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疆多數地區棉花處于吐絮盛期,各棉區均已開始大范圍棉花采摘工作,借用幾位來新疆旅游的游客的話來形容棉花采摘、裝袋、搬運這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是:“金秋9月走進新疆,一整片的棉花地映入眼簾,放眼望去那些成熟的棉花從殼里嶄露頭角,雪白雪白的,如同天上飄著的一朵朵一片片云彩。而那些沒有破殼的棉花如相同個個橄欖高高地掛在棉花枝上。”
不過,讓棉農們很難承受的是,本年度棉花豐產了,但收購價格剛一開秤就下降了一大截,未來在棉花的采摘與收購季,誰知道收購價格是漲還是跌?對于多數的軋花廠來說,“收了找死,不收等死”的市場情景可能又要出現了,企業的經營利潤在那里呢?對于廣大的期貨投資者來講,棉花價格的“鐵底”是不是將在這個新棉上市季鑄造出來呢?近年來屢屢抄底失敗的多頭們又會怎么想呢?
新棉開秤價同比下調一塊五,棉農心痛又憂慮
剛剛過去的周末,國內棉市可謂是風起去涌,這主要來自于新疆新棉市場。當前,新疆各棉區新棉均已上市,開秤價盡管千差萬別,但整體是比上年下調的,無論是手摘棉還是機采棉。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發布的信息稱,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預期,本年度我國棉花總產量預期能達到616萬噸,同比上升0.9%,預期新疆棉花產量能達到526.6萬噸,占全國棉花產量的85%以上。
觀看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可以發現,新疆庫爾勒等地新產籽棉軋花廠廠內收購價為5.3—5.7元/公斤,比上年下調了1.5元/公斤;籽棉單產為400公斤,遠大于上年的200公斤。當地棉農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本年度新疆地區的皮棉目的價格為18600/噸,畝均收入還不錯。
新疆庫爾勒的棉農感覺棉花單產提升,盡管開秤價低了,但收入還讓人滿意,而遠在呼圖壁縣的棉農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同時還在為未來棉花價格會不會再次下滑憂慮。當地的一位棉花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地的棉花本年度受到了不利天氣損害,單產低、質量降,新產籽棉開秤價還不到4.8元/公斤,種棉收入本年度肯定高不了,同時他們還為未來大量新棉上市后收購價是不是會再次下行而擔心。
記者仔細查看這個周末數位遠在新疆的棉花朋友發來的新棉收購現場照片發現,新疆兵團與地方新產籽棉收購指導價基本確定,絕多數軋花廠已開秤收購,棉農出售棉花的車輛已排起了長龍。從收購價格來看,40衣分加上合理扣水、雜的機采棉收購價為4.8元/公斤,這個價格略低于新棉上市前的市場預期,但大于市場悲觀的價格預期4.3—4.6元/公斤。對于廣大棉農來講,這個價格基本保本,掙錢的空間不大。對于軋花廠來說,按當前的期現貨皮棉價格來推算,這個收購價格并不低,大量采購籽棉有一定風險,很擔心上年高價收、低價出的一幕再現,但不收又不中,產能過剩意味著你不收有人收,他們只好在“收了找死,不收等死”的矛盾心理中做好自我把握了。對于廣大棉花貿易商、投資機構、紡織企業來講,有下游訂單、期貨盤面算的過了賬就積極收購,邊走邊看是他們的主要經營方式。
棉花期現貨價格表現低迷
上星期末,國內期現貨棉花價格均表現低迷,其中鄭棉期價通過上星期五的大幅下挫后雖有所回穩,但突然到來的較大跌幅仍讓比較多投資者心有余悸。此外,供應源源持續地增長,及其需求端需求的持續低落也打擊了市場看漲的信心。不過,從棉花期貨與期權的成交量、持倉量雙雙增加的情況來看,市場分歧也比十分嚴重。
國儲棉成交率和成交價格格雙雙表現欠佳
從最近國儲棉競價銷售的情況分析,昔日的搶手貨逐步成為了“黑面饃”,上市初期的百分之百的成交率與高成交溢價已風光不再。
9月25日,國儲棉輪出銷售資源11907.4392噸,實際成交10396.6736噸,成交率87.31%。平均成交價格格11951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滑128元/噸;折3128價格13142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滑108元/噸。
9月26日,國儲棉輪出銷售資源11052.8974噸,實際成交7752.612噸,成交率70.14%。平均成交價格格12001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50元/噸;折3128價格13186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44元/。
9月27日,儲備棉輪出銷售資源10209.3374噸,實際成交5714.3164噸,成交率55.97%。平均成交價格格11684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滑317元/噸;折3128價格12929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滑257元/噸。
9月29日,儲備棉輪出銷售資源11029.311噸,實際成交7110.643噸,成交率64.47%。平均成交價格格11728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44元/噸;折3128價格13043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14元/噸。
5月5日至9月29日,儲備棉輪出累計成交98.62萬噸,成交率85.73%。
國內棉花庫存同比增長
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花物流分會對全國18個省市的164家棉花交割和監管倉庫調研報告顯示,截止8月底,全國棉花周轉庫存量約200.86萬噸,較上月減少38.76萬噸,下降量收窄13.36萬噸,同比仍高86.8萬噸。其中,截止8月底,內地商品棉周轉庫存63.68萬噸,環比增加1.23萬噸。從各省庫存分布情況看,山東省庫存量居首位,為18.26萬噸,江蘇省次之,為17.31萬噸,河南省居第三位,為14.64萬噸,湖北省5.90萬噸,河北省4.29萬噸,安徽省1.14萬噸,福建省1.02萬噸。增長幅度zui突出的是山東省,較上月增加2.03萬噸,再者是河南,增加1.07萬噸。另外,截止8月底,新疆區內43家倉庫商品棉周轉庫存為137.18萬噸,環比減少39.99萬噸,同比仍高86.99萬噸。
國際市場主要產棉國增產明顯
當前,美國棉花生長優良率盡管有所下滑,但仍為39%,與上年同期持平,采摘面積擴大。此外,有機構預期印度2019/2020年度棉花產量可能比上年同期增長20%,能達到5年來的zui高水平。美國農業部發布的9月份世界產需預計顯示,2019/2020年度美棉產量476萬噸,同比增長19.03%,世界棉花產量同比增長4.92%至2719.4萬噸。消費量2650.7萬噸,同比增長速度由上月的2%放慢至1%。
棉花需求端需求不振
受貿易等因素影響,當前國內棉紡織行業下游訂單仍沒有出現有效恢復,部分產品還持續縮減,市場頹勢加劇,這導致用棉需求疲軟。業內專業人士認為,消費量下降、增產、進口棉花高速增長等會持續壓制棉價。
另據了解,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日前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分支機構努力做好年度棉花收購保障工作,落實好新形勢下棉花目的價格改革和宏觀調控有關部署,把支持好棉花收購作為當前業務工作的舉足輕重。一是保證不留收購空白點。要以方便棉農售棉、不出現 “賣棉難”為前提,對棉花產區進行調研摸底,以縣為單位落實好客戶布局。二是切實做到“錢等棉”。三是踏實做好客戶服務。強化對參與棉花收購客戶的信貸服務力度,及時充分地滿足客戶在棉花收購中的信貸需求。四是有效推動供需銜接。發揮農發行同時支持棉花收購企業和紡織企業的亮點,推動供需銜接,實現加工、貿易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