格穩定為主。受經貿影響,大豆進口小幅下降,進口來源向巴西、阿根廷持續集中。1-12月,青島港口大豆進口到岸稅后價先抑后揚,在每斤1.55元—1.65元區間小幅調整。12月份,山東地區中等豆粕出廠價每噸2930元,環比跌4.4%,同比跌2.2%。國產大豆產量繼續恢復增長,市場購銷兩旺,價格穩中走高。
豬肉:生豬產能年底前逐步恢復,價格持續上漲后有所下滑。2019年以來,受豬周期、非洲豬瘟疫情、部分地區不合理禁限養等多重因素堆疊影響,生豬產能下降較多,豬肉市場供應持續偏緊,價格上漲幅度較大。10月份以來,隨著國家和地方一系列生豬穩產保供政策措施密集出臺、落地,養殖場戶增養補欄信心提升,全國生豬生產止跌上漲,市場預期企穩,豬肉價格有所下滑后保持整體穩定,12月豬肉批發平均價格每千克43元左右。受豬價上漲推動,牛羊禽肉、禽蛋、牛奶價格整體走高,但這些產品生產增加較多,市場供應充足,上漲幅度明顯低于豬肉。
展望2020年,我國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供應總量仍相對寬松,生豬產能有望逐步恢復,市場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擁有不錯的基礎,全年農產品價格水平上漲幅度有望下滑,但部分品種階段性調整風險需緊密關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春節就要到了,您能不能說明一下豬肉供應態勢?豬肉價格能否保持平穩?感謝。
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
感謝你的提問。春節是我們百姓zui重視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豬肉消費旺季,因而保障好春節期間豬肉等“菜籃子”產品供應非常重要。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千方百計加速生豬生產恢復和發展,增加市場供應。從12月份的監測情況看,一些養豬場戶前期存欄的肥豬開始集中出欄上市,12月生豬出欄環比增加14.1%,出欄平均活重達到史無前例的128.5千克,綜合估算,豬肉產量將增加17.1%;從消費監測數據看,12月份集貿市場豬肉零售交易量環比增加11.7%。盡管供需兩方面都在增加,但豬肉供求矛盾有所緩和。據我們了解,當前存欄的大豬還有一定數量,春節前將逐步出欄,一些屠宰加工和流通企業的庫存正相繼出貨,政府儲備和進口豬肉也在相繼投放,加上南方做臘肉、北方殺年豬的高峰期馬上就要過去,這些積極因素都不支持春節前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據調研,一般情況下春節后豬肉消費會有所下滑,我們預期春節前后豬肉供需整體是平穩的。從價格變化看,近10年來每年1月上旬生豬和豬肉價格漲多跌少,呈現7漲1平2跌的特性。本年度的情況跟正長期份同期價格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另外,2019年牛羊肉、禽肉、雞蛋和牛奶生產全面增長,按檢測數據初步估算,禽肉產量增長幅度在15%以上,牛羊肉產量約增長3%左右,雞蛋產量增長5.7%左右,這些產品市場供應充足,這既某種程度上填補豬肉供應缺口,也能滿足和豐富老百姓“菜籃子”。感謝。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