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甲醇市場經歷3月上旬前的一波上漲之后,行情不斷下挫,而近年來看,多數情況下6月末附近為年內的相對低點,但今年卻截然不同,油價持續偏低(WTI多在60以下,布倫特多在70以下),宏觀面低位震蕩,大環境支撐有限,多數行業利潤被壓縮。基本面看,下游需求遲遲未見好轉,而外盤套利持續存在,進口不斷,據隆眾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甲醇進口量或達450萬噸以上(同比超80萬噸),創歷史新高,且內地供應不減,供需雙方矛盾較為突出,行情不斷探底,截止7月22日,多地跌至“1字頭”,其中東北1950,內蒙古1650,陜西關中1770,河北1900,山西1780,山東1840—1920,江蘇2140—2180。
目前,上游企業能否虧損?
近5年來,我國多數甲醇生產廠家利潤尚可,多數在10—1000元/噸領域不等。多年來雖然天然氣價格有所降低,但煤炭價格不斷增加,煤制及焦爐氣制企業成本增加相對明顯,而在甲醇市場價格不斷探底情況下,上游企業利潤不斷被壓縮,據隆眾監測顯示,截至目前,從完全成本看,除去內蒙古等西北部分企業徘徊于成本線附近外,我國中東部多數甲醇生產企業已經處于虧損狀況(局部已經維持近2個月),而從現金流端看,基本已經“全軍覆沒”。
接下來,有多少企業計劃降負或停車?
進入7月以來,隨著河南、山西等地修路影響,東西部運輸距離加長,運費增加(局部漲50—100元/噸),中西部企業甲醇外發受到一定限制,另外環保再次來襲,山東南部等地焦化企業受影響明顯,同時考慮虧損問題,最近不少企業紛紛報出減產或檢修的計劃,延期開車的現象也相應展現,據隆眾監測顯示,涉及總產能超300萬噸,主要集中在山西、內蒙古、陜西、山東等地(具體如下表)。
![]() |
另悉,新泰正大焦化(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樓德鎮化工產業園)新建25萬噸/年甲醇裝置原計劃7月投產,現計劃8月下旬附近出粗醇。荊門盈德氣體(位于湖北省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化工循環產業園)新建50萬噸/年裝置計劃8月上旬或出產品。內蒙古兗礦榮信新建90萬噸/年煤制甲醇裝置預計9月份投產。兗礦榆林新建70萬噸/年煤制甲醇裝置預計10月份投產。
MTO利潤尚可,傳統下游如何?
進入7月以來,隨著成本的不斷降低,沿海MTO企業開始盈利,并持續放大。隨著南京誠志新建二期60萬噸/年MTO的正式運作,沿海需求進一步擴大。神華榆林60萬噸/年MTO裝置7.22起停車檢修15天以上,內地需要有所削弱。傳統下游中,甲醛企業一直處于盈利狀態,且相對穩定,今年以來多數在200元/噸以內,最高近500元/噸,近期徘徊在100元/噸附近。而據悉近期山東省臨沂市因空氣質量全省倒數第一,全國倒數第十,而被約談,板材廠關停,對待甲醛而言,目前手續不全者關停中,手續齊全者(產能約百萬噸,日需甲醇2000噸左右)繼續生產。二甲醚利潤不穩定,雖7月以來相對暫可,但7月19日河南省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義馬氣化廠C套空分裝置發生爆炸影響很大,據悉當地及周邊甲醛、二甲醚、醋酸等企業開工國慶節前或有限制。受此影響,京津冀及山東等地環保及安檢再度升級,化工企業特別下游廠家開工短期內或將受一定限制。
外盤套利仍存,港口何時降庫?
今年以來,外盤套利多數情況下處于開啟狀態,尤其是進入7月以來,平均利潤在30元/噸以上,最高每噸近百元,為此7月進口量或創年內新高,在85—90萬噸左右。而近5周以來,港口庫存處于持續累積中,近期總庫存有望超90萬噸,其中江蘇、浙江或逼近50萬噸和30萬噸,短期內或高企不下。
綜上,環保、安檢對上游企業影響甚小,內地及外盤供應不減,但對甲醛、二甲醚等企業影響相對較大,國慶節前傳統下游需求恢復或有限,需求面趨于緊縮。基本面矛盾依然尤為明顯,大機率下,短期我國甲醇市場或繼續探底,但基于上游企業成本支撐及部分裝置計劃減負、檢修影響,下行空間或相對有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伊朗等國際問題帶來的進口方面的影響,以及魯西等新建MTO裝置投產、神華榆林等檢修MTO裝置重啟帶來的利好預期,同時關注國家對于宏觀面相關指導性政策的出臺。
以上是最新甲醇價格資訊,更多甲醇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甲醇價格走勢,甲醇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