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國內智能鎖行業發展較為迅速,特別是在2015年之后,無論是企業數量、產品質量、產出售量都實現了階段性突破。根據全國制鎖行業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智能鎖產銷量約為200萬套,2016年約為350萬套,2017年約為800萬套。而在2018年,半年時間出貨量就達到了837萬套。
不過在市場高速發展的背后,大家對所謂的千億市場過于迷失。不少行業人士對將來智能鎖市場能否真的能達到千億級別都心存疑慮,盡管市場蛋糕充分大,但想要達到千億級的市場體量,目前來看還是有些夸張。尤其現在還有很多鎖企過于夸大自己的實力,令整個行業變得烏煙瘴氣。
一位智能門鎖經銷商曾私下對筆者稱,“現在很多智能鎖企業吹噓的成分很大,有的企業說自己年銷量能有幾十萬套,但其實真正到消費者手中的也僅僅幾萬套而已。大部分的貨都壓在了渠道里面。”
即便如此,涌進來的企業依然還是多如牛毛。在現如今智能門鎖行業內,基本可以分為“傳統五金派,建材派,小米派,互聯網派,代工廠派”,這次我們就先來聊聊小米派系。作為自成一派的小米派系智能門鎖,從誕生之日起就自帶流量,尤其經過眾籌等行動拉動了C端市場,令很多“傳統五金派都”都自愧不如。但瑜不掩瑕,小米派系的智能鎖企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小米派系:線下短板待補,B端“肉”才多
目前小米派系內部比較成功的鎖企除了米家之外,就屬云丁科技旗下的鹿客智能門鎖了。但線下渠道的薄弱,可謂是大多數小米派系智能門鎖企業的通病。
據某位業內人士表示,“小米入局智能鎖其實是好事,會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尤其是電子、軟件這一部分。但畢竟智能門鎖線下渠道才是大頭,沒有利潤的話,很多代理商是不會采用去做的。”
小米派系主攻的是智能門鎖C端市場,目前除了米家與鹿客之外,其它企業的線下布局并不完善。我們從鹿客工作人員處熟知到,目前鹿客已經有5000多家線下體驗終端,除了蘇寧、國美、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核心KA渠道外,還建立了不少專營的品牌專賣店,預期今年年底終端門店將會到達8000~10000家。
不過除去米家與鹿客外,其它的小米派系鎖企就沒有在線下渠道擁有太多的優勢。據業內人士分析,線下市場目前仍處在拓荒期:線下門店房租、人力成本高、利潤低。對待新興鎖企或者主打線上的品牌而言,在獲取充足的資本支撐之前,顯然不適合布局線下渠道。
除此之外,現如今大部分的智能門鎖企業增加空間依然還是在B端市場。
前不久,我們曾專門在家裝建材市場采訪過一位某品牌智能門鎖的代理商,據其簡介,今年僅上半年他所代理的品牌工程項目安裝與售后接單量就突破了10萬套,但這只是在B端,C端的安裝量其實每個月不到200單,甚至有時候不到100單。
雖然目前某些鎖企號稱在B端市場占有率超過60%,但在相關媒體調查后發現這其實只是“長短租公寓領域”的B端市場占有率,在更龐大的地產、政企以及傳統的線下渠道層面,其實并無優勢。
在B端市場,隨著精裝修時代的到來,智能鎖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漸漸成為各大地產商提高房產附加值的賣點之一。為此,智能鎖的初裝量近年來持續走高。甚至許多用戶接觸到智能鎖都是通過研發商初裝鎖了解到的。
但是地產商需求特別高,開始價格要有優勢,其次質量還不能太差,再次安裝和售后務必做得好,所以很多智能鎖企業不愿意接工程項目,但是量大是最大的誘惑,企業該如何平衡零售和工程項目?這需要企業還需要從實際出發來考量。
當然,業界還有一種觀點是,因為利潤的低薄,未來B端市場肯定不會是智能鎖企業們爭奪的主戰場,C端才有可能是智能鎖品牌爆發的主要角力點,所以這也是米家與鹿客的優勢所在。
不過在C端市場,以德施曼、凱迪仕為代表的傳統鎖企們也正在謀求突破。傳統門鎖企業都是依靠電商+線下的模式,但基本也是以線下渠道為主。此外也有一些公司嘗試過其它銷售渠道,比如說會銷模式,還有一些通過鎖匠聯盟推廣。
據一位曾經自主創業智能門鎖的創從業者分享經驗:“全新的渠道形式一定會有,比如有些鎖企嘗試的小區合伙人這種半微商模式。但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消費者購買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所以說,相比沒有任何基礎的新興鎖企,傳統五金派系企業才是小米派系未來潛在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就目前C端市場而言,真正做起來的品牌又屈指可數,多數企業還處于混戰階段。
對此,某業內人士點評:“一家真正卓越的智能門鎖企業,兩手都要硬,不管是在B端還是C端都不能忽視。”
高性價比是否意味著再次陷入價格戰?
對于小米派系的智能鎖產品而言,高性價比自然是其最大的殺手锏。
但據我們考察,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門鎖,拋去三無產品之外,最便宜的就屬小米生態鏈內部的智能門鎖品牌,一些入門級別的產品售價基本在千元以上。不過在這次618期間,一些產品促銷價格曾被拉低至999元,帶動了部分消費市場。
而一些傳統鎖企所銷售的智能門鎖,普遍在2000元以上,碰上促銷活動可能降到1500元左右,所以對比價格、性價比而言,小米派系的產品優勢比較明顯。
不過話說回來,價格低一定就有絕對優勢嗎?恐怕并不是。
據行業權威媒體門鎖世界統計,“目前來看,1500-2500的智能鎖是最受歡迎的。”所以說,高性價比肯定是搶占用戶的必殺器,但是高性價并不等于廉價。
能夠說,在用戶越來越理性的市場環境中,產品太過便宜反而導致一些消費者不敢去消費。其實這點并不難理解,畢竟門鎖意味著家中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一旦這道防線被突破,后果肯定是災難級的。
所以說,雖然定價高低對于企業而言很重要,但就目前來看,賣幾百塊錢一把的智能鎖基本就是在“耍流氓”,如果碰上包安裝的肯定是藏有貓膩。因為根據我們調查,目前市面上一套智能門鎖安裝收費標準普遍在300元左右,如果一把智能門鎖只賣幾百元還包安裝,那么可以斷定,這批門鎖要么稱不上“智能”,要么質量肯定難以確保。
還是我們上面的那位創業人士,他表示:“雖然價格下行是好事,畢竟價格一直是消費者選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智能門鎖是耐用品,考慮到品質和安裝售后。要做企業,價格總有個底線不能擊穿。一旦擊穿,會發生什么,歷史上已經有無數案例了。”
“產品趨同、派系內斗”不只困擾小米派系
可以說,對于所有新興鎖企來講,行業競爭已經不是很激烈而是非常激烈!智能門鎖行業所面臨的“大浪淘沙”其實從一開始就有,而如今面臨的則是物聯網的海嘯。所以說,智能家居也不能當成是小米生態鏈內某些企業的“遮羞布”。
對此,某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稱,“新興智能鎖企業,艱難的并不是環境,而是方向,如何找準自身定位才有機會在這場海嘯當中活下來,否則只會越來越難。”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過了,B端市場依然是目前推動整個智能鎖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而目前很多新興鎖企,尤其是小米派系的鎖企縱然進入到地產前裝市場當中,依然會面對“如何解決低價中標后的賬期資金壓力”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從一些專業人士處獲取到的看法與觀點。
不過除了向其它市場延展之余,小米派系內部的競爭也在所難免。在某些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米家智能鎖的入局,將會對小米生態鏈內的“自己人”產生直接的挑戰。如果說像鹿客這樣的品牌也還好,畢竟在線上線下都有一定的銷售能力,即使在線上也入駐了小米有品平臺,但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有品的渠道銷量占不到鹿客整體銷量的15%。
但其它智能鎖企或者品牌就不好說了,拋開線下市場份額,如果再在小米有品平臺上得不到主推,只剩下京東、天貓跟蘇寧,其實是很難起量的。還是以鹿客為例,根據權威數據顯示,鹿客品牌從2017年3月發布至今,整體的出貨量已經超60萬,這份成績單也算是不錯的了。像是一些新晉的小米派系正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一旦跟米家智能鎖發生沖突,其后果可能只有自生自滅了。
此外,米家的入局或許對于整個小米生態鏈而言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對于鹿客,包括創米小白這樣的品牌或者企業來說,要說內部之間一點競爭都沒有,恐怕很難令人信服。而米家、鹿客以及其它小米派系推出的智能門鎖,產品本身還存在一些趨同的弊端,甚至可以說差異化不足才是造就內部矛盾的根源。
對產品差異化的問題,可以說現在用戶對那些選用公版公模生產的產品,以及那些仿來仿去的智能門鎖,早已審美疲勞。尤其是這些產品在功能上千篇一律,外觀設計上也不斷撞臉。
對于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智能門鎖產品,同價位幾乎都涵蓋了相似的功能,譬如指紋識別、智能監測、密碼解鎖等等,但這些功能沒有一項能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包括小米派系等新興智能鎖企,更應當集中資源塑造幾款概念超前的產品,這樣不單可以解決產品差異化的問題,同時還可以運用這些產品更好地向投資機構講故事。
寫在最后
總得來說,小米派系內部的智能鎖企,除了擁有性價比及線上優勢外,在決定生死的線下渠道,以及產品差異化上,都需要盡快實現突破。畢竟時間不等人,在智能門鎖市場,尤其是C端市場沒有出現絕對龍頭企業的狀況下,人人都有機會實現超車。
那么小米派系究竟誰能最終出頭?還尚待時間來驗證。不過據我們推測,在未來5年時間內,智能門鎖市場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從“藍海”到“紅海”,甚至直接跨越成為“血海”的災難時間正一步步逼近。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