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農化市場 » 產業觀察 » 正文

未來10年化肥消費量預計下降20%-30%,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里?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11-18 12:25:06   來源:中國化肥網 作者: 我要投稿
關鍵詞:化肥

  “未來10年化肥消費量下降20%-30%,復合化率持續提升,目前約40%,未來10年達到50%。”11月15日,中國化肥信息中心主任陳麗在“第二十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暨2019中國磷復肥工業展覽會”主論壇上表示,化肥產業下一步的主要趨勢是氮肥、磷肥將逐步實現供需平衡,鉀肥需適量進口,高效新一代肥料(特種肥)前景看好。
  化肥與新一代肥料:此消彼長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化肥產量和施用量達到歷史頂峰,隨后產銷售量日趨下降。2014年-2018年,全國化肥產量年平均下降2.9%。陳麗表示,2019年到2023年,化肥產量還將以0.9%的速度下降,預期到2023年,總產量大概在5840萬噸(折純)。
  化肥減量的新趨勢下,新一代肥料是企業未來轉型升級、突圍的有力抓手,亦是增加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目前,國內化肥整體處于供應過剩的狀態,競爭壓力和環保壓力帶動肥料產品持續創新升級,可以提升養分使用率、環保能力強的新一代肥料受到青睞。陳麗認為,未來5年中國新一代肥料將以1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增長,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生物提振劑等產品將是增速快速的領域。
  會議現場,陳麗給出了未來5年以上三類新一代肥料產量的預期數據:
  1.生物提振劑:年均增長率17%,2023年產能580萬噸
  2.生物有機肥:年均增長率13%,2023年產能1250萬噸
  3.土壤調理劑:年均增長率12%,2023年產能720萬噸
  4.增值肥料:年均增長率11%,2023年產能300萬噸
  新一代肥料方向:生態環保解決土壤問題
  目前,我國農業進入綠色發展時期,由過去的數量生產轉向提質增效,追求更質量高和高效益收益,這對肥料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會上,在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校驗中心(上海)常務副主任商照聰給出了一組數據,讓現場參會企業代表一陣唏噓:雖然目前農產品外觀越來越光鮮,品種越來越豐富隨著,但西方科學家比對1939年和1991年數據發現,植物中礦物質含量平均下降了22%。日本的研究數據也指出,三十年前菠菜的鐵含量是過去的2倍。
  “從營養學和預防疾病的角度來說,這個數據意味著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越來越少,這是不可忽視的隱形饑餓現象!鄙陶章斨赋觯缓侠硎┓始由贤寥廊鄙僦形⒘吭匮a充,土壤供應植物的礦物質大量降低,導致植物/動物體內缺少礦物元素,繼而造成人類食物中缺少礦物元素,傳導至人體,則表目前營養元素在體內儲備量下降,帶來慢性疾病。
  對此,他建議,未來農業創新的方向,應以健康為導向,改善農業生產工藝,科技創新方向,提升農業服務能力;而肥料創新的著力點,要從關注糧食產量向植物健康以及人類健康這一定位轉變。“這一定位既是學術研究的前沿,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利潤增長點!
  “增產是綠色發展的第一要務,綠色發展就要求把投入降下來,把化肥用量降下來,提升養分使用率。”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張衛峰同樣指出,目前中國作物僅僅實現了產量潛力的54%-82%,持續增產潛力十分大,需要科學施肥與其他技術緊密配合,大力發展增產肥、增收肥和環保肥。
  不過,在張衛峰看來,目前的肥料產品還無法滿足作物和綠色發展需求。張衛峰舉例指出,2008年全國肥料登記產品35132個,僅3%滿足土壤作物需求;2013年登記產品增加到64340個,但只有2%滿足土壤作物需求。對此,他提出了面向綠色發展的肥料及養分管理技術的創新思路:從目前的作物專用肥產品,向土壤作物專用肥、生態環保專用肥發展。
  復合肥:產品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作為應用zui為廣泛的化肥品種之一,復合肥歷經過去幾年迅速發展的高光時刻后,目前已經全面進入產能嚴重過剩而必須進行重新洗牌的階段。隨著行業的迅速發展,復合肥產品高度同質化,中低端產品過度營銷現象十分普遍,行業競爭已從低層次的、單一的價格競爭升級為多層次的創新和服務競爭,行業領先者正同時從價格、創新、服務等多個方面擠壓同行業生產廠家的生存空間。
  行業冷暖轉換,居于第一梯隊的企業總能早早感知,及時做出改變。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雁峰在會上表示,對標國際一流,持續帶動產品創新,是企業的根本出路。
  他簡介,新態勢下,新洋豐近年有了4大變化,zui為顯著的則是由董事長掛帥產品創新委員會主任,以產品創新主導服務創新和營銷創新,經過產品創新引導市場客戶,帶動研究開發國際化。
  新洋豐產品創新的方向,則是瞄準5個版塊:全營養要素、有機無機組合,開發不同使用環境的水溶肥, 研究開發輕優化施肥技術(適應勞動力短缺、機械化的趨勢),發展特肥肥料(小肥種)滿足不同需求。落地的產品則組合而成兩類產品體系:一是復合肥、液體肥為載體的產品創新,服務作物營養;開發有機/生物類產品、土壤調理劑產品解決土壤健康問題。
  磷肥:拓展功能開發新品 大幅提升磷使用率
  過去,中國磷肥被生產技術“卡過脖子”。隨著“料漿磷銨”技術、“濕法工業磷銨”技術的突破以及裝置的國產化、大型化,產業開始突飛猛進。不過,目前磷肥在實際的生產應用中,使用率低是zui大的問題。
  磷肥產業突破瓶頸核心取決于拓展功能開發新品,大幅提升磷使用率。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王辛龍認為,未來磷肥的發展方向是開發新產品,滿足現代農業對機械化施肥和水肥一體化的要求;拓展肥料功能,大幅提升磷使用率,降低磷沉淀及固定。
  技術路徑一是發展多元螯合磷銨,濕法制磷酸過程中,盡量多保留中微量元素,排除雜質;技術路徑二是改變磷形態,發展擁有優秀水溶性、緩釋性的聚磷酸銨。
  11月15日,“第二十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暨2019中國磷復肥工業展覽會”在山東省青島市開幕,多數知名肥料企業參展,農財君作為專業觀眾入場參觀,用鏡頭記載下了企業的風采。


以上是最新化肥價格資訊,更多化肥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化肥價格走勢,化肥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化肥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