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鐵礦石行業日益受到關注,但是此前一直有著“定價”等方面的矛盾,影響著上下游的和諧。鐵礦石期貨的推出對于破解該矛盾效果有多大?處于下游的鋼企是否對此認可?
9月25日至26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持的第十九屆中國鋼鐵原料國際研討會在青島舉辦,權威專家對這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出席會議并發言,就期貨市場作用、鐵礦石期貨功能、產業與金融的關系等方面闡述觀點。他堅信,通過產業和金融雙方的共同全力,大連鐵礦石期貨一定能在構建鋼鐵和諧生態圈中發揮很關鍵性的作用,推進產業鏈各方合作共贏、構建長期持續穩定的合作關系,維護全球鋼鐵產業鏈的平穩健康發展。
破解行業上下游矛盾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國際貿易推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共同舉辦,冶金工業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承辦。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國內外主要鋼鐵生產企業和鐵礦石供應商及有關咨詢機構代表參會。據悉,全球鋼鐵協會、全球前四大鐵礦石供應商代表均出席本次會議。
業內專家在本次會議上探討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構造和諧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破解行業上下游矛盾。而影響上下游關系和諧的核心因素,就是定價問題。
業內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明指出,在一般的定價模式中,買價賣價一個價,賣方希望高價賣,買方希望低價買,買賣雙方是一種矛盾的對立關系。這種定價關系,是一方以擠壓另一方的利益為前提的。同時,定價效率低下,一般需要雙方通過長期反復的價格磋商。上世紀80年代到2010年之間,長達30年的鐵礦石定價模式基本都是靠雙方談判解決的。后來,隨著市場發展慢慢過渡到指數定價,指數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定價效率,有利于形成比較穩定的上下游關系,但買賣對立的關系并未根本性改變,并且指數的公平性和客觀性亦是其發揮構建上下游和諧關系的重要前提,但指數的小樣本特點,又是很難保證指數的公平性和客觀性,尤其是當供需雙方市場結構不均衡的情況下,這種矛盾更為突出。這亦是當前鐵礦石面臨的難題。
而期貨可以解決以上矛盾。期貨價格形成樣本充足大,任何人和企業都能參與。價格形成流程亦是公布透明、交易真實可靠,所有人都在統一規則體系下,根據自己的判斷、通過真金白銀進行公布交易。期貨還有嚴格監管,保證各方交易公平,比如限倉制度、漲跌停板、大戶報告、實控關系賬戶等,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中國證監會、證監局、期貨交易所、監控中心、期貨業協會等形成“五位一體”的監管體系。這種通過大樣本、在有效監管下、通過真實交易出來的價格,容易被買賣雙方所接受。更為關鍵的是,依托期貨價格形成的基差貿易方法,在解決了定價公平、定價效率的問題的同時,也為雙方解決在定價方面的對立關系提供了一種選擇。
避險和定價功能顯現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鐵礦石期貨避險和定價功能正在日益突顯。
回溯鐵礦石期貨、普氏指數及其螺紋鋼價格間的關系,可以明顯看出,鐵礦石期貨上市之前,普氏指數與鋼材價格高度有關,兩者有關系數高達80%以上,鐵礦石價格基本跟隨鋼材價格變動;而鐵礦石期貨上市后,普氏指數是由之前跟隨鋼材價格走勢轉為開始真實反映其自身的供求關系,普指與螺紋鋼材價格格有關性下降為40%以下。
從鐵礦石期貨上市后的走勢來看,主要歷經了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是2013-2015年的單邊下降,反映了因礦石投入生產而供應放量的情況;第二階段是2016-2018年的底部盤整,這是受到供應側結構性改革而終端需求不足的影響;第三階段是本年度以來的價格寬幅震蕩,反映了受潰壩和颶風影響而致的供應收縮的格局。上市前,普指每輪價格調整幅度平均61美元/噸,上市后降至34美元/噸,調整曲線更為平滑。鐵礦石期貨價格客觀高效反映了主銷區供求關系變化。
中國證券報記者還了解到,鐵礦石期貨市場每日近1億噸的交易量,遠遠高于現貨每日百萬噸的成交量和消費量,可以承接產業用戶的避險需求,保障了市場形成價格的公平性和客觀性。
以國內某大中型鋼廠為例,該企業在2019年上半年行業總體利潤下降的環境下,利用期貨工具實現利潤環比增加超45%。而同期行業平均利潤還不到4%左右。經統計,大中型鋼廠的套保比例約在20%-30%左右,商家套保比例也是幾乎達到100%。據某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統計,期貨上市后,15:00后成交的鐵礦石貿易從34%提升到80%以上。正是因為鐵礦石期貨的良好發展,招攬了越來越多的產業用戶積極參與,鐵礦石期貨已成為部分產業用戶更為關鍵性的風險管理和現貨經營工具,越來越多的現貨貿易參考期貨價格定價。
值得關注的是,在大連鐵礦石期貨2018年5月4日對外開放后,價格形成機制更為合理,市場對期貨價格的認可度也日趨高升,以鐵礦石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也逐步開展。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鐵礦石現貨基差貿易量不足500萬噸,2018年高升到1000萬噸,2019年上半年已與2018年全年的量持平,年底有希望再創新高。這表明,鐵礦石期貨為行業定價的條件已經初步具有。
將在產業鏈中發揮更很關鍵性的作用
未來,業內均希望鐵礦石期貨能在產業鏈中發揮更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少企業對于鐵礦石期貨由不了解、甚至是懼怕風險,到積極參與,鋼企參與期貨交易已成為潮流。
王鳳海指出:“我們之因此竭盡全力的進行產業培訓,是因為我們深知僅有產業的積極參與,期貨市場維護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功能才能得以發揮,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初心才能得以實現。”
據說明,鐵礦石與大豆行業非常相似,兩者均具有原料供應端高度集中、進口依賴度高、產業鏈短且用途單一等特征。與鐵礦石不同的是,大豆行業的產業參與度據初步統計接近70%。而站在企業角度,對比全球500強企業,國際發達國家有94%的企業使用衍生工具來管理和對沖其業務和財務風險,我國鋼鐵行業的企業在利用衍生工具來管理和對沖風險的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指出,已有很多大中型鋼鐵企業開始關注和開始利用期貨工具,比如鞍鋼集團,國際化后部分國際礦山也開始參與交易,有的也在積極籌備推動。他堅信,通過產業和金融雙方的共同全力,大連鐵礦石期貨一定能在構建鋼鐵和諧生態圈中發揮很關鍵性的作用,推進產業鏈各方合作共贏、構建長期持續穩定的合作關系,維護全球鋼鐵產業鏈的平穩健康發展。
據悉,近年大商所圍繞鐵礦石品種開展了多項工作。合約制度方面,大商所在鐵礦石大宗散貨上首次嘗試品牌交割,持續提升鐵礦石期貨價格的代表性和穩定性。交易制度方面,針對主力合約不連續、近月合約不活躍的問題,自2017年起在鐵礦石上揚出了倉單服務商制度和期貨做市商制度,通過交割和交易方面的共同全力,近月合約已經具有一定流動性。工具創新方面,大商所建立多層次市場,為產業提供更多元化的工具,商品互換業務已于去年12月上線;基差交易平臺于9月25日上線,在鐵礦石板塊,河鋼、鞍鋼、太鋼、日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已經申請成為交易商。另外,國內首只跨境商品期貨ETF產品——鐵礦石ETF計劃本年度11月在港交所上市,為境內和境外用戶參與鐵礦石期貨市場提供低門檻的方便渠道。大商所正積極推動鐵礦石期權盡早上市,打造一個以鐵礦石期貨為核心,有互換、基差、期權等工具齊全的產品體系。
同時,大商所持續強化風險防控,保證鐵礦石等期貨品種穩定運行。針對本年度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上漲行情,一方面,適時出臺風控措施,防范潛在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強化日常監測監控,嚴厲打擊違規交易行為。利用新上線的穿透式系統、用戶畫像、關聯賬戶篩查及其內幕交易等對鐵礦石進行全面排查,并未發現市場操作、惡意影響期貨價格和期現聯合操作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最新鐵礦石價格資訊,更多鐵礦石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鐵礦石價格走勢,鐵礦石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