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漿分為木漿、非木漿及廢紙漿,木漿普遍用于文化紙、生活用紙和部分包裝紙,非木漿則普遍用于生活用紙、廢紙漿用于箱板瓦楞紙。三者需求的取代性相對較弱,分析需求時可區分對待。另外,木漿按原料劃分為闊葉木漿和針葉木漿,兩者有一定的取代性,但受到價格差距及所起作用影響,無法完全取代。因此,分析木漿需求,則主要是看文化紙、生活用紙及白卡紙需求。
成品紙盡管也屬工業品,但它的使用比較廣泛,需求相對剛性,因此周期性要弱于鋼鐵、化工等領域。大周期看,成品紙需求主要受到人口、社會發展水平、世界經濟影響,小周期也存在季節性。按照中國造紙年鑒統計,除2008-2009年經濟危機外,1996年至今世界紙及紙板的產、銷售量穩步增加,但2011年以后增長幅度明顯放慢。
世界范圍看,紙漿年需求量在4.1億噸左右,其中原生木漿需求量為1.76億噸,占比43%,而原生木漿中一體化造紙規模大概在1.11億噸,商品漿需求量為0.65億噸,其中闊葉木漿和針葉木漿需求量分別為3400萬噸和2500萬噸。按照有關機構在2019年預期,2018-2023年的5年間針葉木漿需求年均增長速度為1.4%,闊葉木漿年均增長速度2.8%,增長的趨勢未變,但幅度相比前10年放慢,與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人口老齡化有關。
2019年海外市場需求萎縮,歐元區制造業PMI跌破榮枯線,1-10月歐洲漂針漿消費量344.3萬噸,同比減少7.4%。截止2019年10月歐洲港口木漿庫存量為187萬噸,相比年初增加26.4萬噸,同比增加40.7萬噸。受到歐洲需求萎縮影響,漿廠發運至中國占比增加,加劇后者供應壓力。

中國依舊是商品漿需求的主要地區,按照Brian McClay&Associate統計,2019年已占據世界需求的34%,且未來5年中國仍是商品漿需求主要增長國。2019年前10個月中國木漿進口量為2,243.6萬噸,同比增加7.9%,其中漂針木漿和漂闊木漿進口量分別為738和977萬噸,同比增加9.5%和3.0%。從進口來源國看,加拿大和美國占中國漂針漿進口的45%,芬蘭和智利占比在17%,俄羅斯占比12%,前5個國家占據進口總量的90%,集中度較高。
2019年中國造紙業景氣度繼續下行,1-10月行業利潤總額累計506億元,同比減少17%,為2013年以來zui低值,造紙工業ppI連續10個月下降。紙廠預期偏弱,開工意愿不大,上半年以去庫存為主,1-4月紙產量同比減少。進入三季度末后,情況稍有好轉,由于原料木漿價格大幅走跌,及成品紙價格的上漲,行業利潤開始回升,8-9月利潤總額同比轉正,上市造紙企業凈收入普遍由2018年3季度的凈虧損轉為盈利,9-10月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同比增加幅度達到28%和22%,1-10月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增至10,346萬噸,同比增加3.3%,盈利好轉及需求高峰增加提振紙廠生產熱情。


2019年各類成品紙走勢也出現分化。文化紙和包裝紙價格止跌反彈,生活用紙則延續弱勢。下半年談判趨于常態化,對成品紙需求影響減小,教材囤貨及年底各大公司報表的印制催生大量需求,規模紙廠經過上半年的去庫存后,廠內庫存壓力減小,銅版紙和雙膠紙價格8月下旬以后頻繁提價,截止11月下旬,相比年初分別上漲4.5%和7.4%。按照卓創資訊的統計,2019年10月樣我公司銅版紙和雙膠紙庫存分別為25萬噸和39萬噸,相比年初分別降低37%和25%,同比減少48%和42%,回到2017年初以來的低點,庫存去化相對充分。
白卡紙相比年初上漲8.9%,紙企出貨速度加速,旺季影響比較明顯,除汽車以外社會消費增長速度回升,推動包裝紙需求,2019年1-10月白卡紙開工率保持在80%-90%之間,累計生產6500萬噸,同比增加13%,2019年10月卓創資訊統計的樣本紙企白卡紙庫存48萬噸,較年初降低12%,市場庫存80萬噸,較年初降低11%,庫存量128萬噸,同比減少17%。白卡紙從開工和庫存看,供需情況將對較好,價格亦是回到了2018年下半年水平,進入2019年三季度后,紙企積極推漲,8-11月上漲幅度達到10%。
生活用紙則全年延續弱勢,河北地區木漿大軸原紙市場價相比年初下降21.5%,同比減少24.1%。生活用紙需求從常年看比較剛性,調整多受季節性影響,供應相對寬松,廠家庫存壓力相對較大。按照卓創資訊數據,2019年前10個月,生活用紙產量累計為783萬噸,同比持平,但企業庫存在2019年10月為16萬,較年初增加31%,從庫存和產量推算2019年生活用紙需求同比減少。但是由于木漿價格持續下降,生活用紙企業全年的盈利平穩性要強于包裝紙和文化紙。
受原料木漿價格下降影響,紙企在上半年消化完高成本木漿后,下半年成品紙價格隨需求上漲,但木漿價格卻持續低落,除生活用紙外,文化紙和白卡紙毛利率均顯著增長,基本回到2017年高點。從原料和成品價格亦由此可見,11月雙膠紙、銅版紙和白卡紙價格相比2018年初高點下降13-18%,但國內針葉漿價格下降幅度則接近35%,闊葉漿價格下降40%。

世界商品漿需求在未來4年預期增加390萬噸,年均增長速度為1.6%,2008-2018年需求年均增長速度為2.2%。中國依舊是未來4年商品漿需求增量的主要地區,而印度、印尼、越南等國需求潛力依舊存在,包括非洲在內,人口和木漿單耗量均較低,不過短期還難以取代中國對世界木漿需求的影響,可以看到在2019年中國需求低迷后,其他市場也難以對此產生有效對沖,導致木漿供需過剩,價格大幅下挫。分類別看,未來4年預期漂闊漿需求增加230萬噸,年均增長速度1.6%,2020年需求增加60萬噸,漂針漿需求預期增加160萬噸,年均增長速度1.6%,2020年增加40萬噸。而從需求需求端看,生活用紙需求繼續平穩增加,文化紙需求或將小幅下降。

對于中國2020年木漿需求,主要還是看下游成品紙需求情況。從M1-M2增長速度與造紙業PPI走勢看,前者大概領先后者1年的時間,本輪M1-M2在2019年1月階段性見底,因此預期造紙業PPI有望在2020年1月前后企穩,但相比前一輪見底,可以看到本次M1-M2上漲比較乏力,甚至弱于2012年5月,或導致成品紙價格上漲動力不會太強,大機率繼續反復2013-2016年的走勢。

從庫存周期角度分析,2019年開始國內制造業進入主動去庫階段,2019年9月產成品庫存增長速度為0.4%,主動去庫存進程持續,相對比zui近三輪庫存周期(200年6月-2009年8月、2009年11月-2012年11月、2013年9月-2016年8月),從2016年8月開始的本輪庫存周期呈現出了梯形頂部的特點,頂部時間拉長,且在主動去庫存過程中,出現了階段性的庫存回補(2019年4-5月),背后可能是本輪庫存周期受到上游行業供應側改革影響,同時拉動的因素轉變為房地產投資,因此使庫存一直在頂部震蕩,拉長了被動補充庫存的時間。從造紙業看,成品紙價格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亦是偏高震蕩階段,被動補充庫存持續。現階段庫存已接近于歷史經驗底部。從工業生產的量價關系來看,現階段處于產量已大致見底、價格仍在尋底的階段,按照庫存周期規律,產量高致同步于需求,價格略微領先于庫存,2020年一季度庫存周期可能由主動去庫存切換到被動去庫存,之后進入主動補充庫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