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盡管下游煤炭需求在增加,但供應上增加的量遠比需求要大得多,造成用戶庫存持續積累,煤炭市場供過于求就此構成。內產和外來雙雙增加,不但造成市場煤下水不暢,連價格相對合理的長協煤的下水都出現阻塞了。隨之而來的是,北煤南運不通暢,主要運煤鐵路和港口煤炭發運同比下降,煤炭價格一路狂跌。5500大卡市場煤價格從七月初的614元/噸下滑至當前555元/噸。截至當前,市場沒有出現向好跡象,部分用戶根據指數下浮5-8元/噸接貨。煤價持續下滑究竟為哪般?
1.進口煤價格優勢明顯。
上半年,進口煤數量比較穩定,起到了既補充煤炭資源,滿足用煤需求,又限制了國內煤價大幅上揚的目的。從三季度開始,價格適中的進口煤大量進入國內市場,引起用戶瘋狂搶購,進口煤似乎控制不住了。在進口煤和內貿煤的價格差距引導下,進口煤到岸價甚至比長協煤價格還低,成為沿海區域用戶優先選擇的目標。三季度,合計進口量多達9611萬噸,同比增長1329萬噸。進口煤對國內煤價影響開始放大了,造成南方電廠庫存上升,對國內煤炭采購數量降低。多數電廠實施的是“對長協煤保持剛性拉運,大量采購進口煤,零星采購市場煤”的策略,帶動國內煤炭市場蕭條冷清,不單市場煤無人問津,而且環渤港口口到港拉運長協煤的船舶也是急劇降低。
2.供過于求壓力強化。
上半年,受礦難、煤管票限制等因素影響,市場供應受到影響,但環渤港口口發運保持正常,電廠庫存一直處于緩慢增長態勢。進入夏季,盡管天氣炎熱,空調負荷增加,但水電發力,抵消了夏季高溫帶來的利好。三季度,盡管煤價連續出現三次3-6元/噸的反彈,但只是抵御式反彈,煤價運行的整體趨勢還是下滑;從七月初的614元/噸跌到十月初的587元/噸;十月份開始,市場壓力強化,煤價跌幅強化。此外,電廠存煤持續增加;截至當前,全國重點電廠合計存煤升至9400萬噸,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678萬噸,存煤可用天數高達29天,電廠存煤基本覆蓋了11月上中旬。
3.煤炭運輸趨于寬松化。
下半年,上游安全、環保檢查逐步日趨常態化,對煤炭供應的影響有所減弱;加上鐵路、港口運能充足,帶動煤炭運輸更加通暢。特別大秦線檢修完成后,努力增量補欠,而朔黃線、蒙冀線也在發力,努力增加煤炭運量,到港煤車保持增長態勢。此外,需求端需求萎靡,到港船舶降低,環渤港口口煤炭調進大于調出,造成煤炭積壓;特別場地堆存的蒙煤容易自燃,貿易商和發煤單位被迫下調價格促銷,造成實際交易價格和指數交替下滑,出現惡性循環。
以上是最新煤炭價格資訊,更多煤炭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煤炭價格走勢,煤炭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