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與炎炎烈日相呼應,國內玉米市場似乎也進入了最難熬的“盛夏季節”,玉米市場價格低迷,下游要求表現“寡淡”。
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節節下調,并已接近去年谷底。
7月上旬,國內玉米價格整體仍顯低迷,僅局部略有上升。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相對穩定,吉林1800元/噸左右才有一定收購量,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2010~2080元/噸,周環比上漲10元/噸。
北方港口卓越玉米理論平艙價格穩定,南方銷區購銷持續清淡。截至目前,北方錦州港2018年產玉米(容重700g/L以上)集港價1850~1870元/噸,理論平艙價1900~1920元/噸,周環比持平,集港量持續低落。廣東港口散船新玉米報價維持在1950~1970元/噸,周環比持平。
7月4日,臨儲玉米拍賣共計投放398.19萬噸,實際成交86.91萬噸,成交率21.83%,成交均價1677.3元/噸;前一周臨儲玉米拍賣共計投放398.1萬噸,實際成交133.7萬噸,成交率33.57%,成交均價1666.7元/噸。上周與前一周相比,成交率下降11.74個百分點,成交均價提高10.6元/噸。
截至7月4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玉米連續拍賣七周,累計成交1622.38萬噸。目前參拍主體購買意向謹慎、出價理性,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貿易主體對短期行情的悲觀預期,以及市場現有銷售缺口難以支撐行情的窘境。后期伴隨陳糧出庫數量增加,出庫成本下降也將拖累市場行情逐步走低。
自今年5月下旬開始,我國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持續下降成為一道風景。其中,遼寧錦州、鲅魚圈兩港日集港量均持續在1萬噸以下,近期更是降至2000~3000噸的水平,且多以糧商自行集港為主,購銷著實清淡。
雖然從農業新農村部報告數據來看,今年我國非洲豬瘟報告病例已過高峰期,但從區域來看,由于5月下旬開始四川、云南、貴州等地陸續爆發非洲豬瘟,直接導致當地散養戶大大量退出,比例高達六至八成,直接影響當地豬料消費,繼而波及玉米采購節奏。受此影響,2019年國內豬料出售量因非洲豬瘟下降的幅度將進一步擴大。
現階段東北玉米長勢普遍優良,但需關注病蟲害發生。據了解,各地玉米大斑病產生并且加重,其中黑龍江省多個縣份玉米大斑病展現,安達、雙城、木蘭、阿城、賓縣、穆棱、樺南、肇源、肇州、慶安、遜克等地,發病地塊病株率一般在5%~10%,發病較重的地塊病株率在30%左右。內蒙古、吉林、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寧夏等地均有發病植株。各地植保站已經開始全面關注并且跟蹤防治,但仍有部分地塊或受其影響,導致單產預期降低。
市場傳聞東北地區糧庫會銷售一部分貿易糧,目前拍賣持續,保持周度400萬噸投放量,按照往年慣例,臨儲玉米拍賣多在10月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