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臨近,紙業公司紛紛提價。博匯紙業稱,受環保成本增加及生產運作成本高居不下,公司定于12月26日起,山東公司專門生產的“銅版卡紙、白卡紙”系列產品價格統一上調200/噸;江蘇公司專門生產的“白卡紙”產品系列上調200/噸。
對于漲價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開始的大廠停機檢修造成庫存下滑,加上四季度廢紙價格一路飆升。當前廢紙庫存處于歷史較低位置,預期2020年供應缺口會進一步擴大,廢紙價格將進入反彈通道。
供應端有所放慢
除了博匯紙業,晨鳴紙業12月25日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受生產運作成本反彈影響,公司擬定自12月25日起,白卡、銅版卡紙產品報價均上調200/噸。隨著新項目的投入生產,公司基本實現木漿自給自足,成本方面優勢顯現,公司毛利水平將持續提高。萬國紙業同日決定,自12月25日起公司專門生產的白卡紙、銅版卡紙、撲克牌紙、食品卡紙、煙包卡紙所有產品系列在當前執行價格的基礎上統一反彈200/噸。
百川資訊分析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說明,下半年開始的大廠停機檢修造成庫存下滑。到了四季度,在紙企庫存低的情況下廢紙價格一路飆升。因此,龍頭企業紛紛漲價,從8月份開始,包裝紙市場原紙漲價潮持續持續,并推動著紙板廠漲價。
12月10日,山鷹紙業、東莞玖龍、理文造紙等多家紙企陸續發布停機函。山鷹紙業指出,公司五個生產基地的15臺紙機將在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期間輪停4-20天。根據產能計算,本次停機預期減產近10萬噸紙和紙板。此前,玖龍和理文已公開春節期間的停機計劃。東莞玖龍和太倉玖龍的所有紙機將在2020年1月3日至2月13日期間輪停3-23天,預期影響產能約26.5萬噸。理文造紙的14臺紙機將在2020年1月12日至1月31日輪停6-20天。根據設計產能計算,停機期間理文造紙19萬-20萬噸產可以將受到影響。
在分析師看來,紙廠年底檢修計劃一般是例行行為。春節假期期間,市場活躍度低,需求比較清淡。
近年來環保政策日趨嚴格,企業的環保成本增加,同時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供應端整體有所放慢。隨著供應側改革的持續推動和環保監管力度持續加大,大量小企業因不可以滿足排污標準而限產停產,落后產能逐步被淘汰,加快行業產能出清。在此背景下,造紙業供應逐步放慢。2012年-2018年,全國紙及紙板產量從11257.70萬噸增長至11712.50萬噸,復合年均成長率為0.48%。而2018年產量同比降低7.03%,行業去產能成效明顯。
廢紙或進入漲價通道
2018年6月公開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大生態環保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要“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全面不得洋垃圾入境,嚴厲打擊走私,大幅下滑固體廢物進口類別和數量,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百川資訊分析師認為,廢紙是上游原料,國廢的應用率以及其纖維質量都不高,零外廢政策造成原料端出現缺口。2020年首批外廢配額最近公開,首批共計278.24萬噸,較2019年首批降低44.74%。劉程預期,2020年廢紙進口量會再次大幅度縮減。
東北證券指出,2020年外廢總配額將較2019年降低600萬噸左右,廢紙缺口持續拓展。2019年受去庫存影響,廢紙供需矛盾沒有顯現,當前廢紙庫存處于歷史較低位置,價格緩沖能力弱,2020年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預期廢紙將進入漲價通道。成本方面漲價將抬升廢紙系成品紙價格;紙廠議價能力強于上游,廢紙系成品紙漲價幅度超過原料。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12月份以來,原紙漲價幅度在50-200/噸。百川資訊報告顯示,12月26日,白卡紙指數、瓦楞紙指數和箱板紙指數分別為5625/噸、3445/噸和4160/噸,與12月1日的5480/噸、3330/噸和4053/噸的相比分別反彈2.65%、3.45%及其2.64%。從當前情況看,廢紙供應缺口對紙業的盈利影響為正面。
海外建生產基地
當前,山鷹紙業、玖龍紙業、理文造紙等龍頭企業陸續在美國、歐洲、越南等海外市場建立生產基地,或通過外延并購拓展海外產能,在海外生產廢紙漿代替外廢缺口。
2018年7月,太陽紙業公告稱,擬在老撾建設120萬噸造紙項目。該項目主要以進口美國廢紙和歐洲廢紙為原料,建設一條年產量40萬噸再生纖維漿板生產線和兩條年產40萬噸高檔包裝紙生產線;2018年5月份,玖龍紙業發布公告,公司以1.75億美收購美國兩家紙漿廠,新增造紙產能近90萬噸。
收購方面,山鷹紙業近年來動作頻繁。東北證券表示,山鷹紙業在海外積極布局廢紙漿,主要通過兩類模式,一是在北美基地進行技改,新增12萬噸廢紙漿生產線,技改成本低于新建產線。自產廢紙漿的成本較進口外廢價格高400左右,但仍低于國廢價格,顯著降低制造成本。二是與東南亞紙廠達成30萬噸廢紙漿供應協議,公司先在美國回收廢紙,通過海運將廢紙運輸至東南亞,委托紙廠加工成廢紙漿后運輸回國內。隨著零外廢進口政策的實行,海外布局原料將有助于企業占據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