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是除了時間指示外,加入了通話、導航、檢測、交互等多種功能的手表,智能手表可以運用于運動、生活、支付等多個場景。
供應體系比較成熟
智能手表作為智能手機的附近部件產品,包含著傳感器、顯示面板、芯片、電池等多種電子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在國內均具備比較成熟的供應體系,智能手表的元器件及其供貨商如下圖所示:
小米華為是市場領導者
目前,智能手表已成為可穿戴設備的主導產品之一,近些年來,我國智能手表出貨量高速增長。據IDC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手表出貨量達2821萬塊。
品牌上來看,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相對較高,占比大概在29%,華為排名第二,占比13%。
健康管理成競爭重點
隨著消費者對運動和健康的逐步重視,各大廠商也將健康功能作為智能手表升級的重要方向。從國內品牌的智能手表產品來看,華為WatchGT2首發華為首款低功耗可穿戴芯片麒麟A1,多核高效合作,搭載麒麟A1芯片,具備藍牙5.1和藍牙低功率5.1標準認證,實現24小時心率監測,15種戶外運動模式,全程語音指導;榮耀magic watch 2,搭載了支持BT/BLE雙模5.1可穿戴芯片麒麟A1,支持Yoyo智能語音,支持心率監測,提供主動測量和自動測量兩類模式;小米手表搭載高通驍龍31004G版本,定位可穿戴設備旗艦處理器,提供兩類eSIM方案,可以把常用號碼復制到手表共享費用套餐實現一號雙終端,還可以讓手表成為獨立的備用機,三大運營商均均支持,具備全能的智能助理“小愛同學”,調動鬧鐘、天氣等app及其開啟不同運動模式。
以上數據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