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紡織前處理助劑中,主要組份都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物,或與其它無機、有機物的混合物。這樣既可提高潤濕、滲透、分散、增溶、去污等能力,同時也可彌補非離子表面表面活性劑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各自已知的不足。
在復配紡織印染助劑時要根據各廠的要求,如耐堿性、滲透力、白度、毛效等。例如:在配制滲透劑時,有的要求耐堿性較高(如絲光滲透劑),有的要求耐堿性一般(在509/LNaoH以下),有時要求耐酸性要好(羊毛碳化滲透劑),應在原料選擇上有所區別。在配制精練劑時,有的耐堿性較好(燒堿和助劑等混合在一塊放在高位槽中)。而一般直接投人軋槽中使用,耐堿性要求可低些。所有這些,要根據工藝條件決定使用何種助劑原料,通常情況下,烷基醇酞胺、烷基聚氧乙烯醚、仲烷基磺酸鈉、2-烯基磺酸鈉等可耐10兔/LNa0H左右,不適合配制絲光滲透劑及耐高堿精練劑,而烷基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烷基硫酸鈉、烷基硫(磷)酸酚鹽等可耐強度高堿。
在配制精練劑時,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棉纖維中蠟質、果膠、蛋白質、有機雜質等,以燒堿為主添加表面活性劑,有助于堿的吸附、潤濕、滲透、加速蠟質的乳化、分散,并讓其保持分散和懸浮狀態而被水洗去。據研究,無論使用何種表面活性劑(一般不使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都能使棉蠟排除。因此,通常采用陰離子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物,復配時還要考慮其CMC和HLB值,以HLB值相接近為佳。其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碳鏈以C13-16為好,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碳鏈以C:2一14為好。例如:由ASA60(HLB 13.0)、十六烷基磺酸鈉(HLB 12.08)、AEO-6( HLB 12.12),三種組份相復配的精練劑,其應用效果極佳。
非離子紡織印染助劑存在濁點間題,應用時受溫度限制,復配時需要關注。但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后,濁點可提高,如滲透劑JFC(濁點在45℃左右)與SAS60復配后可提高濁點至90℃左右。
以上是最新印染助劑價格資訊,更多印染助劑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印染助劑價格走勢,印染助劑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