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國東北區域寒潮和雨雪天氣偏多,不利于東北區域玉米陸路運輸,利好玉米期貨及現貨行情發展。從降水預期來看,吉林大部、遼寧東部以及黑龍江大部區域將出現24—48小時雨雪現象,其中錦州、鲅魚圈等港口區域有20mm降水預期,黑龍江大部及吉林中東部一帶有降雪甚至大到暴雪天氣出現,折合降水量15—20mm,換算為積雪量有希望積累至20cm。預期隨著寒潮南下,東北、華北一帶將出現明顯降溫,東北zui低氣溫低至-15℃以下,對運輸影響很明顯。預期本周至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北方區域氣溫水平較低,東北一帶氣溫水平持續在0℃以下,短時間內天氣對玉米品質的不良影響或難體現。本周美本土氣溫回升,南方平原一帶zui高氣溫回升至20℃以上,中西部一帶zui高氣溫有希望升至10℃—15℃,總體來看,本周至未來一段美本土天氣干燥,利好玉米的收割推動。
本周南美天氣再回到干燥狀態,其中重要的巴西大豆種植區馬托格羅索及附近區域周內無明顯降水預期,整個巴西重要的大豆種植帶表現偏干,阿根廷僅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周內降水40—50mm,阿北方農作帶降水預期同樣偏低。綜上所述,巴西及阿根廷本周降水指標較常年有較大的偏差,某種程度上阻止播種利好豆類價格。不過,本周巴西氣溫水平較較低,特別巴西南部一帶zui低氣溫臨近5℃左右,某種程度上有助降低巴西相關區域降水短缺帶來的墑情惡化可能。鑒于之前一周巴西中部及南方降水相對豐沛,短時間內的干燥對大豆種植影響甚小。據相關機構分析,中國需求仍然是影響南美大豆及相關農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大豆制品出口下降了2.83億美元,降低約16.1%,機構將重要原因歸結為非洲豬瘟導致亞洲國家生豬存欄下降,繼而影響了當地相關農產品(000061,股吧)出口數據。另有消息顯示,最近我國新授權了阿根廷19個新的畜產品冷庫出口資格,目前阿根廷共有91家相關廠家本年度可以向中國出口牛肉、豬肉、羊肉和雞肉。與2018年同期比較,本年度前9個月,阿根廷向中國出口的禽肉增長了92%,牛肉增長了122%。
小麥
入秋以來,我國南方一帶降水狀態較差,且出現較長一段時期高溫干燥天氣,影響我國冬小麥播種和前期生產。截止目前,江淮部分區域冬小麥剛完成播種,華中、華東一帶冬麥正處于出苗和三葉期,本周至未來一周,湖北、安徽及江蘇區域仍缺少有效降水,一定程度拖累冬麥生長進度,但考慮小麥生產特性,討論產量減損或言之偏早。預期至12月初,澳大利亞主要麥區天氣仍以干燥為主,對小麥zui終收獲作業開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