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談判取得重大成果,從供需兩端利好棉花市場。現階段棉花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堆疊國儲棉輪入的穩定機制和未來需求提高的預期,棉花市場疲弱的平衡表獲得修復,未來棉花有望維持強勢。
經貿協議達成有望產生支撐
12月13日,中美雙方宣布已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統一。雙方將中止前期準備加征的關稅,并逐步減少前期已經加征的關稅。而中國將擴大對農產品的采購,筆者認為棉花將是加大采購力度的主要農產品之一。
中美經貿談判取得的重大突破將從供需兩個方面利好棉花市場。供應端,未來中國有望直接采購美棉補充國儲,直接減少世界棉花的供應。終端,中美經貿關系的緩和,直接利好國內紡織服裝的出口,此外,中美貿易摩擦的緩和將利好世界經濟增長,所以提高世界棉花消費。
不過,前期內外棉花價格的上漲已經部分反應市場對中美經貿談判結果的預期,所以消息公布后,市場反應清淡。盡管期貨市場有“買預期,賣事實”的傳統,但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對棉花現貨市場的影響尚無體現,未來幾個月,該事件的利好效應會逐步提高現貨價格。
國儲棉輪入的穩定機制在發揮作用
自12月2日開始,國儲以向下競價的方式向市場輪入50萬噸的新疆棉。今年的儲備棉輪入機制相比過去的收儲機制,是一種穩定機制,其不會主動提高棉花價格,但倘若期貨市場出現非理性下滑,輪入機制則會起動,經過輪入來平衡市場,導致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回歸。
從儲備棉輪入市場近兩周的成交情況看,該設備制發揮了穩定棉價的作用。截止12月13日,新疆棉輪入累計掛牌采購7萬噸,累計成交32880噸,其中新疆庫累計成交2560噸,內地庫累計成交30320噸,zui高成交價格13319元/噸,zui低成交價格12879元/噸。期初,市場信心悲觀,期貨價格迅速下行,儲備棉成交率曾達90%以上,隨著期貨價格逐步上漲,成交率明顯減少。
由于儲備棉輪入政策將延續至明年3月底,在這種機制的引導下,未來幾個月期現基差調整將明顯縮小。
過剩的供需平衡表出現明顯好轉
2019/2020年度初期世界棉花供需平衡表并偏悲觀,產量高幅預增,需求持續下調。據USDA預期,全年供過于求zui高預期在70萬噸以上,最近由于產量不如預期,過剩量已經下調至不如20萬噸。倘若后期中國決定進口美棉直接補充國庫,今年世界市場的供給情況將明顯好轉。
國內方面,盡管價格走勢較國際市場弱,但實際基本面較以往明顯好轉。產量方面有望和上年持平,國儲凈投放量最少較上年減少100萬噸。由于內外棉價格差距處于不合理狀態,今年的進口棉會明顯減少。期初庫存方面,新年度較上年度增加60萬噸。假設需求維持上年度的低位,新年度期末庫存有望同比下降近100萬噸,處于近年低位。
觀點總結,現階段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對棉花有供需兩方面的利好;國儲棉的輪入政策將延續到明年3月份,可以穩定國內棉價;國際國內市場的供需平衡表也在zui近幾個月獲得明顯改善。在很多利好因素的影響下,棉價有望走出弱勢,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