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不來,一斤排骨得25塊錢了。要是想少買點,價格更高,得29塊錢!”家住豐臺的孫先生上次買排骨的價格還是每斤20塊錢出頭,可眼看著價格就奔30塊錢去了。
豬肉行情的變化,與老百姓的菜籃子息息有關。近期幾個月,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幾千公里外的廣西南寧,從本月起啟動了豬肉“限購”,10個菜市場實行最高限價、每位消費者每日最多買二斤。相似的穩物價措施正在多地持續推出,一方面保障市場供應,一方面穩定豬肉價格。
新發地豬肉價同比漲七成多
家住大興的蒲女士心里有本賬: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一斤豬后腿肉的價格已經從10塊錢漲至17塊錢了。她家離新發地市場不遠,這個價格是新發地市場里的價格,“換做普通商超,價格要價格更高一些。”她說。
近期幾天,記者走訪本市多家商超、菜市場發現,肉攤上的五花肉、后腿肉、排骨等都在短期內漲了眾多。有商販直言,批發價都在漲,往外賣的價格也自然得漲。8月30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平均價格是15.25元/斤,比去年同期8.60元/斤上漲77.33%。
上漲的情況不只發生在北京一個地方。“沒想到,買豬肉竟然跟買房子一樣,實行了‘限購’!”幾千公里外的廣西南寧,從本月開始針對豬肉價格啟動臨時干預最高限價。根據限價通知書,10個市場的精瘦肉、五花肉、前后腿肉、排骨價格都被嚴格限定。之因此祭出“限價令”,是因為南寧當地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早在一個多月前,南寧市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就曾發布:從6月份開始,南寧市豬源緊缺局面呈現,價格開始回漲,7月中旬生豬和豬肉價格出現報復性上漲。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本年度4月到7月,豬肉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8.2%、14.4%、21.1%、27.0%,上漲趨勢在8月仍然持續。農業農村部的數據也顯示,白條豬價格已經連續13周上漲,從6月初的每公斤不到20元上漲至30元以上,達到每公斤31.08元,而這個價格和去年同期比較,上漲幅度超過了65%。
漲價勢頭已經有所收斂
豬肉價格為何會一路猛漲?業內分析,由于非洲豬瘟疫情大環境等因素的疊加影響,此前一些養殖戶加快去產能,但對后期補欄心態欠佳,信心不足,因此導致生豬存欄量減少,從而帶來價格回升。
記者發現,當前我國多地已經針對價格上漲出臺應對舉措。以實行限價的南寧為例,當前的價格基本都比前10日市場平平均價格降低了10%,同時每位消費者每日采購不能超過1公斤。此舉也讓當地百姓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采購到豬肉。針對此次限價干預,南寧市發改委稱,限價豬肉的供應量是根據全市前期市場需求量平均水平確定的。每個定點攤位供應1頭豬,供應量比較充足,市民沒有必要盲目“備貨”“搶貨”。
北京新發地統計部分析,在上星期后期,豬肉漲價的勢頭有所收斂,肉價稍有回調。從這種走勢來看,肉價繼續上漲的空間已經不大。這是因為,如果價格繼續上漲,消費會繼續被抑制,需求也會下降,供求關系會出現重新調整,肉類消費會轉移到禽肉等其它替代品上。
政策加碼豬肉生產將擴大
盡管當前豬肉價格受到市場供給偏緊的影響有所上行,但積極因素也在顯現。應對當前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采取強硬措施調控市場。隨著擴大型化養殖,保障市場供應,穩定豬肉價格,啟動價格補貼機制等措施逐漸見效,豬肉價格有平穩基礎。
國家發改委方面最近對外披露,為降低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生活影響,各地迅速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向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當前,已經累計發放金額大約24億元。
與此同時,鼓勵增加生產供應的一系列措施也持續推出。記者梳理發現,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取消了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鼓勵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29日,商務部也對外稱,將同有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供應,同時還將依照市場化原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進口。
一些“生產大省”也在通過多個手段鼓勵生產。江西省作為全國生豬產能大省和調出大省,承諾要在全國首先恢復生豬產能,力爭2020年生豬存欄恢復到疫情發生前水平,生豬凈調出量本年度達1000萬頭以上;江蘇省開始對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以及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短期貸款貼息支持;浙江省將對年底之前購入種豬的養殖戶,給予每頭500元的補貼;本年度下半年,黑龍江省將制定出臺規模豬場貸款貼息、種豬場保種等政策措施,推動生豬生產加快恢復。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洪濤分析,市場經濟常態之下,居民對于豬肉價格的上漲不必過度恐慌,避免給投機、炒作等金融性因素的影響制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