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化工市場 » 產業觀察 » 正文

乙二醇價格被“腰斬”背后?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8-5 10:03:46   來源:和訊網 期貨日報 作者: 我要投稿
關鍵詞:乙二醇

 8月1日,世界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態勢分析會“乙二醇分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行,來自企業、機構、行業協會的多名嘉賓針對乙二醇當前的市場情況和行業特點,從不一樣視角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期貨日報記者得悉,除了經貿摩擦,乙二醇的終端沒有太多變化,從2018年9月開始的這一輪持續下降行情主要是由新增產量集中投放引發的。據統計,主要輕紡原料市場的乙二醇價格已從2018年9月初的8230元/噸跌至2019年7月底的4430元/噸,幾近“腰斬”。鑒于此后兩年仍然有大批新項目計劃投產,有嘉賓認為,“2019—2020年乙二醇市場價格預計維持低位,企業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國內煤制乙二醇項目近年來發展迅速,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生產規模,都取得了很大進展。煤制乙二醇的發展與改進逐步成為化學工業關注的重點。

  終端:貿易摩擦影響不大,整體保保持穩定定增長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聚酯是乙二醇最重要的下游領域,目前87%以上的乙二醇都被用于聚酯生產,而聚酯中占比最高的產品是滌綸。由于具備低成本、可紡性高等天然纖維不可比擬的優勢,滌綸被廣泛用于服裝紡織工業,而且相關需求在持續增長中。

  據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發院相關負責人簡介,1950年至今,天然纖維的消費量一直較為穩定,而合成纖維的消費量則顯示出很大的增長速度。聯手國預計,到202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77.6億。如此,人均合成纖維消費量將超過13.5公斤,消費總量將首次突破億噸大關。滌綸目前已占全部合成纖維消費量的75%以上,能夠說,滌綸既是合成纖維增長的主要來源,也是支撐乙二醇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具體到國內,2016—2018年,我國對乙二醇的表觀需求量一直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上海億京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千里簡介,2018年我國乙二醇表觀需求量為1660萬噸,其中進口量達到995萬噸,相比較而言,國內產量只有665萬噸,自給率剛剛達到40%,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由此看來,國內對乙二醇的需求依舊存在增長空間。

  在論壇上,恒力煉化副總經理馬秀梅還向與會嘉賓說明了貿易摩擦對乙二醇下游需求的影響。“2018年四季度,由于出口企業廣泛提前交貨,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受美國加稅措施影響并不顯著,但2019年以來,紡織行業對美國出口已加稅產品的金額顯著下降。”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開的數據,2019年1—5月,紡織行業對美出口產品中,化纖、紗線、地毯以及無紡布等均出現不一樣程度的下滑。不過,相關人士表示,由于我國紡織行業的規模和產業鏈配套能力在短時間內具備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中國企業也能夠通過間接出口的方式繞開關稅。綜上,聚酯行業的發展為乙二醇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貿易摩擦雖然可能對乙二醇下游產品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但不會改變終端整體增長的態勢。

  供給端:新增產量集中投放 進口產品競爭加重

  據簡介,“十二五”期間,國內石化行業繼續保持迅速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新建石腦油乙烯聯手裝置持續投入運營,配套的乙二醇裝置規模相對很大;二是國內甲醇制烯烴項目及外購乙烯制乙二醇裝置相繼建成投產;三是目前國內煤/合成氣制乙二醇新裝置在建和擬建項目有60多個,產能接近3000萬噸,其中2020年前后新增產量600萬噸,其余項目多數計劃在2025年以前投產。

  在2018年,全年共新增乙二醇產能212萬噸,包括中海油惠州年產能40萬噸的項目、陽煤平定年產能20萬噸的項目等。除了中海油惠州項目采用石油制工藝,其余項目均采用煤制工藝。新裝置的集中投產帶動乙二醇產能在一年中增長25.57%,減少了市場對乙二醇價格的預計。

  楊千里表示,雖然2019年上半年國內沒有新裝置投產,但總產量延續了增長態勢。“2019年上半年,煤制乙二醇產量為151.2萬噸,較2018年上半年增長52%以上;石油制乙二醇(含MTO)產量為246.5萬噸,較2018年上半年增長17.9%。”另外,目前,國內在建和擬建的乙二醇項目,總產能接近3000萬噸。擴產對乙二醇價格造成的壓力勢必維持一段時期。

  國外方面,2019—2023年是世界產能的高速擴張期,這期間,美國的SASOL、MEGlobal以及沙特的卡楊石化、朱拜勒石化等企業均有多座裝置計劃投產。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發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后5年,預計國外將新增乙二醇產能529萬噸,平均每年增長約100萬噸,其中北美和中東是新增產量較為集中的地區,其裝置以傳統的石油制路徑為主。

  該負責人認為,受益于頁巖氣開采技術的突破以及靠近石油產地等因素,產自北美和中東的乙二醇在生產上具備很大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內產量很難滿足需求,乙二醇進口量的迅速增長導致國內市場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據統計,2018年,我國乙二醇總進口量為980萬噸,較上一年度增長108萬噸,同比提高12.4%。在終端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國內多座裝置集中投產,再疊加進口量的持續增長,供給端明顯放量,令乙二醇價格承壓。

  煤制乙二醇:別樹一幟 大有能為“多煤少油”的特點決定了我國務必拓展煤炭在化工領域的應用。在2018年以來的乙二醇擴產流程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煤制乙二醇裝置的大規模投產。據統計,2018年,煤制乙二醇新增產量172萬噸/年,占全年新增產量的81.13%。截止2019年4月,煤制乙二醇實際產能已經達到432萬噸/年。此外,還有700萬噸/年以上的產能預計于2022年年底之前投產。楊千里估計,3年后,國內煤制乙二醇裝置的產能將達到1000萬噸/年,再加上石油制乙二醇,能夠滿足國內70%—80%的需求。屆時,我國乙二醇市場的對外依存度將大幅銳減。

  隨著相關生產技術的持續優化,目前煤制乙二醇的品質已經達到下游生產企業的標準要求,在聚酯、瓶片、短纖以及長絲的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且摻混比重有所提高。楊千里表示,聚酯企業在決定煤制乙二醇的摻混比重時已經不再單純考慮技術方面的要求,而是從生產規模、市場價格、工藝設備、使用時長、營銷戰略等各方面綜合考量。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目前,多數企業在生產中對煤制乙二醇的摻混比重只有20%—30%,供給量不穩定是制約其更大規模應用的重要因素。聚酯企業需要穩定的貨源來保障生產和銷售,但受制于2019年至今低迷的市場價格,煤制乙二醇裝置的開工率長時間達不到60%的水平,也就無法保障供貨的持續和穩定。參會的多位專家均認為,煤制乙二醇裝置大規模、高負荷投運是支撐其將來發展的重要前提。

  針對當前價格低迷、競爭激烈的市場情況,楊千里從煤制乙二醇的原料端和產品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在原料端,“減少成本是生存的王道”。縱然油價漲至70美元/桶,乙烯制乙二醇的生產成本仍然低于煤制。因而,相關企業需要通過工藝創新和精細管理來進一步控制煤制乙二醇的成本。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原料端出現一些新變化,部分企業開始嘗試以荒煤氣或者焦爐尾氣為原料生產乙二醇。這一技術路線在氣量、氣壓穩定性以及尾氣氣純度等方面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如果能通過長時間穩定認證,那么將有利于減少后續投建的煤制乙二醇裝置的生產成本,繼而增長這一技術路線的競爭力。

  在產品端,配有甲醇生產線的煤制乙二醇裝置體現出了很大的靈活性。這類裝置能夠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調整產品結構,例如當乙二醇價格低位運行時,能夠減少乙二醇生產而加大甲醇負荷。目前,新杭、易高等裝置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很多后續裝置在投資和技術論證期也進行了“醇—醇聯產”的部署和設計。除此之外,“PJ-EG多聯產技術”也在可持續發展。如果一套裝置能夠根據情況生產多個品種序列的產品,那么將極大提高煤制乙二醇企業抵御價格調整、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楊千里在總結時表示,“煤制乙二醇在緩和供應緊張、減少生產成本、提升國內聚酯化纖企業競爭力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其前景必定是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相信煤化學工業能夠證明煤制乙二醇路線是一條‘能走通、能走好’的道路。”


以上是最新乙二醇價格資訊,更多乙二醇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乙二醇價格走勢,乙二醇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乙二醇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