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能源市場 » 產業觀察 » 正文

未來全球LNG市場將迎來產能過剩時代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11-5 16:54:02   來源: 作者: 我要投稿

進入2019年以來,亞太地區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出現了大幅跳水。2019年8月亞洲JKM現貨價格(普氏日韓價格能源標桿)下降至4.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期英國NBP和荷蘭TTF氣價分別降至3.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和3.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美國亨利中心氣價降至2.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從歷史來看,亞洲LNG現貨價格一直高于歐洲,但本年度4月交付的JKM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下滑幾乎與荷蘭TTF天然氣價格相當,甚至一度發生過亞洲現貨價格低于歐洲的情況。亞洲JKM現貨價格相對美國亨利中心的價格差,也從平均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收窄至目前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
雖然進入9月亞太JKM現貨價格略有反彈,但仍然低于此前兩年的水平。目前亞太LNG現貨價格走跌意味著什么?全球LNG市場格局又正在發生哪些新變化?
LNG市場將供應過剩
亞太LNG現貨價格跌到低位,不單僅反映了該地區季節性的天然氣價格變動,也反映了全球天然氣供需態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zui近兩三年來,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爆發式增長,被業內普遍認為是拉動全球LNG需求增速的重要“引擎”。這其中,中國2017-2018年兩年間天然氣需求增速速度分別為15.3%和17.5%,LNG需求增長幅度亦是高達42%和38%。從2018年情況看,按照IGU(國際天然氣聯盟)數據,中國和韓國LNG進口累計增長2200萬噸,大約占去年全球新增LNG貿易量的80%左右。
但是,進入2019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減弱、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等因素影響,亞洲作為全球LNG貿易主要增量市場的需求增速正在趨緩。按照Wood Mackenzie的數據,中國LNG需求增速可能在2019年減慢至800萬噸,而2018年為1570萬噸。預期本年度三季度中國LNG進口增長幅度可能持續下降至10%以下(2019年上半年中國LNG進口增長幅度為19%)。
傳統大買家日本和韓國的需求前景也更為溫和。雖然從目前看印度及其東南亞部分國家LNG需求仍將保持增長,但亞太地區可能難以完全吸收本年度進入市場所有新增LNG供應量。
與需求萎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LNG供應側的增長強勁。受2015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降影響,2016-2017年全球LNG行業投資趨于冷淡,兩年間全球通過FID的產能分別還不到630萬噸/年和340萬噸/年,2017年全球僅有一個項目通過FID。但進入2019年以來,全球LNG項目產能建設一掃前兩年的低迷狀態,顯示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據統計,2019年已經有包含美國金鷹項目(1560萬噸/年)、薩賓帕斯T6(450萬噸/年)、Calcasieu Pass(1000萬噸/年)、莫桑比克LNG(1288萬噸/年)、北極二號(1980萬噸/年)等一批大中型項目先后通過FID,累計通過FID的項目產能已超過7000萬噸/年,創下過去15年來新高。未來還有包含莫桑比克Rovuma、美國Port Arthur在內等一批項目等候FID。按照一些機構統計,2019-2020年將有約1.09億噸液化生產能力達成FID。
2019年已投入生產的液化項目也將迎來一波小高峰。上半年全球新增8個液化項目,生產能力達到2720萬噸/年,預期全年投入生產項目產可以將超過4000萬噸/年(高于2018年實際投入生產產能3200萬噸/年)。而按照液化天然氣咨詢公司Poten&Partners預期,2019年全球新增LNG需求還不到1600萬噸,供應過剩的態勢十分明顯。
從供應的地域分布看,全球幾大主要天然氣供應國紛紛看好LNG行業發展機遇,正在努力競逐全球LNG供應的主導位置。其中,澳大利亞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大LNG出口國,2011-2019年間,澳大利亞的出口能力從26億立方英尺/天爆發式增長至114億立方英尺/日(約8500萬噸/年),超過傳統“老大”卡塔爾(目前LNG產能約7700萬噸/年)。俄羅斯也開始崛起成為重要的LNG出口國,該國目前具備液化產能接近3000萬噸/年,目標是成為全球前三大LNG出口國,預期在落實所有LNG項目的情況下,其液化產能能達到8300萬噸。美國2019年5月LNG出口已達到創紀錄的47億立方英尺/日,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國。預期到2020年末,美國本土48州的液化產能能達到93億立方英尺/日(6940萬噸/年)。
綜上可見,未來全球LNG產能潛力依舊十分大。按照此前多家機構預期,全球LNG市場或將在2023年前后再次轉向供給緊張,但這一判斷有可可以將被打破。按照4-5年的施工周期,zui近兩年通過FID的加拿大LNG、莫桑比克LNG、金鷹LNG、北極2等項目,預期投入生產周期都在2024年前后,這意味著全球LNG行業的產能過剩或將持續更常年。
行業“游戲規則”發生變化
全球LNG市場階段性的供應過剩,正在導致市場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買方市場特征日益顯現。這一重大轉變也正在推動LNG市場秩序和游戲規則發生新的變化。
對LNG買家來講,目前全球LNG市場供需過剩的局面,無疑對他們來講是利好的。但買家們也面臨一些挑戰。隨著LNG現貨價格與長約合同價格之間的價格差距更加明顯(4-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一些亞太地區買家前些年簽訂的高價合同正在給公司經營帶來很大壓力,追求價格重新談判或仲裁將成為一大選擇。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買家們在采購資源時更加會謹慎,應簽署什么樣的合同、設置什么樣的條款、在什么時間節點出手才可以zui大可能規避價格調整風險,成為考驗買家能力和水平的難題。在這個流程中,大力推動LNG合同模式創新成為買家們的重要選擇。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LNG市場近些年來也開始大的重組整合,行業巨頭向“超級資源整合商”邁進的趨勢很明顯。以“資源整合商”模式的引領者殼牌和道達爾為例。殼牌2018年具備液化產能3430萬噸(同比增長3%),但得益于第三方貿易量的快速增長,公司全年LNG銷售量高達7121萬噸,同比增長8%;道達爾2018年LNG產量達到1130萬噸,LNG貿易量達到1710萬噸(2016年為510萬噸),同年該公司采購了173船長協合同和97船現貨和中短期合同,較2017年(59船和49船)和2016年(51船和19船)大幅提高。
國家石油公司和大型公用事業公司也積極通過重組整合提高影響力。比如,2018年Qatargas和RasGas兩家天然氣巨頭的整合,被認為有助于減少成本、提高效率并擴大綜合實力,持續壯大卡塔爾在全球LNG市場的競爭力。還比如,2018年日本JERA公司和歐洲能源公司EDF Trading將各自LNG優化和交易活動合并到JERA Global Markets(JERAGM),本次合作被認為將排除LNG價值鏈中的低效環節,持續提高雙方企業的全球投資組合靈活性和風險防控能力。

預期在未來,會有比較多的國際石油巨頭、國家石油公司和大型公用事業公司,組成“超級資源整合商”以謀求市場位置,這些巨頭們的市場策略及行為也將持續對LNG市場格局重塑帶來一定的影響。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