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级_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_在线国产网站_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天賜網 » 資訊中心 » 行業百科 » 正文

磷肥的奧妙:原來磷肥的使用有這么多訣竅

http://www.panbaiduyun.com 天賜網 發布日期:2019-11-2 23:12:54   來源: 作者: 我要投稿

  磷肥究竟咋施效果zui好?

  不用年年施

  施用磷肥以后,當季農作物一般只能吸收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后期效果則能以持續數年。因而,在磷肥施用后的幾年中,沒務必年年施用。

  早施磷肥

  農作物在苗期的時候吸收磷zui快,要占農作物整個生常年吸收總磷的一半,若作物苗期缺磷,會影響后期的生長,即便后期再補施也難以挽回早期缺磷的損耗,因而要注意在農作物的苗期不能缺磷。

  細施磷肥

  過磷酸鈣在貯存時易吸潮結塊,因而在施用時,必須要打碎過篩,以便于農作物根系的吸收。

  穴施、條施

  集中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鐵、鋁、鈣等元素固定而失靈。因而在施用時必須進行穴施、條施,使磷固定在種子和根系的四周,如此既可杜絕磷被四周土壤中的鐵、鋁、鈣等元素固定,又有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

  混施磷肥與有機肥

  混施磷肥特別是鈣鎂磷肥與有機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難溶性的磷轉化成農作物易吸收的有效磷。

  深層和淺層施用

  磷肥分層施用在土壤中移動性小,施在哪兒基本就在哪兒不動了,因而在深層和淺層都要施用磷肥。把磷肥施在淺層,有助于秧苗的吸收,因而使農作物返青早、分蘗快。磷肥的施用一般淺層施1/3,深層施2/3。

  氮磷配合施用與氮肥混施

  農作物吸收各類養分有一定比重,若比重失調就長不好。還要氮磷配合施用,既可平衡養分,又能推進根系生長,為豐產打下基礎。

  根外噴施

  農作物到了生長后期,根系逐步老化,吸收養分的能力削弱,經常會導致缺磷。這時,可以將水溶性的過磷酸鈣噴施在農作物的葉片上,使磷通過葉面的氣孔或角質層進入植物的體內。

  磷肥簡易鑒別法

  
一、從包裝上鑒別

  1.檢查標志。化肥包裝袋上務必注明產品名稱、養分含量、等級、商標、凈重、標準代號、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碼等標志。2.檢查包裝袋封口。對包裝袋封口有明顯拆封痕跡的化肥要特別注意,這種化肥有可能摻假。

  
二、從形狀和顏色上鑒別

  1.尿素:為白色或淡黃色,呈顆粒狀、針狀或棱柱狀結晶。2.硫酸銨:為白色晶體。3.過磷酸鈣:為灰白色或淺膚色粉末。4.重過磷酸鈣:為深灰色、灰白色顆粒或粉末狀。5.鈣鎂磷肥:為灰褐色或暗綠色粉末。6.硫酸鉀;為白色晶體或粉末。7氯化鉀:為白色或淡紅色顆粒。8.磷酸一銨:為灰白色或深灰色顆粒。9.磷酸二銨:為白色或淡黃色顆粒。

  
三、從氣味上鑒別

  有明顯刺鼻氨味的細粒是碳酸氫銨。有酸味的細粉是重過磷酸鈣,有特殊腥臭味的是石灰氮。倘若過磷酸鈣有很刺鼻的怪酸味,則說明生產過程中有可能使用了廢硫酸,這種化肥極易損害或燒死作物。

  
四、加水溶解鑒別法

  取化肥1克,放于干凈的玻璃杯或白瓷碗中,加入10毫克蒸餾水(或干凈的涼開水),充分搖動,看其溶解的情況,全部溶解的是氮肥或鉀肥,溶于水但有殘渣的是過磷酸鈣;溶于水無殘渣或殘渣很少的是重過磷酸鈣;溶于水但有較大氨味的是碳酸氫銨。

  
五、灼燒鑒別法

  取一小勺化肥放在燒紅的木炭上,劇烈地燃燒,仔細查看情況,冒煙起火,有氨味的是硝酸銨;爆響,無氨味的是氯化鉀;無劇烈反應,有氨味的是尿素和氯化銨;加點硫酸銨而無氨味的是磷礦粉。

  如何提升磷肥效果?

  1按照土壤條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1)據磷肥試驗結果表明,當土壤全磷含量在0.1%以下,速效磷含量在5mg/kg以下時,施磷效果顯著;當全磷含量在0.I%-0.15%,速效磷含量在10-15mg/kg時,增施磷肥效果不顯著。

  (2)磷肥應優先施在有機質含量低的土壤上因為土壤有效磷含量與有機質含量呈正有關,據調研,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于2.5%時,施用磷肥效果不顯著;當土壤有機質含量小于2.5%時,施用磷肥可增產10%以上。

  (3)磷肥應優先施在酸性土壤上據全國各個地區281個標本的統計,當土壤pH在5.5以下時,有效磷的含量很低;當土壤pH在6.0—7.5時,有效磷含量較高;當土壤pH在7.5以上時,其含量則又減少,顯然前者是被鐵、鋁所固定,后者是由于形成了難溶性的磷酸鈣鹽。因而需要將磷礦粉、鈣鎂磷肥等分配在酸性土壤上;而普鈣、重鈣則宜分配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效益也較高。

  2按照作物吸收利用特點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作物類別不同,對磷的需求量和吸磷性能是不同的。各地的試驗和實際生產表明,大田作物對磷肥的反應大致順序如下:

  冬季綠肥作物(包括豆科類作物及其蘿卜、油菜等)>一般旱地豆科作物>大麥、小麥>早稻>晚稻。因而,在相同種土壤上的輪作中,磷肥應首先考慮施在豆科作物上或對磷需要較多、磷肥肥效較好的作物上。對磷反應不敏銳的作物,可以少施或不施磷肥,而利用磷肥的后效,以充分發揮磷肥的肥效。

  3按照作物輪作換茬制度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1)水旱輪作中磷肥的施用水旱輪作是我國南方水稻產區重要的輪作制度之一。在水旱輪作中磷肥的分配應掌握“旱重水輕”的準則,即將磷肥重點施在旱季作物上,而水稻多數或全部利用然后效。在旱作為豆科作物時,這種施用方法也能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2)旱地輪作中磷肥的施用在有綠肥或豆科類作物的輪作中,磷肥應優先施在這些作物上,當輪作中的作物對磷的營養吸收特性相似時,磷肥宜先用于秋播的越冬作物上,另外對秋播作物增加磷素營養,還能培育壯苗,提升秋播作物防凍能力。

  4按照磷肥的特點合理分配和施用

  水溶性磷肥適用于各類土壤,但在中性或堿性(石灰性)土壤上尤為適宜。在酸性土壤上,以分配難溶性磷肥或溶性磷肥比較經濟高效,因為酸性土壤有助于非水溶性的磷酸鹽溶解而發揮肥效。此外在輪作中,對磷吸收性能強的作物,如油菜、蘿卜、蕎麥及其苕子、胡枝子等豆科作物可施用難溶性磷肥;對于吸磷能力差而對磷反應敏銳的作物如馬鈴薯、甘薯則以施水溶性磷肥較好。

  從作物不同生育期來看,在多數情況下,作物幼苗期是磷素營養的臨界期,特別對于種粒較小的作物如油菜、番茄、苜蓿等,因其種子小,貯磷量少,苗期對磷的敏銳性強,采用水溶性磷肥或某些溶性磷肥作種肥和早期追肥,可以滿足幼苗對磷的需求,作物生長盛期對磷的需求量雖多;但這時根系發達,吸磷性能強,一般可以利用作為基肥施用的難溶性磷肥或溶性磷肥;在生育后期,作物主要經過體內磷的再分配利作為滿足各器官的需求,因而,生育后期對磷的反應就較差。

  磷肥施用過量的危害有哪些?

  
一、施用磷肥過量,會使作物從土壤中吸收過多的磷素營養

  過多的磷素營養會推動作物呼吸作用過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質高于累積的干物質,造成繁殖器官提前發育,引起作物過早成熟,籽粒小,產量低。

  
二、過量施磷會使作物得磷失硅

  據研究,過量施用磷肥后,還能造成土壤中的硅被固定,不能吸收,引起作物缺硅,特別是對喜硅的禾本科作物的影響更大。如喜硅作物水稻,若不能從土壤中吸收到較多的硅元素就會發生莖稈纖細,倒伏及抗病能力差等缺硅癥狀。

  
三、誘發土壤缺鋅

  過量施用磷酸鈣后,會使土壤里的鋅與過量的磷作用,產生磷酸鋅沉淀,作物無法吸收,使作物出現明顯缺鋅癥狀;過量施用鈣鎂磷肥等堿性磷肥后,會使土壤堿化,使鋅的有效性減少,影響作物對鋅的吸收。

  
四、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累積

  磷肥主要來自于磷礦石,磷礦石中包含很多雜質。其中包括鎘、鉛、氟等有害元素。并且施用磷肥會導致土壤中鎘的增加,其年增長量分別為0.15%和0.08%,且這種鎘有效性高,易為作物吸收,給人畜造成危害。

  
五、過量施磷會使作物得磷缺鉬

  適量施用磷肥,會促成作物對鉬的吸收,但過量施用磷肥,卻會使磷和鉬失去營養平衡,影響作物對鉬的吸收,表現出“缺鉬癥”。

  
六、過量施磷肥會導致土壤理化性質惡化

  過磷酸鈣包括大量的游離酸,連續大量施用,會導致土壤酸化。鈣鎂磷肥包含25%-30%的石灰。大量施用會使土壤堿性加重和理化性質惡化。

  文章來源:解密磷酸二氫鉀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相關資訊
熱點關注
最新發布