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化工市場 » 產業觀察 » 正文

乙二醇產業陷入產能過剩窘境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7-9 2:57:22   來源:和訊網 期貨日報 作者: 我要投稿
關鍵詞:乙二醇

  據了解,我國乙二醇90%以上用于生產聚酯產品,乙二醇價格調整時刻影響著下游聚酯企業的生產與經營。6月中旬,期貨日報記者跟隨大商所調研團走訪了浙江地區多家聚酯生產工廠和主流貿易商,詳細了解了上下游產業鏈目前的生產、出售和庫存狀況以及企業生產經營心態和對后期市場走勢的看法。

  乙二醇產業陷入產能過剩窘境,“兩條腿”走路才能行得穩下載App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新產能集中投放行業可能面臨重新洗牌

  目前,乙二醇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窘境。受到多年來乙二醇各類生產工藝產能擴張的影響,特別是近幾年中國煤制乙二醇發展迅速,而下游需求難見起色,再加上港口庫存高企,今年3月中旬以來,乙二醇期貨價格結束反彈,轉入單邊下行走勢,1909合約從5483元/噸年內高點跌至最低4314元/噸后,近期出現低位小幅振蕩格局,圍繞4400元/噸上下波動。

  期貨日報記者從調研企業了解到,目前無論是乙烯法制乙二醇企業還是合成氣制乙二醇企業,都面臨著全行業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的壓力。盡管如此,各生產企業仍保持高負荷運轉,以市場換利潤,應對國內井噴的產能增加和國外進口貨源的競爭。

  對此,榮盛石化(002493)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盛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乙二醇生產企業主要考慮綜合利潤,而非乙二醇單一生產線利潤。如果乙二醇生產企業停產,那么原料乙烯庫存的銷售將會很困難,因為乙烯的流動性比較差,全亞洲的乙烯船僅有20多條,單獨賣乙烯并不劃算。此外,乙烯鏈條中80%的利潤來自聚乙烯,20%的利潤來自乙二醇,除非整個乙烯下游沒利潤才可能考慮停產。他認為,雖然目前煤制法利潤不好,但為了保持現金流和客戶關系,企業能夠優化生產,卻不太可能停產。

  有行業人士分析,目前乙二醇供應過剩只是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未到來。將來5年,全球乙二醇產能將迎來大幅增長。國外方面,北美、中東和南亞都有不少大型項目上馬,這些裝置多選用廉價的乙烷為原料,國際競爭力較強。國內方面,2019年有600萬—700萬噸年產能計劃投產,2020—2025年計劃投產的項目年產能達到1500萬噸。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乙二醇所有路線總產能達到了1054萬噸。到2022年,如果目前國內規劃的乙二醇各種路線裝置能按照實際規劃投產,屆時乙二醇產能將達到3058萬噸,而2018年中國乙二醇的表觀需求量為1668萬噸,預期2022年達到2024萬噸。

  “隨著頁巖油的研發,海外天然氣制法的產品將會增加,并且這種制法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未來乙二醇市場的競爭格局為煤化工、大煉化、海外氣頭三種制法,乙二醇行業或面臨重新洗牌。”榮盛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全球乙二醇產能的過剩,我們現在購買原材料時,跟國外供貨商談下來的價格幅度是比較大的。”榮盛石化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上游石化企業的議價能力在削弱,下游廠家的議價能力則逐步增強。

  港口的庫存高企聚酯企業缺乏備貨動力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6月27日,華東主港地區乙二醇港口庫存約125.1萬噸,環比上期下降5.7萬噸。其中,張家港庫存為81萬噸,較上期減少4.9萬噸;上海及常熟庫存為16.9萬噸,較上期增加2.6萬噸;江陰及常州庫存為10.3萬噸,較上期增加0.8萬噸;太倉庫存為9.3萬噸,較上期減少1.8萬噸。雖然近期庫存略有下降,但125萬噸仍為近5年來的峰值。

  在調研中,寧波杉杉能化公司聚酯部主管朱超也證實了這一點。“6月初,乙二醇港口庫存曾達到近年來最高143萬噸,當時基本沒有罐容了。6月以來,隨著煤質復產的推遲,臺灣南亞約6萬噸合約不斷減少,以及聚酯開工負荷提高,港口展現了去庫存的現象,目前庫存降到125萬噸,但仍處于歷史高位。”他告訴期貨日報記者,7月初,隨著大陸煤制開工負荷提升,臺灣南亞復產,庫存仍舊會回到緩慢累庫的狀況,預計本周四港口庫存會回升到130萬噸。

  高庫存影響了乙二醇市場價格,下游企業的備庫策略也相應作出調整。“對待乙二醇這樣高庫存、高投產的品種,下游聚酯工廠是缺乏備庫動力的,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上并不缺貨,工廠拿貨補庫比較容易;另一方面是工廠對乙二醇未來價格不向好,會擔心庫存保值問題。”上海半夏投資管理中心研發員黃威霖解釋說。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榮盛石化、恒逸石化(000703)等大型聚酯工廠的乙二醇備貨一般在20天左右,而浙江天圣化纖公司(下稱天圣化纖)、浙江佳寶聚酯公司(下稱佳寶聚酯)等中小型企業的乙二醇庫存一般維持在3—4天。

  朱超分析說,現在乙二醇現貨倉儲費是每天1.5元/噸,一個月的費用是45元/噸,資金利息每月為20元/噸,存貨半年需要400多元/噸,如果看不到明顯的去庫存,在高庫存的情況下,持有乙二醇成本太高,所以工廠和貿易商囤貨意愿不強。

  此外,聚酯企業近期利潤下降也是企業備貨積極性不強的重要原因。目前聚酯工廠產成品庫存不高,聚酯的庫存轉移到了織造市場。企業利潤方面,榮盛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3月聚酯企業生產利潤較好,但4月以后雖然乙二醇價格持續走低,但由于原料PTA價格大漲、聚酯下游需求放緩等原因,聚酯企業利潤大幅縮減甚至呈現虧損。

  供給端尚未改善多數企業看淡后期市場

  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企業普遍認為,乙二醇整體處于供給過剩的階段,并且這種狀態是持續的,一直沒有改善。未來,隨著乙二醇新產能投產以及下游持續的負反饋,疊加6—7月傳統淡季的壓力,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壓力可能比去年更大。

  天圣化纖相關負責人向期貨日報記者描述說,由于前期下游經編產能擴張嚴重,今年紡織市場偏弱,近期的兩次高產銷是由于上游原料漲價帶動了下游的拿貨熱情,其余時候以剛需采購為主。對織造市場來講,當下最大的問題是坯布庫存的高企,而這對于企業來說并非不可接受,織造企業的利潤依然允許維持開工,短期內預計不會有大規模停車,所以織布成品庫存未來大幅的去庫存要期望終端訂單的走強。

  同樣,佳寶聚酯相關負責人對下游消費也不太看好。“7月即將進入銷售淡季,坯布庫存很難減下去,但終端還能抗住。”該負責人稱,下游織造企業產能持續放大,以前按照預期需要提前生產,現在產能大了,隨時可以滿足訂單需求,所以訂單不會再提前下達,而是有需求才會下單。此外,受貿易摩擦的影響,部分出口訂單減少,而前期備好的出口產品難以轉內銷,產品不斷積累,庫存升高。

  在朱超看來,短期乙二醇期現貨價格大幅反彈比較困難。雖然現階段聚酯工廠產品絕對價格較低,但聚酯工廠在價格反彈的時候愿意主動去庫存,表示對下游比較悲觀。

  不過,據恒逸石化相關負責人說明,未來聚酯產品國內及出口方面蘊藏著機遇。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得以緩解,外需有可能會再次向好。內需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家紡,從之前的房地產開工數據來看,未來竣工的較多,房地產帶動的家紡需求會環比走好;二是服裝,下半年秋冬裝整體用料量大于上半年,對聚酯的需求環比轉好。

  乙二醇產業陷入產能過剩窘境,“兩條腿”走路才能行得穩

  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初顯

  新產能集中投放,而下游需求不見起色,加之港口庫存高企,乙二醇價格一路下行,產業面臨重新洗牌。2018年12月10日,乙二醇期貨恰逢其時的上市給行業提供了新的避險工具。在此背景下,產業鏈企業運用期貨工具管理經營中的風險顯得尤為重要。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乙二醇期貨上市以來成交規模穩步增加,市場結構日趨合理,在化工市場“初露鋒芒”。今年上半年,乙二醇期貨日均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分別為21.72萬手、24.22萬手,在同期大商所化工板塊中占比25%、21%,累計參與交易的法人客戶數近3000家,法人客戶日均持倉占比49%。6月乙二醇期貨順利結束首次交割,參與交割的客戶覆蓋了上中下游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全產業鏈,產業客戶積極參與。截至6月底,乙二醇期貨已經完成15萬噸的交割量,各項制度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實現了平穩開局,并已逐步走向成熟。

  從期貨價格走勢看,乙二醇期貨上市以來,價格呈現波段式下挫,這很客觀地反映了乙二醇市場供給嚴重過剩的事實。乙二醇期貨1906合約的基差均值為-49元/噸,不到合約均價的1%。乙二醇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從年初的5084元/噸降至6月底的4445元/噸,降幅為13%。Wind數據顯示,同期國內現貨價格跌幅為15%,期現貨價格走勢高度相關。這些都說明期貨市場很好地反映了現貨市場變化,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初顯。

  據相關人士簡介,乙二醇期貨上市以來,產業客戶參與期貨交易的熱情高漲。乙二醇生產企業在積極嘗試利用期貨工具,中海殼牌還申請設立了乙二醇交割廠庫,中下游客戶更是乙二醇期貨市場的主力參與者。遠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遠大能源)烯烴事業部總經理戴煜敏告訴記者,在期貨市場中,產業客戶可以經過期貨工具實現很好的庫存管理、價格管理。

  “在價格下跌流程中,產業鏈上游企業可以通過套保鎖定利潤,特別是在供給過剩的狀態下,通過遠期升水結構可以很好地實現生產套保;中游貿易商可以靈活實踐基差交易,對于庫存或者合約可以做出賣出和買入套保;產業鏈下游聚酯企業可以利用遠月合約貼水優化原料成本,并鎖定訂單的原料成本。”戴煜敏認為,乙二醇期貨上市以來,價格呈現波段下行走勢,充分反映了市場供給嚴重過剩的市場結構,同時為產業提供了更有效、更安全、更標準化的市場渠道。產業客戶積極參與乙二醇期貨交易,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流動性,更推動了聚酯產業的升級,提升上中下游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使得實體與金融的結合更緊密。

  據記者了解,遠大能源用來乙二醇市場的主要貿易商之一,需要常備大批量的乙二醇庫存為終端聚酯企業穩定供貨,但在近期供給嚴重過剩、價格不斷下跌的大環境下,常備庫存會造成企業較大的虧損。得益于乙二醇期貨的上市,公司在乙二醇期貨1906合約上賣出套保,保護了庫存價值,減少甚至避免了損失,提升了服務實體產業的信心與能力。此間,公司還嘗試參與了乙二醇期貨1906合約的賣出交割。

  華泰期貨乙二醇高級研究員余永俊也表示,目前中下游企業參與期貨較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乙二醇期貨上市之前就已經有相當豐富的期貨參與經驗。基于產業整體的期貨工具運用環境,未來產業企業參與乙二醇期貨的前景特別樂觀,乙二醇具備成為化工明星品種的潛力。

  隨著企業對乙二醇參與和熟知程度不斷提升,期貨價格的影響力也日益彰顯。中信期貨研究部許俐告訴記者:“國內市場對進口乙二醇的依賴程度依然較高,目前進口貨一般是跟國外大的銷售商通過簽訂長約的方式采購,下游聚酯企業對乙二醇定價比較被動。”

  據許俐介紹,乙二醇期貨上市給聚酯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定價選用,同時還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的手段發揮套保避險的作用,市場信息也更趨于豐富和透明。產業客戶通過期貨對乙二醇的形勢研判更精準,便于庫存管理和利潤管理。比如,企業看弱乙二醇市場,可以通過賣出期貨進行價格保護;后期價格低位看漲時也不用耗損大量資金囤現貨,只要做多期貨即可實現利潤鎖定。總之,用期貨和現貨“兩條腿”走路后,乙二醇企業的前行步伐更穩健。



以上是最新乙二醇價格資訊,更多乙二醇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乙二醇價格走勢,乙二醇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乙二醇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