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在青島舉辦的磷復肥會議,早早的上星期一就有不少業內到了青島開始等候了。從星期一到周末,那可真是“天南海北賓朋聚,一日三餐頓頓喝。你倒我倒找利好,喝肥‘青島’愿糧多!”如果真的能喝到把糧食喝出利好繼而加速化肥銷售的話,那磷復肥會議就能和啤酒節聯誼了,讓我們再來N場不醉不歸的狂歡!好吧,熱身的冷笑話講完事,我們進入正題:都進入到國產鉀冬季檢修期了,氯化鉀行情要好轉了嗎?
首先,我們注意到港存量在變化。本年度氯化鉀港存數值的zui高峰出當前十一后,達到了360-370萬噸的歷史zui高紀錄,而后這個數字開始緩慢下降,直到上星期末港存量已快要降到330萬噸。這里面有兩個點:一是港存量仍遠高于以往同期(2018年同期160萬噸,2017年同期190萬噸);二是港存開始降了。樂觀者認為盡管港存多但是已經在降了,新大合同不簽,這個數字就還能繼續降下去,甚至可可加快下降;悲觀者認為盡管港存下降了,但是同比依然太多,并且保稅區的貨量在增加,如果算港存+保稅的總量,其實并未多大變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當前市場就是這么糾結,而結論只能交給時間自己去證明。但筆者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一種可能性:前三年第四季度氯化鉀的港存消耗速度分別是285萬噸、195萬噸和174萬噸,如果后期大合同會拖延到明年,第四季度進口量可以忽略的話(因“封關”所以不考慮保稅),到了年底時港存量就有可能要少于前三年同期的175-200萬噸了,而后面何時簽訂大合同、新貨何時發到仍是不確定的事情。
再者,邊貿將恢復進口。這幾個月邊貿是不是恢復進口一直是市場的重點關注點,特別是zui近兩個月,真真假假反重復復的消息甚是折磨人。zuizui新的消息稱,zui快本月底,正常的話在12月上旬邊貿將到貨,據稱品種齊全(包含大紅顆粒),但數量多少暫不確定,也尚無公布的正式價格。根據傳聞,價格可能相對低于之前根據印度大合同下跌幅度預期的價格水平。如果真的如此,如果量還不小,那么北方港口氯化鉀乃至國產鉀到站價均可能受到影響,這種可能性也是zui大的;但是想必如果貨源并不多,或者銷售的迅速的話,那么價格肯定會調漲,屆時可能反之又會支撐北方氯化鉀市場行情。總之,邊貿恢復進口的影響還尚待查看。
第三,成本上或許還有空間。自從印度大合同根據280美元的相對高價簽訂,國際市場氯化鉀價格卻還在繼續緩降,這說明了我國還是有著較大可能以更低的價格簽訂新的大合同。不過這個成本上可能的空間并不意味著絕對的下滑,還要再結合具體供需態勢而定。其實從成本和供需綜合來判斷,在當前價格水平下,氯化鉀往上、往下都是能注意到個百元左右可調整空間的。
另外,國產鉀廠家相繼進入冬季停止生產檢修期,龍頭企業盡管加強馬力在生產,但是特殊原因也導致后期市場的供應能力尚待考驗,總之國產鉀對市場的影響也是在利好與利空之間徘徊。并且大環境不佳也可能意味著“危、機”并存,也就是所謂的彈簧效應,當前業內普遍對年前的市場沒信心十足,不敢有想法,準備著年后高進高出,最少保證不賠,但是都這么想的時候往往又意味著會有人偷偷“下注”,如此的人多了到時候可能又偷雞不成蝕把米。
時間有限,第三點和zui后的“另外”寫得實在是過于倉促了,有興趣的業內朋友可以加入中肥網與筆者持續交流。總來說之,氯化鉀行情或許出現震蕩調整,綜合各類可能,暫時建議下游還是按需采購為主,也可擇機少量儲備。
以上是最新氯化鉀價格資訊,更多氯化鉀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氯化鉀價格走勢,氯化鉀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