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油田爆炸事件的影響逐步減退,國際油價重回之前的弱勢,國內聚烯烴行情也隨之歸復“冷靜”。
大產能裝置停車檢修完成
沙特油田遭無人機攻擊之因此對國內聚乙烯市場造成這么大的影響,除了原油價格反彈帶來的成本推動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沙特是我國聚乙烯的第一大進口國。2018年,我國從沙特進口PE300萬噸、pp60萬噸,月度進口量分別為25萬噸和5萬噸。不過,按照10月之后國內裝置復產和新裝置投產的量,即便進口遇阻,國內產量的增加也足以覆蓋供應缺口。
此輪庫存回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7—8月國內產能較大的裝置陸續檢修。其中,7月底獨山子石油化工100萬噸/年的裝置停車,8月中旬神華新疆27萬噸/年的裝置停車,8月25日延安能化45萬噸/年的全密度裝置停車。不過,以上大產能裝置已經在最近陸續重啟。
新增產量陸續投放
2018年國慶節之后,聚烯烴市場展開了一波持續下滑行情,聚乙烯價格從10000元/噸的高點下滑到上年年底的8300元/噸,累計跌幅為25%;聚丙烯價格從10000元/噸上方跌到8500元/噸,累計跌幅與聚乙烯相當。究究其原因,除了大環境上國際油價走低外,市場對2019年新增產量投放的預期也相當強烈。但是,進入2019年,聚乙烯價格在國外裝置投產預期中下滑,聚丙烯價格卻因新產能投放無法達到預期而表現抗跌。按照數據統計,安徽中安聯合的裝置7月底開車之后停車,8月底復產,生產PE 7042和PP粉料,開工率在70%左右;東莞巨正源一期產能30萬噸/年的聚丙烯裝置1號線裝置停車待料,開車時間預期在10月底前后,30萬噸/年的2號線暫時停車,重啟時間暫不確定;寧夏寶豐二期MTO裝放在9月12日投料開車,進展順利,產出L5E89,目前產品已經預售。
交投剛性需求為主
需求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下游需求,一部分是投機需求。
下游需求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8月,塑料制品累計生產為6066.9萬噸,同比增加8.1%,其中出口925.8萬噸,同比增加11%。總體看,前8個月塑料制品產量和出口量呈向好態勢。最近,農膜和地膜進入傳統旺季,廠家開工率有所上升。另外,四季度將迎來家電市場的一個旺季,洗衣機、冰箱等家電消費好轉也將推動聚烯烴需求。
投機需求面,體目前貿易商和下游廠家的庫存變化上。中東油田被炸的突發性事件提振部分貿易商和下游廠家進行了一輪補庫操作。之后,價格重回偏弱格局,前期補庫的貿易商和下游廠家開始主動減少庫存,接貨節奏放慢。同時,市場對新產能投放后的預期悲觀,投機性需求有所減弱。另外,從基差套利的角度考慮,目前,PP和LLDPE基差都較大,特別是PP,基差高達600元/噸,以至于這部分需求暫時減退。
總體來說,聚烯烴終端的表現雖然不差,但也明顯沒有亮點,總體維持剛性需求,部分終端細分領域的旺季對市場有短期支撐,只是在上游產能擴張的大環境下顯得杯水車薪。
上游廠家仍有利可圖
雖然2019年以來聚烯烴價格重心下移,然而,由于成本方面無論是原油還是甲醇都缺乏亮眼表現,上游廠家的總體生產利潤依舊較好,這也給后期市場期價的下行提供了空間。
四季度新產能倘若順利兌現,那么zui先受到沖擊的就是利潤。目前,PP各生產工藝的利潤不錯,PDH工藝和油制工藝的生產利潤甚至接近3000元/噸。聚乙烯利潤相對較差,但上游廠家依舊有利可圖。在這種現象下,市場要達到新的平衡,只能經過壓縮利潤的途徑來擠出邊際產能。
操作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四季度,建議參與聚乙烯的空頭操作,而基于較大的基差,聚丙烯可進行波段空單操作,長線參與做空MTO廠家利潤的操作。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