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召開的山西省能源工作會議透露,2020年,山西計劃壓減過剩焦炭產能4027萬噸,建設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
山西是我國重要的焦化產地。根據山西省發改委發布的《山西省焦化產業布局意見》,截至2017年底,山西已建成焦炭產能共14487萬噸,其中獨立焦化產能12907萬噸,鋼焦配套產能1580萬噸。
根據中央第二環保督查組向山西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中的數據,至2018年9月,山西省焦化實際建成生產能力達到14768萬噸,較2017年增長280萬噸。
根據mysteel的統計,山西省焦炭在產產能約1.36億噸,原因取決于山西省工信廳公開的已建成產能既包含在產產能,也包含部分閑置的僵尸產能。
山西省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山西焦炭產量8383萬噸,同比增長1.6%;2018年焦炭產量9256萬噸,同比增長10.4%。
而根據興業期貨之前發布的調查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山西省共有焦化企業105家,焦炭產能12598萬噸;至2018年年底,山西省焦化企業增至114家,企業規模增加9家,焦炭產能增至13842萬噸,產能規模增長9.9%。
2017年、2018年山西省焦化產能使用率分別為66.5%和66.9%,仍然保持在低位。
而在國家環保限產和焦化行業去產能的背景下,山西焦炭產量卻持續快速增長,產能嚴重過剩,近三分之一的產能屬于無效產能或無法投產的產能。
興業期貨調查報告顯示,山西焦炭產能布局比較分散,分地區來看,全省焦化企業分布在八地市。其中,呂梁、臨汾和長治三地市分別擁有焦化企業26家、23家和21家,焦炭產能3422萬噸、2435萬噸和2296萬噸,產能占比24.7%、17.6%和16.6%;運城、太原和晉中焦化產能相當,忻州和晉城也有少部分焦化企業。
分爐型看,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的焦炭產能占比高達66.2%,完全使用或部分使用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的焦化企業占比高達76.3%。
分焦爐工藝看,69.3%的焦化企業采用搗固焦爐,其焦炭產能占比達65.8%;13.2%的焦化企業采用頂裝焦爐,其焦炭產能占比為18.4%;剩余部分為熱回收焦爐。
分熄焦工藝看,90.4%的焦化企業采用濕熄工藝,其焦炭產能占比達81.3%;3.5%的焦化企業采用干熄工藝,其焦炭產能占比為6.3%;剩余企業兩類工藝均有使用。
由工信部于2014年修訂的《焦化行業準入條件》可知,新建搗固焦爐炭化室高度需高于等于5.5米、頂裝焦爐炭化室高度需高于等于6米,且多推薦采用干熄工藝進行熄焦。比對準入條件及現狀,山西省焦化行業存在產能結構不合理和落后生產工藝占很高的問題,多數產能仍以炭化室高度4.3米的搗固焦爐為主,且絕多數采用濕熄工藝。
《山西省焦化產業布局意見》指出,將在全省建立12個規模超500萬噸的重點焦化園區,并要求新投產焦爐炭化室高度需高于6米,未來將集中焦化行業產能并提升焦企生成水平。
《關于印發山西省焦化產業質量高綠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晉工信化工字〔2019〕81號)曾提出,2019年力爭淘汰過剩焦化產能1000萬噸。
《山西省焦化行業壓減過剩產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曾提出,全省焦化總產能壓減至14768萬噸以內,并在此基礎上保持建成產能只減不增。實施焦化行業三年升級改良行動,全面推動焦化產業園區化、鏈條化、環保化、高端化發展,實現焦化行業技術裝備水平質的提升,到2022年,先進產能占比達到60%以上。
以上是最新焦炭價格資訊,更多焦炭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焦炭價格走勢,焦炭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