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中國水泥行業進入產能調整階段,水泥產量呈調整下降的趨勢。而在行業加快去產能的同時,中國水泥龍頭企業競爭優勢也在持續突顯,行業“兩超多強”的競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水泥行業進入產能調整期
水泥行業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上同步,在我國城鄉、工礦企業、農田水利及其能源、交通、通訊等工程建設中獲得非常廣泛的應用,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尤為重要的重要建材產品。
從產量情況來看,1997年-2014年,我國水泥產量總體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勢頭;在水泥產量持續高速增長后,產能過剩,供過于求,整個行業進入產能調整階段,產量也呈回落之勢。水泥產量從2014年的24.8億噸高位,跌至2018年的21.8億噸。
近些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轉入適度增長階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穩中求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水泥制品行業發展速度已由高速轉為較快的適度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水泥制品制造行業銷售收入為7547.15億元,同比減少20.69%。
行業“兩超多強”格局已經形成
2019年8月,《環球水泥網》根據產能排名公布了全球前十大水泥生產商。根據《全球水泥網》統計,全球前10大水泥企業占據了全球水泥產能(45.21億噸)的41.03%。其中四家中國水泥企業(包含臺泥水泥)合計產能10.38億噸,占據了前十大合計產能的接近56%,占據全球總產能的23%。海螺水泥排名超過拉法基豪瑞躍居榜單第二,另外臺泥水泥也較去年前進一名,替代了沃特蘭亭的位置,剩余水泥企業排名與去年一致。
在中國范圍內,水泥行業“兩超多強”競爭格局已顯現,龍頭集聚效應明顯。 “兩超”指的是中國建材集團和海螺水泥,“多強”包含金隅集團、華潤水泥、臺泥水泥、紅獅集團、山水集團、亞洲水泥、天潤水泥等。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前十大水泥企業的集中度已經從2012年的51%提升至2018年的57%。
2018年華東區域水泥熟料產能占比達27.01%
從水泥企業分布來看,華東區域企業數量多數,競爭相當激烈,市場相對成熟、產能淘汰開始較早,區域供應較穩定;但西北區域近些年來新增產能大量投產,產能過剩問題逐步顯現,市場競爭加劇。
從水泥熟料產能分布來看,我國水泥熟料產能主要聚集在華東、西南、中南和西南區域,合計產能占比達到70%。其中,華東區域產能占比zui大,達到27%,其大型企業產能占比高,市場集中度較高;再者是中南區域,占比為24.31%。
以上數據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水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法。
以上是最新水泥價格資訊,更多水泥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水泥價格走勢,水泥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