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甘膦行業概況
草甘膦是比較多廣泛應用的除草劑中的有效活性化學成分,它在歐盟的使用經受了嚴謹的監管。草甘膦與轉基因作物并無直接關系,非轉基因作物一樣要打除草劑草甘膦。草甘膦的產業鏈上游原料為甘氨酸、黃磷、甲醇、多聚甲醛等,下游使用在農業生產。
相對比甘氨酸法,IDA法具有產品純度更高(可獲得97%以上的草甘膦原粉)、環保低成本廉、綜合收率較高等顯著優勢。
2 中國草甘膦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據數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中國農藥出口金額同比下降6.78%。預期下半年隨著受氣候影響被推遲的種植需求恢復,情況將略有好轉。長期來看,隨著世界農產品消費的不斷增加,農產品價格的底部升溫,預期世界作物保護市場農藥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
目前國內產能多使用甘氨酸法,其中甘氨酸-亞磷酸二甲酯法工藝zui為成熟,應用zui為廣泛,目前甘氨酸法工藝在中國草甘膦有效產能中占比接近7成。
甘氨酸法所用的原料主要包括甘氨酸、黃磷、多聚甲醛、甲醇、液氯等,其中甘氨酸、黃磷在成本占相當高。
IDAN-IDA法所用的原料主要包括IDAN、黃磷、燒堿、甲醛、液氯等,其中對成本影響較大的主要是IDAN、黃磷等。
2012—2013年草甘膦價格的反彈提振中國企業產能拓展步伐,2014年中國草甘膦總產能達到近94萬噸,較2012年增加近40%。大量新增產能的進入加重行業供應過剩壓力,草甘膦價格持續下行行業盈利水平持續下降。2016年國內供應側改革的推動堆疊嚴厲的環保督察行動,行業部分中小落后產能開始持續退出,以高峰值計其中甘氨酸法產能減少12.5萬噸,IDA法產能減少9.5萬噸。目前來看中國草甘膦有效產能穩定在72萬噸左右,行業供需形勢得以改善。
進口方面,據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殺蟲劑、除草劑及相似品進口量為5.11萬噸,同比增加14.2%,進口金額為4.51億美元,同比增加7.7%。
出口方面,據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殺蟲劑、除草劑及相似品出口量為81萬噸,同比下降0.2%,出口金額為26.14億美元,同比下降6.7%。
3 中國草甘膦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供應端的約束下,近年草甘膦行業基本沒有新增產能,行業進入存量博弈的階段,行業CR5達到72%,企業數量減少到11家左右,隨著持續的環保安全生產高標準,預期未來行業集中度仍有持續提升的空間。
2018年興發集團完成對內蒙騰龍的收購以18萬噸總產能居國內第一,行業CR5達到72%。江山股份以7萬噸總產能,行業占比接近10%。
興發集團國內草甘膦行業龍頭,現有草甘膦產能18萬噸(權益產能14.75萬噸),產能穩居第一;據數據統計,2018年興發集團草甘膦營業收入達到33.64億元,同比增加34.6%,占總營收的18.84%。
生產與銷售量方面,據數據統計,2018年興發集團草甘膦產量為12.92萬噸,同比增加5.14%,銷售量為11.84萬噸,同比增加7.16%。
4 中國草甘膦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國際對草甘膦的致癌性辯論不止,國內也盛傳草甘膦對土壤的危害性嚴重,但目前滅生藥劑可替代產品甚少,草甘膦還要存在一段時期。我們都知道,草甘膦的殺草譜側重于禾本科雜草,且死草緩慢,因此在百草枯時代一直處于下風。針對一些多年生雜草,草甘膦有內吸傳導的效果,能有效減少持續危害,使用恰當則逐步根除,因此也獲得普遍認可。
4.1 草甘膦的發展方向是復配混合的多樣化,增加殺草譜、殺草提速是第一目標
(1)觸殺性藥劑的混用
與闊葉雜草觸殺作用顯著的乙羧氟草醚、麥草畏等藥劑進行混用,不單殺草譜有了質的提升,且死草速度獲得明顯提升,他們與草甘膦的有效成分含量大約配比為1:19。
(2)激素類除草劑的添加
激素類除草劑對草甘膦的加速作用十分明顯,有部分專家不推薦草甘膦與二甲四氯等激素類除草劑混用,但從多數國內登記配方發現,這個建議不創立。二甲四氯鈉(異辛酯)、二四滴酸、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三氯吡氧乙酸等激素類除草劑,將草甘膦帶入了一個新時期,對闊葉雜草增效提速不說,讓草甘膦的性價比獲得大幅提升,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3)禾本科藥劑的加入
草甘膦對禾本科雜草的防除強于闊葉雜草,但也不是萬能的。近兩年,蘆葦、茅草以及狗牙根,嚴重損壞了草甘膦的聲譽,不說低溫時對草甘膦的影響。溫度正常的夏季,蘆葦、茅草、狗牙根的防除,讓比較多人頭疼不已,添加精喹禾靈、高效氟吡甲禾靈等防除禾本科雜草的優良藥劑,強強聯合,讓難題獲得解決。
4.2 草甘膦的還有一個發展方向是向環保劑型的轉變
從原藥合成的廢水處理到制劑產品對土壤的酸性危害,草甘膦的研究一直在繼續。鑒于農業執法部門已明確規定不得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銷售使用,而對于環保要求及差別化的追求,消除多元組合的發展,更多的草甘膦向含量高、粉劑或顆粒劑型演變。草甘膦對健康和環境的影響也必將影響其此后發展,筆者覺得,草甘膦在國內市場也已經是窮途末路了,期望新的滅生性除草劑產品的出現。
另外一點是草甘膦精品化的雕琢。從原藥(母液或原粉)、乳化劑、增效助劑等的選擇,無不要求廠家精益求精,藥效的充分顯示將會使草甘膦的市場競爭激烈,不是比價格,而是比質量,農民的用工費用亦是其發展的助力器。
“賣點”的噱頭不再是唯一。“速效草甘膦”“遇水變藍”“補鉀的草甘膦”“開荒神器”……商品同質化嚴重,藥效示范將變得更加重要,農民要實實在在的效果,此后的市場,筆者預見:草甘膦將誕生一定的國內企業品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