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季度以來,玉米期現貨市場走勢開始分化,1月基差由6月初的-110元/噸,回歸至平水狀態,盤面利好的預期被打破。目前現貨市場供應主要來自臨儲拍賣及華北部分春玉米上市。隨著2018年糧源持續消耗,疊加拍賣糧相繼出貨,市場陳糧占比增加。新陳糧疊加供應對玉米市場價格構成壓力。
從需求角度來看,目前產區普遍對新糧上市后期市場場看空。飼料端,由于豬瘟影響,生豬存欄持續下降,企業采購低迷,飼料企業按單加工,大多數企業延后或降低采購計劃,觀望為主。精加工方面,受利潤下滑及產能過剩影響,企業開機率大幅下挫,目前對原料采購維持隨采隨用。短期現貨市場處于供應相對寬松的格局,受此影響,部分精加工企業開始下調玉米收購價。另外,近期東北糧源通過船運集中到達濰坊和壽光,加上鐵路運力增加,到貨情況較好亦是抑制現貨價格的重要原因。
截至8月27日,華北玉米現貨價格比前期高點總體下移60~80元/噸,其中山東壽光金玉米收購價格2046元/噸,山東西王玉米收購價格2090元/噸,河南收購價格2030~2070元/噸,河北秦皇島收購價格1920元/噸;東北比較穩定,長春收購價格1750元/噸,公主嶺1830元/噸,榆樹1780元/噸。
展望后期市場,隨著新玉米由南向北推動,玉米現貨市場供應壓力漸漸增加,后期華北玉米現貨價格將維持偏弱走勢,東北臨儲拍賣完成后,價格或有一波下滑,但幅度不會太大,且新糧集中上市后,農戶和企業間的博弈將決定價格的調整。常年來看,需求漸漸升溫,玉米供需依然存在缺口,未來玉米市場總體仍然向好。今年臨儲拍賣成交2000多萬噸,消除今年消耗,結轉到下年度的庫存大幅降低。加上今年玉米種植面積降低及前期蟲災影響,年度玉米供應預期有1000萬~2000萬噸下滑。
目前南北港口庫存仍在逐步下降,北方港口庫存已經降至300萬噸以下,降至近年同期平均水平以下,低于去年及前年同期。廣東港口庫存也在30萬噸左右,其中外貿庫存不足12萬噸。而飼料企業去年4月至5月的庫存也已不見,目前維持月內生產,精加工企業隨采隨用,持續降低的庫存為后期集中采購夯實了基礎。
從需求方面來看,豬瘟帶來的悲觀影響基本上將在四季度收尾。一方面,國家確定了五項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一定程度提振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另一方面,隨著入秋天氣轉涼,豬瘟爆發頻率或隨之下降,加上四季度剛需,飼料消費或獲得一定提振。
常年來看,2019/2020年度玉米市場供求壓力將較2018/2019年度削弱,有關部門維持2500萬噸的供需缺口預期,后期玉米價格底部仍處于抬升之中。根據以往臨儲拍賣價格和新糧上市價格關系推演,今年新玉米上市后,吉林長春玉米收購價最低較陳糧低100點,低價在1650元/噸,港口平艙價一般加200元升水,最低點在1850元/噸,考慮期現回歸,2001合約最低點在1850元/噸。依照長春區域種植成本計算,2019年農戶種植成本在1623~1630元/噸,無利潤折合港口收購價格在1800~185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